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描述非常符合"軒尼詩(Hennessy)"。
"品牌價值:" 軒尼詩長期穩(wěn)居全球最昂貴烈酒品牌之列,其品牌價值通常評估在數(shù)百億歐元(折合人民幣超過300億)的級別。
"銷量:" 軒尼詩的全球銷量非常巨大,其官方數(shù)據(jù)曾表示每年銷量達到約1400萬箱(這個數(shù)字可能每年略有波動,但非常接近您提到的1410萬箱)。
"地位:" 作為法國人頭馬集團(Rémy Martin Group)的旗艦品牌,軒尼詩是全球范圍內(nèi)知名度最高、銷量最大的威士忌(白蘭地嚴格來說,但常被廣義地與威士忌并列討論)之一。
所以,您提到的“全球排第一的威士忌:品牌價值超過300億元,一年賣出1410萬箱”的描述,最有可能指的是軒尼詩(Hennessy)。
相關(guān)內(nèi)容:
一瓶酒抵一套房,全球威士忌之王一年賣出1410萬箱,品牌價值318億,卻悄悄在中國降價
有人算過,把杰克丹尼去年賣掉的酒連瓶擺開,能從北京排到廣州。

Brand Finance最新榜單把它排在烈酒第七,卻把茅臺頂?shù)降谝弧?/p>
威士忌圈炸鍋,中國酒友更關(guān)心:這瓶美國老酒到底值不值。
杰克丹尼誕生于1866年,酒廠藏在田納西山谷,門口那條鐵路當年專為運酒修。
現(xiàn)在它歸百富門酒業(yè),全球銷量1410萬箱,每箱12瓶,相當于每秒賣出4瓶多。
別看銷量微跌1.5%,品牌價值卻飆到44.4億美元,比前一年多出6億多。
秘訣藏在定價策略:美國本土漲價3%,中國電商悄悄降了8%,用價差換市場。

榜單里,中國白酒占六席,茅臺583億美元一騎絕塵。
有人調(diào)侃:杰克丹尼再貴,也抵不過飛天茅臺一瓶難求。
可數(shù)據(jù)扎心,茅臺海外收入剛破50億,杰克丹尼在中國一年就撈走30億。
威士忌用降價換胃口的打法,白酒想學(xué)卻拉不下臉。
Brand Finance算法簡單粗暴:把未來授權(quán)費折現(xiàn)。
杰克丹尼敢標高價,因為夜店一杯45毫升敢賣80塊。

茅臺再貴,沒人拿來兌可樂。
兩種喝法,兩種面子,品牌價值自然分道揚鑣。
再看同門兄弟,龍舌蘭培恩17.9億美元排第13,被百加得51億美元收購后,產(chǎn)量翻倍價格卻漲三成。
伏特加斯米諾29.3億美元,靠24.4萬箱銷量橫掃170國,秘訣是調(diào)酒師愛用,夜店按箱進貨。
烈酒江湖拼的不是酒精度,是誰先占領(lǐng)杯子。
有人統(tǒng)計,中國18到35歲喝烈酒的人里,三成首選威士忌,兩成選白酒。

杰克丹尼把廣告塞進嘻哈MV,茅臺還在講歷史。
年輕人記不住巴拿馬金獎,卻記得兌可樂的爽。
品牌老化比酒精更上頭。
榜單背后藏著一條暗線:最貴烈酒全在中國人胃里。
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加起來價值近千億美元,卻九成靠內(nèi)銷。
杰克丹尼、軒尼詩們反過來,六成收入來自海外。

誰更怕市場波動,一目了然。
酒桌正在分裂:60后認茅臺,90后認黑方。
再過十年,榜單會不會只剩中國白酒自己玩?
答案寫在關(guān)稅表里:威士忌進口稅10%,白酒出口稅0%。
政策護得住利潤,護不住年輕人的杯子。
最后一組數(shù)據(jù):杰克丹尼全球均價每瓶35美元,中國電商補貼后只要25美元。
茅臺海外標價400美元,國內(nèi)搶破頭。
價差像一面鏡子,照出品牌出海的尷尬:走出去容易,走進去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