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被安踏投資且近期正高調(diào)入華的韓國潮牌 MUSINSA。
MUSINSA(韓文:?????,意為“Miss Inside”)是韓國一家非常有影響力的"設(shè)計師品牌集合店 (Designer Brand Multi-brand Retailer)",而不是一個單一的品牌。它的“來頭”主要在于:
1. "獨特的商業(yè)模式:" MUSINSA 最核心的特點是,它不直接擁有品牌所有權(quán),而是與眾多國際及韓國本土設(shè)計師品牌直接簽約,并以買手店的形式進行銷售。這意味著它能夠快速引入和淘汰潮流單品,緊跟時尚前沿,為消費者提供豐富、多元且更新迅速的潮流選擇。這種模式在韓國乃至亞洲都相當(dāng)獨特且成功。
2. "強大的品牌矩陣和獨家合作:"
"旗下主品牌:" MUSINSA 擁有自己主推的男裝品牌 "MUSINSA DONGDAE MunHwa" 和女裝品牌 "MUSINSA GANGNAM MunHwa"。這些主品牌在韓國本土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和時尚影響力。
"獨家代理權(quán):" MUSINSA 擁有眾多國際品牌的韓國獨家代理權(quán),例如:"BAPE", "UNDERCOVER", "NEIGHBORHOOD", "Wacko Maria", "Brain Dead" 等等。能拿到這些大牌的獨家
相關(guān)內(nèi)容:
上海小年輕最近被韓國潮牌MUSINSA刷屏了,這個被安踏悄悄入股、要在2030年前開100家店的電商平臺,打著"倉儲式大店"的旗號殺進中國,但明眼人都知道他們真正的算盤是來搶淘寶抖音的生意。
MUSINSA去年在首爾圣水洞搞的工業(yè)風(fēng)旗艦店確實火,小紅書上全是代購攻略,但把韓國那套"線下體驗+線上比價"模式照搬到中國未必吃得開。國內(nèi)消費者早被直播帶貨養(yǎng)刁了胃口,得物上比價比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拼多多百億補貼天天轟炸,這時候來個韓國中間商說要搞"集合店",聽著就像十年前唯品會的套路。

有意思的是安踏這次甘心當(dāng)二股東,40%的股份換不來運營主導(dǎo)權(quán),跟當(dāng)年操盤迪桑特完全兩個路數(shù)。要說韓國人精明,把最難啃的線上運營捏在手里,線下讓安踏鋪渠道,這招借船出海確實聰明。可看看去年Mardi Mercredi在北京SKP撤柜的事就知道,光靠小雛菊印花能紅三個月,要撐五年還得看供應(yīng)鏈。

現(xiàn)在最迷的是他家定價策略。官網(wǎng)標(biāo)價三四百看著親民,但加上進口關(guān)稅和中間商抽成,到國內(nèi)怕是要翻倍。韓國東大門同款淘寶賣199包郵,他家要是敢賣399,年輕人轉(zhuǎn)頭就去得物找平替了。再說那些首爾網(wǎng)紅款,真能對上中國Z世代的胃口?別又是全員oversize配老爹鞋,小紅書穿搭博主都看膩了。

看韓國牌子進中國就跟看連續(xù)劇似的,開頭都是頂流明星帶貨,中期小紅書鋪500篇種草文,最后庫存全堆在奧萊三折區(qū)。這次musinsa standard說要開倉儲大店,盲猜就是放大版的名創(chuàng)優(yōu)品+屈臣氏綜合體。

安踏這次不親自下場反而讓人擔(dān)心,之前運作迪桑特好歹有滑雪服這種硬核產(chǎn)品,潮牌集合店這種快時尚玩法可不是體育公司的強項。要是真按韓國那邊的選品,怕不是滿場都是oversize衛(wèi)衣和做舊牛仔褲,現(xiàn)在國內(nèi)年輕人都在瘋搶新中式了。
最要命的是線上渠道拖到2025年9月才開,這空窗期足夠山寨廠把爆款抄八百遍了。等他們官方店開張,淘寶同款估計都降到79包郵了。真心建議先搞快閃店試試水溫,別上來就砸錢搞旗艦店,淮海路租金多貴心里沒數(sh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