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得非常對!這個比喻很巧妙,也點出了一個常被忽視但極其出色的面料。
確實,很多人首先想到能讓男性(或者說注重實用和特定風格的人)著迷的面料,可能是那些帶有油蠟處理、具有獨特肌理和復古感的材質,比如:
1. "油蠟布 (Oil-Cloth/Wax-Cloth):" 具有防水、防污、耐磨的特性,常用于制作工裝、漁具、包袋等,散發(fā)出一種樸實、堅韌、復古的“硬漢”氣息。
2. "牛仔布 (Denim):" 耐用、耐穿,隨著時間會產生獨特的褪色和磨損效果,代表著自由、工裝、街頭文化。
3. "帆布 (Canvas):" 類似于油蠟布,同樣結實耐用,常用于制作包袋、外套,顯得隨性、休閑。
這些面料確實有其獨特的魅力,尤其是在追求硬朗、實用、復古風格的領域。
"而英國空軍的 Ventile,則代表了另一種極致的癡迷點:"
"極致的輕盈與透氣:" Ventile 是一種特殊的斜紋棉布,以其無與倫比的輕盈、透氣性和吸濕性而聞名。它非常柔軟,觸感細膩順滑,穿著舒適得如同空氣。
"獨特的肌理和光澤:" 經過特殊的織造和整理工藝,Ventile 表面有微妙
相關內容:
說到防水,很多人腦海中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油蠟布。但讓復古工裝、軍裝愛好者們癡迷的防水面料還有一個,它就是Ventile文泰爾高科技面料,被認為是最早的防水透濕織物。和油蠟布出身于水手流行于軍隊的歷史不同,Ventile就是為軍用和戰(zhàn)爭而誕生的。

這個故事還要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說起。當時,各戰(zhàn)場對戰(zhàn)情況激烈,除了戰(zhàn)略手段,軍用物資對各國來說是制勝關鍵之一。各國通過海運和空運將物資運輸?shù)綉?zhàn)場,但相對來說,海運還是主要的工具,畢竟噸數(shù)夠大。英國也不例外。但為了阻斷補給,船隊容易受到敵軍潛艇和轟炸機的攻擊,英國皇家空軍便負責為運輸戰(zhàn)爭物資的海軍護航。這個工作危險系數(shù)也極高,不僅隨時進行主動攻擊,也極易被轟炸機襲擊,又攻又守。當時的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提出了一次性颶風戰(zhàn)斗機的策略。颶風戰(zhàn)斗機是二戰(zhàn)期間英國空軍的主力戰(zhàn)斗機之一,也是綜合性能最優(yōu)秀的輕型戰(zhàn)斗機之一。戰(zhàn)機在經過彈射后便能順利起飛,能對船隊進行一些簡單的防御工作。

那為啥是一次性戰(zhàn)機呢?因為這些早期的戰(zhàn)機和航空母艦工作原理不同,起飛后是無法回到船上的,一般來說只能就近尋找陸地降落或迫降在海面上。但事實是,大部分英軍飛機都是被擊落的,飛行員就只能跳傘逃生,然后再由船隊進行搭救。

但跳到海面上后,飛行員的生存幾率是極低的。防水保溫便是飛行員延續(xù)生命的重點。但當時飛行員的防護裝備在寒冷水域中的預期壽命僅僅只有幾分鐘,遠遠不夠。畢竟北大西洋的海水幾分鐘就可以將人凍僵。如何提高飛行員的生還率,研發(fā)一種既能讓飛行員穿著舒服,又能在寒水里保持溫暖干燥的新型防護服,成了英軍政府的當務之急。于是,丘吉爾便征用了英國曼切斯特Shirley研究所的科學家團隊開發(fā)的Ventile文泰爾高科技面料。多說一句,Shirley Institute成立于1919年,是全球知名的紡織研究所。之后還會講到它的很多面料。

