這是一個關于李寧品牌在面臨“晉江系”品牌競爭時困境的觀點性標題或短評。以下是對這個觀點的闡述和分析:
"觀點直擊|被“晉江系”緊逼的李寧難言安穩(wěn)"
近年來,中國體育品牌市場風云變幻,“晉江系”品牌憑借其敏銳的市場嗅覺、快速的產品迭代、強大的供應鏈體系以及精準的年輕化營銷,不斷向上游挺進,對曾經高高在上的頭部品牌構成了實實在在的挑戰(zhàn)。李寧,作為曾經的行業(yè)標桿,如今正感受到“晉江系”緊逼的壓力,其市場地位已難言安穩(wěn)。
"“晉江系”的崛起與優(yōu)勢:"
1. "供應鏈效率:" “晉江系”品牌深諳制造業(yè)的精髓,擁有高度垂直整合的供應鏈,能夠快速響應市場變化,以極具競爭力的價格推出新品,滿足消費者對“快時尚”的需求。
2. "產品策略:" 它們往往緊跟潮流,善于捕捉熱點,產品設計更貼近年輕消費者,尤其是在設計感、功能性和個性化方面下功夫,迅速占領市場份額。
3. "營銷精準:" “晉江系”深諳社交媒體和KOL(關鍵意見領袖)營銷,善于利用網絡平臺與消費者建立連接,通過內容營銷、跨界合作等方式塑造品牌形象,吸引年輕群體。
4. "性價比:" 其產品通常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在保證一定品質的前提下,提供了價格上的優(yōu)勢,對
相關內容:
長年維持按營收規(guī)模排行的“安踏-李寧-特步-361度,四巨頭”格局,之間的微妙平衡正變得越來越脆弱,尤其對李寧來說。
在安踏一騎絕塵的背景下,這個由“體操王子”創(chuàng)建因而極具國民知名度的品牌,正被特步和361度大步追趕。
被“晉江系”運動品牌以多品牌矩陣、高效供應鏈和精準市場策略緊逼,強調“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的李寧,TOP2地位難言安穩(wěn)。
那么在2025年中旬的節(jié)點,防守端的李寧又交出怎樣一份成績單呢?
越來越小的差距
根據2025年中期業(yè)績報告,李寧上半年營收148.17億元,同比增長3.3%。
營收增長主要依賴線上渠道的結構性突破。期內電子商務渠道銷售收入同比上漲7.4%,錄得43億元,占總營收比重上升至29%,成為核心增長引擎。
線下層面,渠道調整是李寧近年來的重要策略。該公司逐步轉向DTC模式,持續(xù)推動處理低效店鋪,優(yōu)化店鋪結構,推動旗艦店、標桿店、超級奧萊等高效大店落地。
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6月末,李寧主品牌及李寧YOUNG的門店數量為7534家,較2024年末的7585家凈減少51家。
“我們繼續(xù)優(yōu)化渠道結構,強化重點渠道布局,關閉低效店鋪,整改門店151家。”據管理層在中期業(yè)績會上透露,李寧目前大店保有量1527家,平均面積409平方米,另外核心商業(yè)體進駐率約90%。
但管理層也承認目前線下客流正面臨挑戰(zhàn)。反映到財報,李寧來自直營店(直接經營銷售)的收入從2024年同期的35.03億元跌至33.83億元,占總營收比重從24.4%減弱至22.8%。
反而與下沉市場更貼近的特許經銷商仍然保持穩(wěn)定,貢獻收入68.83億元,占總營收比維持在46.5%。
總營收微增,但利潤出現(xiàn)下滑。2025年上半年,李寧整體毛利率錄得50%,較去年同期下降0.4個百分點。主要原因為稅率增長、上述提到的直營渠道占比下降,以及直營渠道由于促銷競爭加劇導致折扣加深。
“截至二季度以來,直營折扣壓力有進一步惡化趨勢。”管理層稱:“當發(fā)現(xiàn)流水和庫存產生不匹配的同時,我們會將庫存的處理作為第一優(yōu)先業(yè)務。所以如果當外部市場變化急劇,而公司內部又沒有完全徹底解決流水壓力的時候,我們當然會加深折扣,處理掉庫存?!?/p>
根據公司業(yè)績會PPT內容,2025年上半年,李寧線下和電商業(yè)務的折扣都加深了約1個百分點。本身毛利率更高的線下渠道,平均件單價就下降了低單位數。
毛利率的下降導致李寧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滑11%至17.4億元,下滑幅度較2024年全年5.46%更高,2024年全年下滑5.46%,凈利潤率維持在低雙位數的11.7%。
更嚴峻的情況,來自與同行的對比。
自2023年以來,李寧營收增長萎縮嚴重,并一直是“四巨頭”里偏低的一個。到2025年上半年,已發(fā)布業(yè)績公告的特步和361度,營收增長分別為7.1%及11.0%。
根據安踏早前披露,今年上半年,安踏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與2024年同期比較取得中單位數的正增長。其中,F(xiàn)ILA品牌產品的零售金額與2024年同期比較取得高單位數的正增長,所有其他品牌產品則取得60%至65%的正增長。
來自高盛與里昂的報告,兩個機構對安踏今年上半年營收增幅的預測是13%,其中安踏主品牌、斐樂、迪桑特和其他品牌將分別增長5.5%、8.4%、44%、69%。
可以看到,安踏強勢增長靠的是多年來收并購積累的多品牌矩陣,特別是近來聲名鵲起的“中產戶外三件套”始祖鳥ARC'TERYX、可隆KOLON SPORT和迪桑特DESCENTE。
近兩年,斐樂FILA增速放緩的情況下,是這批戶外品牌撐起了安踏的銷量。2024年全年,安踏營收規(guī)模已突破700億元,超過李寧、特步和361度之和。
