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于奢侈品行業(yè)和北京SKP最新動態(tài)的重要信息。以下是對這個消息的解讀和背景信息:
"核心事件:"
"奢侈品銷售遇冷:" 全球奢侈品市場普遍受到宏觀經濟下行、消費者信心不足、通脹壓力以及疫情后遺癥等多重因素影響,銷售額增長放緩甚至出現下滑。
"北京SKP確認出售股權:" 昔日被譽為“全球店王”的北京SKP(北京SKP商場有限公司),其母公司周大福金融集團(CDF)已確認,正尋求出售其持有的SKP約50%的股權。潛在買家主要是大型互聯(lián)網平臺,如阿里巴巴和京東。
"背景與意義:"
1. "SKP的地位與輝煌:"
SKP位于北京核心商圈國貿,擁有巨大的體量和高端的品牌組合,曾是奢侈品零售的標桿,象征著財富和時尚潮流。
其“全球店王”的稱號源于其極高的銷售額和租金水平,是奢侈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首選地之一。
2. "出售股權的原因:"
"宏觀經濟影響:" 奢侈品行業(yè)對經濟周期極為敏感。當前全球經濟放緩,高收入人群的消費意愿下降,直接影響了SKP的銷售業(yè)績。
"行業(yè)轉型壓力:" 消費者行為變化,線上購物、二手奢侈品、快時尚等分流了部分高端消費。SKP雖然也
相關內容:
4月30日,北京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公示稱,博裕五期美元基金(下稱博?;?通過其關聯(lián)方擬收購北京SKP部分股權。交易后,博?;痍P聯(lián)方通過財務投資間接取得北京SKP 42%-45%的股權。目前尚未公布交易金額。這意味著傳聞已久的“全球店王北京SKP被出售”的消息終成定局。

博裕投資入主北京SKP,整體估值50億美元?
根據北京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公示,交易前,Radiance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直接和間接)與北京華聯(lián)集團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分別持有北京SKP 60%和40%的股權,北京SKP由Radiance公司和華聯(lián)集團共同控制。
交易完成后,Radiance公司繼續(xù)間接持有北京SKP 42%-45%的股權,且仍保留對北京SKP的控制權,北京SKP仍保持本次交易前的運營管理結構,博裕基金關聯(lián)方間接持有北京SKP 42%-45%的股權,與Radiance公司共同控制北京SKP。
資料顯示,博?;鹩?021年3月30日成立于新加坡,主要從事私募股權基金投資業(yè)務。博?;鸬淖罱K控制人為Boyu Group,LLC(Boyu Group,LLC及其所控制的投資實體統(tǒng)稱為“博裕投資”)。博裕投資是一家另類資產管理公司。Radiance公司于2011年9月14日成立于新加坡,主要從事投資控股業(yè)務。Radiance公司的最終控制人為自然人,主要從事投資控股業(yè)務。
目前尚未公布交易金額,但根據此前雙方談判期間的業(yè)內傳聞,SKP整體業(yè)務的估值可能在40億至50億美元之間,以此估算此次交易金額在20億美元左右。
連續(xù)13年蟬聯(lián)銷冠,昔日“全球店王”被反超
公開資料顯示,北京SKP的前身為華聯(lián)新光百貨(北京)有限公司,是由北京華聯(lián)和臺灣新光三越聯(lián)手打造的高端商業(yè)項目。2007年,首家新光天地旗艦店在北京開業(yè),引入Prada、Gucci、Chanel、Fendi等多個奢侈品牌。2011年,北京華聯(lián)成為新光百貨大股東,次年新光三越退出新光天地。
2015年,北京華聯(lián)接過新光天地,正式更名為SKP。截至目前,北京華聯(lián)在北京、西安、成都和武漢開設了SKP商場,位于杭州的第五家SKP正在建設中。
作為北京甚至是全國最出名的高端商場,北京SKP共引進了700多個品牌,其中奢華品牌超過230個,涵蓋愛馬仕、香奈兒、迪奧、古馳、LV等一線奢侈品牌,是國內高奢集中度最高的商場。

