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得很有道理,南極人(Chilly brand)的成功,確實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強大的品牌心智和用戶粘性,這比單純的貼牌授權更為深層和持久。這種“躺贏”并非真的什么都不做,而是建立在對消費者心理和市場的深刻洞察上。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南極人是如何做到“品牌深入人心,粘性強”的:
1. "精準定位與國民認知:"
"抓住了“家”的概念:" 南極人很早就將品牌與“家”緊密聯(lián)系起來,尤其是在保暖服飾領域。它成為了許多中國家庭冬季御寒的“基礎”選擇,這種基礎性需求使得品牌具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性價比的象征:"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南極人被視為高性價比的代名詞。它用相對低廉的價格提供了滿足基本需求的品質,滿足了大眾消費者,尤其是普通家庭和工薪階層的需求。這種“夠用”、“實惠”的形象深入人心。
2. "成功的營銷策略:"
"“北極熊”吉祥物:" 可愛、憨厚的北極熊形象深入人心,成為了品牌的視覺符號,易于記憶和傳播,尤其對兒童有吸引力。
"重復性廣告轟炸:" 長期以來,南極人的廣告在電視、廣播、甚至網(wǎng)絡上頻繁出現(xiàn),尤其是經(jīng)典的廣告語“南極人,冷不冷?不冷不冷,穿上它就不冷!”,
相關內容:
說起南極人這個牌子,全中國的老百姓,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深入人心的程度堪比茅臺,是中國三大國民品牌之一。
南極人之所以會有這么大的知名度,得益于其創(chuàng)始人張玉祥對自身品牌的定位,堅持走國民路線,它簽約的代言人都是國民代表。
1)"國民偶像"劉德華

南極人形象大使一劉德華
2)"國民媳婦"海清、"國民老公"黃海波。

就連南極人的廣告,也充滿了濃濃的人情味,你說這樣的廣告能不深入國民內心嗎?
南極人廣告語:
1、穿南極人,不怕冷。
2、想家了,愿有人陪,不孤獨。
3、廠家直銷,保證正品,放心購買。
4、感情深,南極人。
南極人的發(fā)展歷程
1997年張玉祥首創(chuàng)"保暖內衣"概念,開創(chuàng)中國保暖內衣新時代,僅用4個月,銷售收入1億。
1998年創(chuàng)辦南極人品牌。

2001年南極人進軍都市羽絨服,因為其款式設計的時尚性,獲得了行業(yè)第二的排名。
2004年,累計銷售收入達10億,同年,南極人品牌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315標志認證、國家免檢認證、中國質量萬里行保障單位等多項榮譽。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關閉工廠,開啟“品牌授權”之路,躺贏至今。
2015年借殼新民科技上市,而后更名南極電商。

南極人品牌授權之路與電商之路
南極人當時“賣吊牌”生意發(fā)展方向與當時國內電商平臺的崛起有很大關系。
因為電商不用承擔廠房、設備、倉庫和存貨,且電商平臺帶來的流量紅利加上南極人品牌的高“溢價”形成的馬太效應,讓其發(fā)展一路向好。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的到來,南極人也未能幸免,面臨著業(yè)績下滑、訂單減少,產品體系單一等諸多問題。
這時,創(chuàng)始人張玉祥做出一個關乎公司生死的大膽決定:砍掉工廠生產端,也舍棄了銷售端的自營環(huán)節(jié),開啟品牌授權之路。
2015年借殼上市后,更名南極電商、市值一路突破,最高達到580億元,成為毛利率堪比貴州茅臺的明星股。
2020年7月10日,南極電商股價盤中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24.16元,之后就一路向下,連跌兩年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南極電商股價月k線
從2016年到2020年,南極人的營收增長了八倍。它的品牌授權和相關服務增長了三倍,一年十幾億的軟飯?zhí)芍浴?/p>
2016年至2020年,是電商平臺發(fā)展快速積累和變現(xiàn)的黃金時期。
南極電商股價跌跌不休的原因
1、近兩年來電商運營也就變得很難了。增速放緩,行業(yè)的競爭加劇。電商平臺的流量成本越來越高,運營成本增大,產品利潤變低。
2、業(yè)界認為:公司運營的"授權經(jīng)營″模式競爭壁壘不強,其模式無法持續(xù),商標價值會隨著授權數(shù)量的增加而降低。

3、因授權的生產商太多,分身無術,品控不嚴、產品質量不過關,被消費者投訴、被監(jiān)管部門查處成了家常便飯。
4、每個行業(yè)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南極人由盛轉衰,也是市場經(jīng)濟規(guī)律運行的必然結果。
5、市場上的資本嗅覺靈敏,看明白了行業(yè)的規(guī)律和南極電商股價的過渡透支,可以說,用兩年多的時間下跌,本身就是一種價值回歸,沒有大資金介入的話股價就會成為一潭死水。
陷入困境的南極人路在何方?
南極人吃了十幾年軟飯,全靠它的品牌價值,主打的國民路線,讓它每年有超過1億單的成交量。

這樣龐大的流量,本身就是最好的廣告,而且具有強大的沾性和不可復制性,是其多年的國民形象廣告和電商結合引起的馬太效應。
這樣的品牌價值并不會隨著股價的價值回歸而減弱太多。
只有把供應商整合好,把產品出廠價定好、產品質量把關好,獲取整個鏈條的合理利潤,通過薄利多銷和總資產周轉率,才可以提升公司效益。
當然,還要做一個類似小米的生態(tài)供應鏈,把好貨不貴的理念貫徹入人心,這才是目前陷入困境的南極電商的最終出路。
寫在最后:
期待國民品牌南極人早日實現(xiàn)"萬物皆可南極人"的目標,成為國人的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