只是與李寧不同,特步被認為是安踏最成功的“學生”。2019年,特步就試圖通過收購韓國時尚零售集團衣戀旗下的蓋世威K·SWISS和帕拉丁Palladium,切入時尚運動領域;再與Wolverine Group簽訂合資協(xié)議,成立合資公司成為后者旗下品牌索康尼Saucony和邁樂Merrell在中國市場的代理商。
2022年起,特步逐步將品牌戰(zhàn)略聚焦到“跑步”品類。2024年,特步徹底剝離蓋世威和帕拉丁,且完成對索康尼、邁樂的收購,進一步聚焦“跑步”,成果也是明顯的。
361度則主要走“薄利多銷”的性價比和下沉路線。根據最新業(yè)績報告,2025年上半年,361度成人鞋類產品和兒童鞋類產品已出售總件數同比增長7.1%和25.8%,平均批發(fā)售價僅上漲5.2%和1.5%。
反映到財報,361度已連續(xù)4個完整年度實現(xiàn)雙位數營收增長。
綁定奧運與戶外開拓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李寧此前一直堅持的“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戰(zhàn)略,實際上主要依靠的是跑步和籃球兩大品類,其次是綜訓、羽毛球、乒乓球和運動休閑4個品類。
不過,作為門檻相對較低,適用場景更廣的產品,跑鞋一直是各大運動品牌競相競爭的“紅?!?。資料顯示,2024年安踏、李寧、特步、361度的鞋類營收同比增幅分別為15.3%、6.8%、15.9%和22.1%。
其中,李寧的跑步品類零售流水同比大幅增長25%,三大核心IP跑鞋赤兔、超輕、飛電累計賣出了1060萬雙。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繼續(xù)獲得高增長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目前李寧的營銷成本已經比較高。
今年上半年,在業(yè)務分部方面,李寧鞋類收入82.31億元,同比增長4.9%;服裝收入為51.93億元,同比下降3.4%;相反器材及配件收入同比增幅達到23.7%,錄得13.93億元。來自業(yè)績會上分享,期內李寧跑鞋品類零售流水增幅回落至15%。
籃球方面,這個品類由于目前低迷的市場環(huán)境,近幾年來各大品牌的收入表現(xiàn)都不算好。
2024年全年,李寧籃球品類的零售流水同比下降了21%,2025年上半年數據也繼續(xù)同比下滑20%。
跑步競爭大,籃球進入調整期,同時面對“晉江系”的凌厲攻勢,李寧選擇以奧運贊助為支點,撬動品牌升級。
2025年5月,李寧正式接棒安踏成為中國奧委會2025-2028年官方合作伙伴,將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征戰(zhàn)洛杉磯奧運會、米蘭冬奧會等十余項頂級賽事提供裝備。
這一戰(zhàn)略延續(xù)了李寧與奧運的歷史淵源——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李寧首次為中國代表團提供領獎裝備,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空中漫步”更成為品牌高光時刻。
“在正式與中國奧委會簽約之后,我們已經把新的奧運周期,包括28年奧運會,明年的冬奧會以及亞運會,以及奧運周期的各個賽事作為節(jié)點做了整體梳理和規(guī)劃?!惫芾韺油嘎丁?/p>
“我們根據不同賽事的重要性,匹配以相應的包括產品渠道推廣在內的整體業(yè)務規(guī)劃?!惫芾韺犹岢觯皇且淮螁渭兊倪\動賽事贊助或短期營銷行為,而是對李寧品牌整體運動資源的體系化建設,以及能為品牌帶來中長期的發(fā)展動力。
作為例子,中國奧委會前任合作方的安踏在上一輪的奧運賽事合作周期中,實現(xiàn)了效果卓越的品牌曝光,以及產品技術迭代。
財報顯示,為加強與“奧運”的聯(lián)動,李寧2025年上半年廣告費用和研發(fā)費用分別增長了9%、8.7%。包括期內李寧已完成對全國5209家門店視覺調整、聯(lián)合LOGO進駐門店等終端改造,突出消費者對“中國奧委會官方合作伙伴”身份的認知。另外,據悉2026年米蘭冬奧會領獎服已進入研發(fā)沖刺階段。
除了選擇綁定奧運,試圖通過頂級賽事資源重塑運動形象之外,李寧的另一個突破口可能來自戶外賽道。
最新財報稱,上半年李寧戶外品類全渠道流水增速顯著,其中鞋類產品表現(xiàn)更為亮眼。目前在各大自媒體平臺上,李寧兩大戶外核心IP“行川”、“萬龍甲”的曝光度和認可度還不錯。
據了解,李寧剛于2024年推動了旗下戶外品類搭建,分專業(yè)戶外和輕型戶外兩大產品支線。按照2024年全年業(yè)績會上,管理層的表述,雖然目前戶外品類在公司整體業(yè)務中的占比并不大,但期望在未來能夠迅速將其打造成一個獨立的、可有力推動業(yè)務增長的品類。
同樣在2024年,李寧家族已通過非凡領越等多家公司向戶外品類進軍。包括宣布與萊恩資本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獲得瑞典戶外品牌火柴棍Hagl?fs品牌在大中華區(qū)的經營授權。目前,火柴棍已加速在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加速布局。
未來,火柴棍如何與李寧品牌聯(lián)動或整合,也是看點之一。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
本文源自觀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