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探討一下國內兩大休閑服巨頭美邦(MNG)和以純(Yishion)在商業(yè)模式上的顯著差異——美邦的“輕資產”模式與以純的“重資產”模式之爭。
這不僅是兩家公司運營策略的區(qū)別,也反映了不同發(fā)展階段、不同市場定位企業(yè)在資源投入和風險偏好上的不同選擇。
"一、 美邦(MNG)的“輕資產”模式"
美邦通常被認為更傾向于“輕資產”運營,其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
1. "品牌驅動與設計研發(fā):"
美邦非常注重品牌建設和市場定位,通過贊助綜藝節(jié)目、明星代言等方式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在設計研發(fā)上投入相對較多,力求款式新穎、緊跟時尚潮流,以吸引年輕消費者。其產品線覆蓋較廣,從基本款到潮流款都有涉及。
2. "供應鏈管理(加盟為主):"
美邦的擴張模式高度依賴"加盟商"。它負責品牌授權、產品供應、提供運營指導和部分培訓支持,但主要的店鋪選址、裝修、租賃、日常運營管理、人員招聘以及大部分資金投入都由加盟商負責。
這種模式下,美邦自身的固定資產投資(如直營店租金、裝修等)相對較少,品牌和供應鏈的核心能力得到了發(fā)揮,可以快速實現(xiàn)規(guī)?;瘮U張。
3. "風險控制
相關內容:


以純官網(wǎng)對品質的描述
在服裝界,以純的標簽是一個生產型公司,區(qū)別于美邦的銷售型。以前曾有傳說,以純的郭老板只要在虎門,幾乎每天都是早上七點多到公司,設計部、板房、車間到處轉,仔細看,到晚上十一點左右才才下班。我曾聽一個與郭總認識的虎門服裝老板說,看郭老板的工作方式就感覺到累,太操心了。這也許就是廣東老板與溫州老板的區(qū)別。真巧,以純也是2000年開始品牌化經營。之前以純一直是做批發(fā),在全國有廣泛的二級批發(fā)商和銷售點。以純實行品牌化,絕大部分客戶都跟著一起轉型。對于那些不愿做品牌的客戶,以純貼心地保留了東越這個牌子和團隊,在富民的檔口也堅持了好些年。與美邦的單店加盟模式不同,以純實行的是公司 — 代理 — 加盟模式,原來的二級批發(fā)商原地變身為代理商,銷售點成為代理商所屬的加盟店;廣東市場,則是直屬公司的加盟。其實以純的這種模式,才是當時最流行的渠道模式。當時各省都有服裝市場,代理商都是從市場走出來的,這些代理商在本區(qū)域都有或多或少的加盟店。品牌公司可以利用代理商的渠道、資金和管理,快速打開市場。美邦的單店加盟模式,則需要建分公司,再由分公司在所屬區(qū)域開拓加盟店,這種模式,需要更多更大的資金和人力,所需時間也更長。可以想象得到,有了十來年的批發(fā)客戶網(wǎng)絡積累,以純的爆店能力有多強,短短幾年內就開出了上千家專賣店。這也是代理制品牌的特色,當時廣東的很多休閑品牌,即使知名度不高,也能有幾百上千家店鋪。當然代理制品牌的弊端也很明顯,主要是深受代理商制約,品牌文化和公司管理制度很難貫徹到終端,利潤空間也比加盟制和直營制小。2005-2008年是休閑服市場的大洗牌階段,廣東、福建、浙江(溫州)的大部分休閑品牌都撲街了,幸存的品牌都在風格、渠道等方面進行調整。其實以純和美邦都沒有受到什么影響,反而是逆勢上揚的階段,畢竟是頭部品牌,實力強勁,甚至可以填補其他品牌退出市場而騰出的坑。