Ventile最早是在1930年,由英國棉花工業(yè)研究協(xié)會和Shirley研究所共同研發(fā)的,至今已經有90年的歷史了。初衷是想用作消防水帶的代替材料。當時,亞麻被用作編織消防水帶和水桶的基礎材料,然而在戰(zhàn)爭時期亞麻供不應求,因此科學家轉而投向了用棉花和編織制作防水材料的研究。Ventile面料將人在海上的存活時間從幾分鐘延長至20分鐘以上,這為救援爭取了不少時間,使得80%的墜海飛行員得救。1943年,Ventile在英國曼徹斯特郊區(qū)的Talbot Weaving旗下正式投入批量生產,成為英國皇家空軍官方制服,一直服役到70年代,因GORE-TEX的出現(xiàn)而退出。

只是棉花而已,為何Ventile面料的防水能力這么強大?先說防水面料的工作原理,主要分為三種。比較現(xiàn)代科技的兩種,一種是通過層壓防水薄膜來實現(xiàn)防水透氣的,例如GORE-TEX。一種是通過涂層來實現(xiàn)防水的,但這種一般防水效果比較差,用久了防水涂層也會脫落。而最原始的一種,是通過調整衣服的自身纖維密度、架構等來達到防水效果。例如Ventile。

最早的Ventile面料均采用100%的埃及長絨棉高支低捻度的純棉紗織就而成,非常結實。只有百分之幾的棉花能達到這一嚴苛的要求。使用的紗線也比傳統(tǒng)織物多30%。它的防水原理是,在空氣干燥時,經緯紗線間隙約10微米,有透氣透汗的功能;當衣物被沾濕,紗線會膨脹,使經緯紗間隙收緊至3至4微米,有效防止雨水繼續(xù)滲透。

由于Ventile的防水屬性是建立在純棉織物之上,所以還具有耐用性、透氣性、保暖性等特質。防風防雨極佳,因而受到了很多戶外運動愛好者和冒險家的喜愛。

1953年,Ranulph Fiennes爵士踏入極寒之地北極時,身上穿的就是Ventile。

1980年,隨著英國染色廠大量停工,Ventile所有者Tallbot Weaving被迫到瑞士尋求工藝支持。最終,Stotz&Co.在英國皇家空軍潛水服制造商的大力支持下,獲得了針對Ventile這類密集織物的染整技術,并將其功能型面料的供應范圍擴展到非軍事服裝制造當中。

現(xiàn)在的Ventile,除了最原始的生產線Ventile Original,還有許多不同的面料支線,例如以環(huán)保為重任的Ventile ECO Range等等。

前面我們說了,因GORE-TEX的出現(xiàn),Ventile從軍用退役。因為說實話,在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下,更新式的防水面料在防水性能上比這些原始的面料要優(yōu)秀。但Ventile的質感和氣質是它們遙不可及的。版型硬挺、重磅耐磨,Ventile始終有著傳奇的地位,尤其被很多復古老牌追捧。


比如我們介紹過的英國復古老牌Nigel Cabourn。作為一個發(fā)展超過半個世紀的時裝品牌,在古著、軍事、戶外和工裝, Nigel絕對是有分量的意見領袖,在圈內就是高品質復古軍裝和工裝的代名詞。對于款式、面料、細節(jié)等極其講究。最常用面料之一就是Ventile,從自家單品到跟其他品牌的聯(lián)名,無處不在。



而日本新晉復古品牌,和Barbour很像的Auberge,最擅長的就是玩面料。他們也將Ventile作為了重點發(fā)展對象,并且進行了很多改良,比如拼貼之后再進行上蠟涂層,令Ventile有了新的魅力。下面這件M-51,用的是英國經典Ventile面料,輪廓版型卻參考了美國樣式,而深欖綠色則是歐洲軍服才會用的??芍^古著大融合。



山系王者、日本戶外品牌Meanswhile,一貫秉承“衣服也是一種工具”的概念,最看重的是功能性。也常將Ventile面料來應用在自家最經典的Anorak Parka單品上。


說實話,很多復古愛好者在買衣服時,買的就是面料和質感,畢竟這些復古服飾常常設計簡約,甚至于是基本款,并沒有什么設計感可言。他們要的是一種不能言說只能感受的味道。不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