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是一項非常受歡迎的運動,入坑之后購買適合自己的羽毛球拍是很重要的。如果您的第一根拍子被小伙伴們吐槽,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 "預算問題":您是否在購買時考慮到了自己的預算?入門級球拍通常價格較為親民,但性能可能不如專業(yè)級別的球拍。
2. "拍子類型":羽毛球拍分為進攻型、平衡型和防守型。您是否選擇了適合自己打球風格的拍子?如果您的打球風格是進攻型,但選擇了平衡型或防守型拍子,可能會顯得不夠力。
3. "拍線硬度":拍線的硬度也會影響打球的手感。硬線拍適合力量型選手,軟線拍則適合控制型選手。如果拍線硬度不適合您,可能會導致打球效果不佳。
4. "拍頭大小":拍頭大小也會影響打球的感覺。一般來說,拍頭越大,擊球時的穩(wěn)定性越好,但靈活性會降低。
5. "品牌和型號":不同的品牌和型號的球拍性能差異較大。建議您在選擇時參考一些羽毛球愛好者的評價,或者向專業(yè)人士咨詢。
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您選擇合適的羽毛球拍:
- "了解自己的打球風格":在購買球拍之前,先了解自己的打球風格,然后選擇與之相匹配的球拍。
- "參考他人意見":向有經(jīng)驗的羽毛球愛好者或教練請教,了解他們對不同球拍的評價。
-
相關內(nèi)容:
本內(nèi)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風自由
一、為什么是尤尼克斯?
運動裝備的“達億瓦”烙印
作為一個站內(nèi)資深釣魚佬(反正文章數(shù)最多,周更快四年了),我對裝備品牌的認知有著奇特的肌肉記憶。這些年在路亞裝備的選擇上,達億瓦 (Daiwa) 就是無可爭議的王者,它們的Logo,哪怕是在我完全不接觸釣魚的時候,也早已在潛意識里刻下了“專業(yè)”、“靠譜”的印記,可能那個時候我都不知道這個品牌叫達億瓦,但我知道這個牌子是做釣魚裝備的。

所以選擇尤尼克斯 (Yonex) 踏入羽毛球領域,幾乎是一種本能反應??淘贒NA里的品牌認知, 就像達億瓦之于釣魚,尤尼克斯之于羽毛球(或者別的球,說多了就超出我的認知了),就是那個你沒玩過也一定見過,那個簡潔有力的“JJ”字Logo(在我眼里它就是J,不是Y),反正我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過,也許是電視、電影、場館或者什么其他地方,反正我就知道YY肯定有羽毛球裝備,所以選擇它,是一種對“專業(yè)基礎保障”的下意識信任,一種“至少不會太離譜”的安全感——這和當年第一顆紡車輪選擇斯泰拉一樣,如出一轍。

二、為什么是天斧ASTROX 100 GAME
2.1 名氣、顏值
作為一個羽毛球純小白,選什么拍子,肯定也是兩眼一抹黑!我只能按照這三四年對路亞竿的理解 ,選擇大品牌里面主流的系列,簡單粗暴,但有可能很對。
我屬于那種想什么,馬上就行動的人,所以即便從網(wǎng)上學習,最多不過三天裝備肯定就到手上了,故此刷視頻什么的,看到“天斧”(ASTROX)系列,尤其是那抹“古紅”,絕對是曝光率之王。天斧100ZZ?好像也有一些球星用這個拍子,反正熱度挺高的,這就好比路亞圈里人人都知道“沙湖拉”一樣。
尤尼克斯官網(wǎng)打開羽毛球,在第一個的就是天斧系列,所以很難不注意到這個系列。

不得不承認,天斧100系列的顏值打動了我,那個暗紅的配色,比較沉穩(wěn)不花哨, 確實長在了我的審美點上。裝備嘛,反正對我這樣的新手,怎么買都是錯,所以顏值即正義,看著順眼也是戰(zhàn)斗力的一部分。
2.2 “禧瑪諾Soare邏輯”的誤判
這是我的核心決策點!在路亞竿世界,像禧瑪諾的Soare系列,從入門級到旗艦款,核心的傳導性、調(diào)性設計理念是共通的。低端款可能材料、細節(jié)有妥協(xié),但依然能讓你體驗到該系列70%以上的靈魂精髓。我天真地以為,羽毛球拍也是如此:天斧100 GAME作為天斧家族的入門款,怎么也該繼承了古紅ZZ那兇猛進攻基因的七八成功力吧?
而且,價格便宜,就跟路亞入門竿價格差不多,但古紅ZZ那價格都追上一根好的路亞竿了,所以果斷下單GAME!
跟我路亞系列一樣,這個系列大概率能做到周更,至少前期是,而且所有的原創(chuàng)都有購買記錄截圖,不搞云創(chuàng)作。

然而,我忽略了一個致命問題: 天斧系列,尤其是ZZ,本身就是為力量充沛、技術嫻熟的高手打造的“重武器”。它的靈魂精髓——極致的下壓和爆發(fā)力,恰恰是我這樣的新手,最難駕馭甚至容易受傷的雷區(qū)。我選了一個頂級系列里最便宜的入門款,卻忘了這個系列本身的定位可能就與“新手友好”背道而馳。這就像我路亞剛剛入門,就天天琢磨著遠投,而且還是水滴輪遠投,結果你懂得,反正就是不適合現(xiàn)階段。