以純在這個階段完成了渠道變革,由代理制轉為直營與加盟結合,店鋪從外圍市場開到中心城市的中心商圈,演繹了農村包圍城市再占領城市策略的服裝版,以純在所有大中城市的的主要商業(yè)街或商場都開設了一家以上的店鋪,甚至開到了拉薩。2008年3月,以純拉薩店甚至成為了新聞焦點。以純在廣州北京路步行街曾經有三個店,其中一個據(jù)說是花了99999999元(省流:一億元少一塊)買的。美邦同時期的風頭更勁,除了上市成為服裝首富,還在全國各中心城市商業(yè)中心都開設了幾千上萬平方的旗艦店,其中很多店鋪是買的!這些買下的店鋪,后來成了美邦斷臂求生的“臂”。2009年,隨著電商時代的來臨,美邦和以純都積極擁抱互聯(lián)網(wǎng),但姿勢和投入不一樣。美邦深度介入線上,甚至可以說是輕資產模式的渠道版。除了在天貓系統(tǒng)銷售,美邦重金打造的邦購網(wǎng)于2010年上線,銷售美邦各品牌系列產品。美邦在電商領域投入巨大,但并未得到回報,相反是拖累了實體店的業(yè)績。即使到去年,美邦在風雨飄搖之際,還寄希望通過直播來挽救危局,而沒有意識到直播的風口紅利早已遠去。以純一直深耕實體店,線上銷售只是補充。2013年,以純系列品牌和產品關閉了所有電商渠道,打造了更低價位、更年輕定位的A21品牌走天貓和京東渠道。20多年來,美邦一直在變,而且很高調;以純也一直在變,不過變在產品和終端,但很少宣揚。在ZARA和HM進入中國市場后,美邦快速跟進,試圖打造快時尚領域的中國品牌標桿。但除了慘不忍睹的貨倉式店鋪陳列風格看起來有點快時尚的樣子,美邦并未在快時尚領域留下多少印跡。美邦還是服裝行業(yè)O2O模式的先行者和力推者,這也是能體現(xiàn)美邦務虛風格的又一例證。O2O模式曇花一現(xiàn)表明,無論是通過線上打通線下,還是通過線下打通線上,產品終究是服裝品牌的靈魂和核心。而產品,一直是美邦最薄弱的一環(huán)。2024年,美邦的產品風格終于有顛覆性的變化,成了戶外潮流風格。這跨度確實有點大,大到與以純不再有可比性了,這對相愛相殺20多年的休閑服雙子星暫時分道揚鑣了。
美邦官網(wǎng)的品牌故事
美邦的戰(zhàn)術也很明確:平替始祖鳥。不知始祖鳥聽到后有何感想。最近幾個月,總能刷到美邦老總的短視頻,周總在講產品,講理念,講發(fā)展??磥?,美邦和周總真要回到初心了。

美邦現(xiàn)在的店鋪,確實是戶外運動風格了,不是休閑風格
以純則一直在產品和終端上下功夫。由于店鋪眾多,銷售量巨大,價格中低檔,風格定位于年輕休閑,以純長時間被稱為是“學生裝”。其實,能被數(shù)量巨大且思維活躍的學生群體鐘愛,是一種榮幸,多少同類品牌在想方設法絞盡腦汁爭取。但以純一直在變,包括產品風格和渠道終端。以純最初是傳統(tǒng)的大眾休閑,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的到來,產品增加了鮮亮的運動元素,到2015年左右,又變成了時尚休閑,到現(xiàn)在,甚至有了一點時裝化。應該說,以純的產品風格始終在線,從未游離于潮流之外。以純十多年前開始多品牌運作,但與美邦幾個品牌獨立開店不同,以純的幾個品牌包括童裝都在一個大店內,外面是統(tǒng)一的以純招牌,店鋪里面則是幾個品牌分區(qū)陳列。與其說是多品牌運作,不如說是不同的風格系列組合在一起,而且?guī)追N風格的界限并不明顯。