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關于金磚合作的文章,探討其作為世界矚目的“金色品牌”的意義:
"金磚合作:世界矚目的“金色品牌”"
在全球格局深刻演變、全球化遭遇逆流、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背景下,金磚合作(BRICS)作為一種新興的國際合作模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廣度發(fā)展壯大,日益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被譽為一個充滿希望與活力的“金色品牌”。這個“金色”不僅象征著金磚國家成員國(最初指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后吸納了更多成員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更寓意著其合作所蘊含的包容性、創(chuàng)新性、可持續(xù)性和對多邊主義的堅定承諾。
"“金色”的底蘊:實力、潛力與貢獻"
1. "實力基礎:" 金磚國家擁有龐大的人口、廣闊的國土、豐富的資源和快速增長的經濟體量。它們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在全球經濟治理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這種雄厚的綜合國力為金磚合作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 "巨大潛力:" 金磚國家普遍處于快速發(fā)展階段,內部市場潛力巨大,產業(yè)結構持續(xù)優(yōu)化,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不斷提升。各國之間的互補性 strong,合作空間廣闊,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經濟、綠色發(fā)展、科技創(chuàng)新等領域,展現出巨大的發(fā)展協同潛力。
3. "積極貢獻:" 金磚合作機制致力于推動世界多極化和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倡導包容
相關內容: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作者:王文 責任編輯:張碩
經過10年發(fā)展,金磚國家已經成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推動全球秩序變革、維護國際和平穩(wěn)定的關鍵力量和“金色品牌”。請關注今天出版的《解放軍報》的報道:
這是位于廈門國際會議中心草坪前的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會標(8月31日攝)。
金磚合作:世界矚目的“金色品牌”
■王 文
“金磚五國”國土面積約是七國集團(G7)的兩倍、資源總和是G7的3-4倍、涵蓋市場消費能力的人口規(guī)模是G7的5倍。經過10年發(fā)展,金磚國家已經成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推動全球秩序變革、維護國際和平穩(wěn)定的關鍵力量和“金色品牌”。然而,在一些人眼中,無論是金磚機制的全球貢獻,還是金磚國家的務實合作,以及金磚合作的未來,都被嚴重低估。事實上,金磚合作的“含金量”十足。
過去10年,金磚國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50%,并一度達到60%。如果沒有金磚國家的經濟增長貢獻,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恐怕沒有那么快就過去了。在貿易與投資領域,金磚國家在推動全球化、主張自由貿易等方面的戰(zhàn)略共識,對當下流行于歐美國家的保護主義、保守主義論調形成了強大的對沖效應,對全球市場的信心是一種巨大的提振。
而且,金磚合作早就突破單純的經濟領域。10年來,金磚國家建立了全方位、多領域的合作對話機制,為應對全球性挑戰(zhàn)貢獻金磚智慧、提出金磚方案,在完善全球治理體系、維護國際和平穩(wěn)定、促進人文交流等領域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金磚國家領導人共同聲明的篇幅上看,2016年的《果阿宣言》是2009年葉卡捷琳堡會晤成果文件的10倍,合作范圍從戰(zhàn)略到國際體系,從金融到貿易,從人文到旅游,金磚國家變得越來越務實。那種認為金磚合作是“空談俱樂部”的論調,如果不是故意抹黑的話,就只能說是一種無知了。
在自身發(fā)展的同時,金磚合作也突破了“金磚五國”范疇。金磚國家及時就重大國際地區(qū)事務協調立場、共同發(fā)聲,維護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利益,同時探索“金磚+”的拓展模式,擴大金磚“朋友圈”,體現出極強的包容性和開放性。金磚合作機制將成為引領南南合作向縱深發(fā)展的重要平臺。
更重要的是,作為過去500年唯一一個沒有西方發(fā)達國家參與的全球多邊大國協調機制,金磚國家的“集體崛起”超越了傳統(tǒng)的崛起慣性。根據保羅·肯尼迪在《大國的興衰》一書中的描述,荷蘭、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日本等國的崛起,伴隨的是爭霸、殖民、戰(zhàn)爭、沖突和災難。而金磚國家在崛起進程中,共同主張、倡導與追求的是和平、獨立自主外交、合作等正能量。這是大國政治關系發(fā)展史中的巨大進步,是一次國際關系理論史的革命。
當然,過去10年,金磚合作經歷了內部外部各種各樣的困難和考驗。但一路走來,總體向好、總體向穩(wěn)、總體向遠,總體利益之和大于單一國家努力結果?!帮L物長宜放眼量”,與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輩子好事難的道理相同,金磚國家必須珍視來之不易的團結、信任與友誼,維護來之不易的共識和共贏局面。
事實證明,金磚國家是命運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厥讈砺?,金磚國家走過了閃亮的“金色十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隨著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深化、實化和拓展,金磚國家將迎來第二個“金色十年”,金磚合作將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