三、天斧100 GAME 細節(jié)與系列對比
3.1 沒有白走的坑
這三四年從路亞運動中學習了很多方法,比如看產(chǎn)品對比等等,比如在全網(wǎng),尤其非中文站找資料等,當然這些經(jīng)驗也可能會導致我踩更大的坑,不過就今天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仔細研究了下這個系列(雖然在坑里,但吃一塹,總得長一智,不能白花錢)。
比如你看我這個表,做的怎么樣,這些都是這三四年路亞裝備經(jīng)驗積累的。

3.2 天斧ASTROX 100 GAME細節(jié)圖
先看官網(wǎng)的詳細參數(shù),目前材質等這些參數(shù)我還看不太懂,比如拍框、拍竿、擊球手感這些,感覺跟路亞竿理解起來還是有些差別的,反正慢慢成長吧,有興趣的就關注我,持續(xù)更新。

我買的時候就是上了線的,價格包含線,對新手來說線好像也沒有那么重要,我第二把拍子自己單獨買的線,單獨去店里找人拉的,球拍收到后就是一個拍包,什么都沒有。

球拍包打開的樣子,里面還是很厚實的,不過我單獨買了羽毛球包,差生文具多。

要是沒有后面的GAME,單獨這個型號還挺唬人的。

球拍線的顏色好像都是默認的,我也不懂,所以也沒挑,但是第二把拍子就開始注重配色了,羽毛球拍的線不知道多久需要換,對新手來說如果掉掉磅好像才更容易打。

感覺羽毛球拍看跟路亞竿一樣,看著起始差別不大,具體的差別估計只有打過一段時間才能體會到。

按照纏魚竿手把帶的方式把手膠纏繞了,但是教練說太厚實了,建議把底膠去了,這樣更順手。

以下內(nèi)容是給群里小伙伴體驗后,以及我通過外文網(wǎng)站找到的對這款拍子的評價,我現(xiàn)在的水平,剛打過2個小時,確實說不出來一款拍子的特點。
分量感: 4U (約83g) 的規(guī)格,拿在手里感覺比想象中沉一點(相比后來入手的雷霆80)。頭重感(Head Heavy)明顯(小伙伴的評價),這是天斧系列的標志,為了增強下壓。
中桿硬度: 官方標注“硬”(Stiff)。實際揮動和擊球時,感覺非常木,驅動起來不太容易,就像在揮一根燒火棍,力量完全傳遞不出去,更別提什么彈性反饋了(小伙伴的反饋,打過三年,有20多只拍子的)。

這個中竿硬度對新手來說不友好,尤其是手腕和發(fā)力技巧,簡直是災難,非常容易出現(xiàn)手腕疼。
拍框: 采用了相對堅固的盒式拍框設計,甜區(qū)尚可(外文網(wǎng)站評價,一個系列三款中甜區(qū)最大的),但感覺容錯率不高。打不中甜區(qū),球質立刻變得綿軟無力且方向難控。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 GAME 僅僅繼承了天斧家族 “頭重” 這一個最表層的外觀特征(甚至頭重程度也遠不如ZZ)。在真正決定球拍靈魂的核心科技(Namd新次元碳素/實感框型/力量轉化錐蓋)、中桿技術(超細/高彈/反饋)和拍框設計(極致薄韌聚力)上,與ZZ、TOUR有著代際般的差距。它更像是一個披著“天斧”外殼的、側重耐用的基礎入門拍,其笨重、木訥、難驅動的中桿,與“進攻利器”的想象相去甚遠,對新手極不友好。
但,每個人喜好特點,身體特點很多因素決定了一款拍子到底適不適合你,也許一年后,這個拍子我用著就是舒服,這也是說不準的。

四、新手能一次性買對拍子?踩坑才是常態(tài)!
我的邏輯依然跟路亞一樣,我入坑這三四年輪子竿子加起來也100多個了,我現(xiàn)在還剩下的竿輪,你讓我一開始就買,我也不會體會到好,或者說適合自己,這個跟價格無關。
因為按照路亞的理念,竿輪線都是服務于餌的,那么用餌不同對應的竿輪線都不一樣,以及每個人喜歡的釣組不同、釣法不同、環(huán)境不同,我用著舒服的裝備,可能給你,你就不會覺得舒服。
我覺得羽毛球運動可能也是相似的,球拍、線、手膠等都是要結合自己的身體特點,以及自己喜歡的方向,比如暴力輸出、防守、控球等等,每個人身體機能不同,故此最后適合自己的拍子,就得自己慢慢摸索。
現(xiàn)在咸魚這么方便,不喜歡在出掉,肯定是賠些錢,但怎么可能不花學費就成長呢,光看別人的評測、視頻、推薦就能直接選對特別是你的?反正我不不太行,也許大神可以。
踩坑天斧100 GAME,買錯了嗎?也許吧,至少現(xiàn)在的階段不適合,但也許三年后我還會想念這個拍子的手感,可能更適合頻繁使用右手路亞竿的我。
多買、多用,不紙上談兵,看到奧迪連幾代發(fā)動機都不清楚就說燒機油,那是小朋友。隨著自己對羽毛球這個運動的認知提升,以及自己體力球技的變化,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不一定是天花板,但有可能就是適合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雷霆80到了(現(xiàn)在618特價,924到手),有了對比后面我自己對拍子的理解,也許可以更深刻些。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