以純在2008年起推行大店模式,新店只開200平方米以上的,以前幾十百把平方的小店逐漸被淘汰,所以,現(xiàn)在以純的店鋪面積都很大,這樣才能體現(xiàn)產品的豐富度。以純2010年左右開始實行“蘑菇店”模式,即在商業(yè)街一樓開一個幾十平方面積的小店,作為形象展示和樓梯(電梯),二樓以上則是上千平方的大賣場。眾所周知,商業(yè)街的一樓租金和轉讓費非常高,開店費用很大,二樓就非常便宜了,一般不到一樓的一半,三樓以上租金就更低了。這種蘑菇店,經營費用比一樓同面積大店低很多,以以純的品牌知名度和外墻碩大的標志,銷售業(yè)績也不會相差很多,但店鋪的盈利能力就好多了。
現(xiàn)在商業(yè)街的以純店鋪,基本上是這樣子
按照蘑菇店的思路,以純在購物中心也很少在一樓,一般在二樓或負一樓,同樣的道理,購物中心一樓的租金和轉讓費(進場費)比其他樓層高很多。當然,如果是那種遠郊區(qū)的非主流購物中心,因為服裝店鋪都設在一樓,以純沒得選,也只能在一樓,但以以純的名聲,這種商場會給到以純較優(yōu)惠的價格。
購物中心的以純店,一般在二樓或負一樓
以純的這種蘑菇店模式,曾經被潮流前線效仿,森馬最近幾年也開了不少蘑菇店。以純的店鋪數(shù)量應該是非運動類店鋪數(shù)量最多的服飾品牌了,有商圈必有以純,甚至一條商業(yè)街都會有好幾個。2020年我曾在以純官網(wǎng)統(tǒng)計過,當時以純在全國(不含港澳臺和海外)有6100多家店?,F(xiàn)在以純官網(wǎng)已經沒有顯示各店鋪的地址、聯(lián)系方式了,只說超過5000家店鋪。肉眼可見,購物中心開在哪,以純就跟到哪。在服飾實體店紛紛關門閉店的當下,以純似乎沒受多大影響。以純因為沒上市,外界很難得知銷售數(shù)據(jù),一般認為,以純的年銷售額在150-200億元的樣子,是中國服裝行業(yè)的頭部公司。美邦現(xiàn)在的店鋪數(shù)量不到1000家,實際上體驗不到近千家店鋪的樣子。許多區(qū)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商圈已經沒有了美邦的蹤影,美邦已經退縮到了邊緣地帶。至少在廣州,要找到一家美邦,有點難了。至于業(yè)績,美邦是上市公司,所有的往昔輝煌和現(xiàn)今艱難都得展示給我們看,如今區(qū)區(qū)十多億元的年銷售額,確實非常寒酸,不要說與以純比,與后起之秀愛依服比,也差遠了。以純一直在虎門堅守,即使二十年前虎門服裝大面積撲街,以純也沒有離開?,F(xiàn)在以純已經是虎門的門面,甚至是千萬不能死的最后的門面。以前很多人認為,美邦離開溫州去上海是一個敗筆,溫州可以幫到美邦很多,但美邦在大上海就是一個不怎么起眼的普通公司。單單對比以純和美邦的現(xiàn)狀,當然不能得出輕資產和重資產哪個更好哪個更差的結論。輕資產標桿耐克和阿迪達斯一直優(yōu)秀,海瀾之家更是輕到收割的韭菜一茬又一茬,而虎門其他重資產休閑服品牌墳頭草都幾尺高了。以我對美邦一直以來的粗淺觀察,美邦的癥結不是輕資產,而是輕產品。美邦的營銷水平毫無疑問是服裝界的最頂尖,從最早的明星代言,到渠道模式,再到互聯(lián)網(wǎng)銷售,美邦都站到了最前沿,但再好的營銷也得依靠優(yōu)質產品來實現(xiàn)。美邦擅長營銷,拙于產品,休閑服時代美邦的產品一直非常普通,既被同輩的以純等打壓,又被后輩的愛依服、UR等趕超,不知潮流戶外時代的美邦能否闖出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