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您提供的信息,美國輕奢品牌Michael Kors的市值已經(jīng)重返100億美元,并且超過了Burberry。這表明Michael Kors在市場上的表現(xiàn)有所提升,可能得益于其產(chǎn)品策略、品牌形象或市場推廣等方面的成功。同時,這也反映了投資者對Michael Kors未來發(fā)展的信心增加。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市值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指標,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公司業(yè)績、行業(yè)趨勢、宏觀經(jīng)濟狀況等。因此,對于Michael Kors市值的解讀需要結合更全面的信息和深入的分析。
相關內容:

1月19日,Michael Kors的收盤股價為每股66美元,達到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集團估值重回100億美元,超過英國奢侈品集團Burberry,目前Burberry市值為68億英鎊(約合94.2億美元)。
不過自2014年以來,Michael Kors的同店銷售額增長一直持下滑態(tài)勢,部分原因是Michael Kors店鋪和百貨商以及其他銷售渠道不斷增加的促銷活動導致的。美國在經(jīng)歷了經(jīng)濟衰退后,消費者們對價格變得愈發(fā)敏感,熱衷于打折。雖然40%的折扣對于消費者來說,是一個極大的誘惑,但對于維護品牌形象而言會變得更加困難。另外,經(jīng)常的打折活動,讓品牌在消費者心中顯得不再那么獨特。
尤其是在2016年之后,Michael Kors的首席執(zhí)行官John D. Idol就對投資者表示,維護品牌形象是集團需要做的至關重要的事情之一,集團試圖通過減少促銷以及從百貨公司等銷售渠道撤回的方式,讓大眾不再那么容易獲得品牌商品,以此來重新定位自身高端品牌零售商的地位。
2017年7月25日,Michael Kors宣布以1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奢侈品牌Jimmy Choo,交易之后Jimmy Choo成為Michael Kors全資子公司。該項收購讓Michael Kors在核心業(yè)務增長疲軟的情況下,獲得了新的增長動力。
得益于集團的重組轉型策略,截至2017年9月30日的第二財季內,Michael Kors銷售額同比上漲5.4%至11.5億美元,凈利潤為2.029億美元,終止了集團銷售額持續(xù)下滑的低迷表現(xiàn)。亞洲地區(qū)銷售額成為集團最大的增長動力,同比大漲30.4%至1.24億美元。
在2017年11月集團最新收益的電話會議上,Idol表示,Michael Kors已經(jīng)將本季度的促銷日數(shù)量減少了40%。根據(jù)摩根士丹利給投資者的說明,這一策略被證明是有效的,從批發(fā)商消費者的平均客單價來看,女士們在配飾、鞋類和成衣上的表現(xiàn),表明客戶們已經(jīng)準備好為這些商品付全價了。
1月24日高盛銀行將Michael Kors集團的股價評級從持有上調至買入,并將集團目標股價定為每股70美元。Michael Kors集團財報顯示,自2017年以來,集團股價累計上漲約62%。2018年2月7日,Michael Kors將發(fā)布第三季度業(yè)績報告。對于2018財年第三季度,集團預計總收入在13.55億美元至13.85億美元之間,Jimmy Choo將貢獻1.05億美元至1.1億美元的收入。
根據(jù)麥肯錫咨詢公司發(fā)布的最新報告,預計2018整個奢侈品行業(yè)的銷售額增速將進一步提高,達到4%的增幅,輕奢會成為推動奢侈品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值得注意的是,80后、90后的年輕費者更樂于接受輕奢品牌,目前年輕群體已經(jīng)貢獻了全球18%至20%的奢侈品消費。
與此同時,隨著消費升級,輕奢將在中國市場獲得新的增長,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追求更高端更個性化的品牌。預計截至2030年,80后、90后將貢獻20%以上的中國總消費增長,高于其他年齡群體。中國將在引領輕奢市場增長方面釋放巨大潛力。
Michael Kors是一個全球性的時尚奢侈品集團,由在設計,風格和工藝上處于行業(yè)領先地位的標志性品牌組成。它的品牌涵蓋了所有時尚奢侈品類別,包括女裝和男裝的配飾,鞋類和服裝,以及可穿戴技術產(chǎn)品,手表,珠寶,眼鏡和全系列香水產(chǎn)品。公司的目標是繼續(xù)擴大其品牌的全球影響力,同時確保它們保持獨立性以及品牌獨一無二的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