北京SKP購物中心內景。
自2011年起,北京SKP連續(xù)13年蟬聯(lián)中國單體商場銷售額冠軍。其中在2020年,北京SKP以177億元的銷售額超過世界最富盛名的奢侈百貨公司哈羅德百貨,成為全球“店王”。2023 年,2023年北京SKP的收入為 265 億元人民幣(36 億美元),達到歷史峰值。同期,西安SKP和成都SKP分別實現了80億和55億的營業(yè)額,2024年7月開業(yè)的武漢SKP首日營業(yè)額即破億。
然而在連續(xù)多年蟬聯(lián)全國單體商場業(yè)績第一之后,北京SKP也出現了業(yè)績下滑,甚至還讓南京德基廣場反超。2024年,南京德基廣場以245億元的銷售額成功超越北京SKP,拿下了“全球店王”稱號。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近年來高端商場面臨諸多挑戰(zhàn),一方面來自消費觀念轉變,“平替”成為新潮流,消費者更加理性,對品牌溢價的接受度下降;另一方面則是伴隨著出境游的復蘇,奢侈品消費外流現象加??;此外電商平臺的快速發(fā)展也分流了高端商場的客源。
全球性咨詢公司貝恩公司1月21日發(fā)布《2024年中國奢侈品市場報告》顯示,2024年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未能延續(xù)增長勢頭,但預計2025年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表現將與2024年持平。

報告指出,受消費者信心不足、出境游復蘇、消費外流加劇等因素影響,2024年中國內地個人奢侈品市場銷售額預計下降18%-20%。其中,第三季度降幅最大,第四季度有所改善,主要由于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措施出臺,帶動消費升溫。
此外,報告研究海外奢侈品消費和代購發(fā)展趨勢發(fā)現,2024年奢侈品消費外流現象進一步加劇。由于全球旅游業(yè)復蘇,其中鄰近的日本和東南亞國家復蘇勢頭尤為強勁,吸引了部分消費者。從數據來看,境外市場占中國消費者奢侈品消費總額的比例提高至40%左右。其中,中國消費者在歐洲市場的奢侈品消費額已恢復至2019年的約50%,亞太地區(qū)則達到了2019年的約120%。
頻繁漲價導致客戶流失,全球奢侈品市場遇冷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中國市場外,全球奢侈品市場均面臨下滑趨勢。近幾年來,奢侈品集團為了刺激銷售、挽救財報而頻繁漲價,這一策略顯著提升了行業(yè)利潤率,但普遍性漲價策略的負面效應也逐漸顯現。
全球奢侈品巨頭LVMH集團發(fā)布的2024年度財報顯示,其去年總體收入為846.83億歐元,同比下滑2%;營業(yè)利潤為195.71億歐元,同比下滑14%,這是其利潤自2020年以來的首次下降。
開云集團2024年全年財報顯示,集團全年營收為171.94億歐元,同比下降12%;歸屬于集團的凈利潤為11.33億歐元,同比大幅下滑62%。其中,核心品牌古馳的業(yè)績表現尤為低迷,全年營收同比下降23%至77億歐元,成為拖累集團整體業(yè)績的主要因素。
貝恩咨詢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奢侈品行業(yè)總銷售額降至1.478萬億歐元,同比下滑2%。同時,兩年內行業(yè)流失了約5000萬消費者,占全球高端消費者總數的八分之一。
貝恩公司與意大利奢侈品協(xié)會Altagamma聯(lián)合發(fā)布的《Luxury in Transition:Securing Future Growth》(轉型中的奢侈品市場:把握未來增長)報告顯示,全球奢侈品市場在經歷連續(xù)兩年高速增長后,于2024年出現了小幅收縮,整體規(guī)模降至1.48萬億歐元,按當前匯率計算同比下滑1%至3%。除疫情初期外,2024年也成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個人奢侈品市場又一次出現明顯下滑的年份。
同時,市場趨勢放緩導致品牌業(yè)績也兩極分化,報告顯示,2024年只有約三分之一的品牌實現了增長,而2022年和2023年的增長品牌數量則為95%和65%。
奢侈品牌Prada首席執(zhí)行官格拉(Andrea Guerra)在2024年11月承認,近年來的大幅漲價是一個“巨大的錯誤”,因為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價值未能與價格相匹配”。
南都記者 馬寧寧 發(fā)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