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鵝(Canada Goose)的買家群體非常廣泛,但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 "注重戶外和功能性的人群 (Outdoor Enthusiasts & Functionality Seekers):"
這是最核心的買家群體。他們購買加拿大鵝是因為品牌在防寒、防水、保暖方面的出色性能,以及其羽絨服和外套的設計適合在寒冷天氣下進行戶外活動,如滑雪、登山、徒步、通勤(尤其是在天氣惡劣的城市環(huán)境中)等。
他們看重產品的實際功能、耐用性和品牌在戶外領域的聲譽。
2. "追求時尚和潮流的消費者 (Fashion-Conscious Consumers):"
加拿大鵝的許多款式,特別是其經典的高領羽絨服和部分外套,已經成為時尚界的潮流單品。這類買家購買它不僅僅是為了保暖,更是為了彰顯時尚感、個性化和品牌形象。
他們可能關注明星、時尚博主或社交媒體上的流行趨勢,被品牌的標志性設計和外觀所吸引。
3. "追求高品質和奢華體驗的人群 (Quality & Luxury Seekers):"
加拿大鵝屬于中高端品牌,其產品用料、做工和設計都有一定保障。一部分消費者購買它是出于對高品質生活用品的追求,愿意為更好的品牌、更好的材料和更好的設計支付溢價。
品牌的知名度和一定的稀缺性也可能吸引這部分買家。
4. "通勤者 (Commuters):"
相關內容:
界面新聞記者 | 朱詠玲
界面新聞編輯 | 樓婍沁
加拿大鵝的去向成為近日市場關注焦點。
有市場消息稱,加拿大鵝控股股東貝恩資本正在考慮出售所持有的該公司股權,并已收到博裕資本的口頭報價,同時也在與安宏資本(Advent International)討論,雙方均對加拿大鵝給出約13.5億美元的估值。其他感興趣的買家還有波司登,以及由方源資本和安踏集團組成的財團。
不過,安踏集團與波司登已先后發(fā)公告回應,前者表示“并非潛在收購的一方”,后者稱“相關報道的內容不實”。
加拿大鵝方面向界面新聞表示,對該消息“不予評論”。界面新聞向博裕資本與安宏資本尋求回應,截至發(fā)稿未獲回復。

可以看到,被卷入加拿大鵝收購傳聞中的買方分為兩類:一類是波司登、安踏集團這樣的品牌方,它們并購品牌更多是出于整體戰(zhàn)略規(guī)劃,屬于戰(zhàn)略投資者;另一類則是博裕資本、安宏資本這樣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投資的主要目的是獲得財務回報,也被稱為財務投資者。
這兩類公司的投資及購后管理思路存在顯著差異。
晶捷品牌咨詢創(chuàng)始人、戰(zhàn)略品牌專家陳晶晶告訴界面新聞,財務投資者的回報更多依賴中短期財務表現(xiàn),收購后需通過供應鏈優(yōu)化、品牌管理和國際擴張等手段提升估值,其優(yōu)勢在于短期內提振業(yè)績和股價。而戰(zhàn)略投資者更多考慮收購對象能否與自身品牌及市場發(fā)揮協(xié)同效應,著眼于長期增長曲線的重塑。
而眼下的加拿大鵝,就處在現(xiàn)任財務投資者謀求退出以兌現(xiàn)回報的階段。
貝恩資本曾在2013年收購加拿大鵝70%的股權,后在2017年將加拿大鵝送上市。通常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周期在5年至10年間,而貝恩資本控股加拿大鵝已有12年。
在貝恩資本的主導下,加拿大鵝最為明顯的變化是從一家依賴北美市場的服裝批發(fā)商,逐步轉型為以直營為主的全球高端品牌。從2018財年至2025財年,加拿大鵝營收從5.91億加元一路增長到13.48億加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2.5%。
然而過去幾年里,加拿大鵝營收雖保持增長,但增速明顯放緩,且增長并不均衡——主要依賴亞太市場,北美及EMEA(歐洲、中東、非洲及拉丁美洲)市場缺乏穩(wěn)定的增長動力;盈利能力也出現(xiàn)波動。
近兩年,加拿大鵝的股價也處在上市以來的相對低位,這對買方來說是利好。在前述收購消息傳出當天即8月26日,加拿大鵝市值為11.8億美元。而該公司巔峰時期市值一度突破78億美元。
陳晶晶告訴界面新聞,相較11.8億美元市值,對加拿大鵝13.5億美元的估值溢價約14.4%,處于常見的10%到30%區(qū)間?!案叨擞鸾q及奢侈服飾行業(yè)的估值倍數(shù)普遍在EV(企業(yè)價值)或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的7到12倍之間。加拿大鵝約為8倍,考慮到市場增速放緩和關稅等不確定性,這一水平合理,既不便宜也不算過高?!?/p>
至于哪類投資者更適合加拿大鵝,陳晶晶認為,這要取決于公司的戰(zhàn)略訴求?!熬图幽么簌Z目前市值承壓、盈利增長乏力的處境而言,如果目標不僅是‘賣品牌’,而是真正尋求下一階段的突破,戰(zhàn)略投資者顯然是更優(yōu)解,尤其能在中國和亞洲市場的拓展,以及羽絨服飾高端化方向上釋放潛力?!标惥Ь缑嫘侣務f。
當然,是否有戰(zhàn)略投資者愿意出手又是另一回事。
眼下至少可以基本排除波司登和安踏集團這兩家中國公司的可能性。它們對加拿大鵝缺乏收購興趣,背后的考量也不難理解。
波司登雖在業(yè)務上與加拿大鵝高度重合,也有高端化和全球化的追求,但此前已有相關布局,包括在2021年以合資公司形式拿下了高奢滑雪品牌博格納的大中華區(qū)運營權,以及在2024年戰(zhàn)略投資了同樣來自加拿大的羽絨服奢侈品牌Moose Knuckles。這些布局仍處在試水和起步階段,波司登不太可能在沒有成功經驗之前就貿然接手加拿大鵝。況且,Moose Knuckles與加拿大鵝定位也高度相似。
作為購后管理和多品牌運營的老手,安踏集團的并購邏輯較為清晰。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在近日發(fā)布的致股東信中明確提到,公司在并購方面聚焦兩類機會:一是收購具有強品牌價值和基因的品牌,通過戰(zhàn)略重塑實現(xiàn)價值躍升;二是投資高潛力的新興品牌。
換言之,安踏集團更關注的是那些有充分改造或培育空間的品牌。而現(xiàn)如今加拿大鵝在市場上的存在感并不弱,定價穩(wěn)定在奢侈品區(qū)間,也已形成一定規(guī)模,安踏集團能發(fā)揮的空間有限。此外,加拿大鵝本身也缺乏強運動和體育基因,不太符合安踏集團聚焦主業(yè)的戰(zhàn)略。
除波司登和安踏集團外,能“吃”得下加拿大鵝的中國服裝集團寥寥無幾。且如今奢侈品市場整體逆風,即便財力足夠的企業(yè)也必然會謹慎行事。
目前更大的可能性還是流向了財務投資者,尚未公開回應的博裕資本和安宏資本或許仍對加拿大鵝抱有興趣。
博裕資本主要聚焦中國市場的私募股權投資,今年其備受關注的一筆投資是收購北京SKP的42%至45%股權,這是博裕資本過往投資案例中最接近奢侈品行業(yè)的一起。博裕資本此前在消費零售領域的投資案例還包括蜜雪冰城、華潤飲料、完美日記等。雖然缺乏直接投資奢侈品牌的經驗,但其優(yōu)勢是在中國消費市場有廣泛的資源積累。
相較之下,美國老牌私募基金安宏資本對高端時尚及美妝品牌有更多投資經驗,尤其青睞正處在快速增長階段的品牌。其近幾年在該領域的投資案例包括澳洲奢侈品女裝品牌ZIMMERMANN,高端香水品牌瑪麗之香(Parfums de Marly)和因提諾私人香氛(INITIO Parfums Privés)所屬集團,以及資生堂旗下高端美妝品牌Laura Mercie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