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安踏收購后的狼爪(Lowa),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其核心品牌DNA和形象,但確實也發(fā)生了一些顯著的變化。所以,說它“還是”或者“不是”印象中的狼爪,取決于你關注的是哪個方面。
以下是一些對比和分析:
"保留了“印象中”的方面:"
1. "品牌核心與形象:" 狼爪最核心的競爭力在于其卓越的戶外鞋履技術,特別是其標志性的GORE-TEX?防水透氣技術(早期)以及后來的Lowa Renegade系列等,在專業(yè)戶外圈中依然享有很高的聲譽。其專注于戶外、硬朗、專業(yè)的品牌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保留。
2. "技術基因:" 在鞋履研發(fā)和制造上的投入和堅持,尤其是在緩震、保護、耐用性等方面,依然是狼爪的立身之本。
3. "部分產品線:" 一些經典的、專業(yè)的戶外鞋款,如徒步鞋、越野跑鞋等,仍然在生產和銷售,滿足了核心用戶的需求。
"發(fā)生的變化(可能讓你覺得“不是”印象中的狼爪):"
1. "品牌歸屬與戰(zhàn)略協(xié)同:" 這是最根本的變化。狼爪從一家獨立運營的私營公司,變成了安踏集團旗下的一個品牌。這意味著狼爪需要更緊密地融入安踏的整體戰(zhàn)略,包括資源共享、渠道協(xié)同、市場定位等。安踏可能會利用狼爪的專業(yè)形象來補充其
相關內容:
狼爪,似乎一直很佛系。
在出行之前,帶著家人去趟奧特萊斯,選購一件狼爪的三合一沖鋒衣。一套絲滑動作,又有面子,性能夠用,價格還不算貴,是一個能讓每個人滿意的選擇。
沒想到,今年的一條大新聞,又將它推至風口浪尖。
繼4月安踏宣布全資收購狼爪后,上周又傳出新聞,曾擔任亞瑪芬大中華區(qū)總經理,掌舵始祖鳥等品牌的姚劍,將在7月1日正式成為狼爪品牌總裁。
一時間,關于狼爪未來走向的話題開始在網絡發(fā)酵。有人稱它為下一個Fila,也有人擔心它后期可能會漲價。

回顧歷史,狼爪可以算是國內用戶最熟識的國際戶外品牌之一。相比那些曾經短暫進入、又趁著風潮回來的品牌,狼爪是最早扎根中國的一批,又從未離開。
直至今日,在一些三四線城市的賣場里,你依然可以看到各種山寨狼爪的品牌存在,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Polo Ralph Lauren和Tommy身上,側面反應了它在中國大眾消費者中的極高認知度。

來到戶外品牌勢頭正猛的這幾年,狼爪卻又顯得有些安靜。除了簽約莫文蔚為代言人外,在這個比拼戶外科技,或靠顏值出位的年代,狼爪產品給人的印象似乎停留在了昨天。
不過有些好的內容,依然占領著我們的注意力高地。
比如由上海W公司制作的狼爪廣告片《30歲的人生,沒有天氣預報,但可以先有狼爪3合1》,內容由戶外轉向職場中的風雨旅途,有趣地將戶外和日常連接在一起,也嘗試在情緒價值上與年輕人產生共鳴。
天枰兩端,一邊是對于狼爪近年發(fā)展緩慢的懷疑聲音,一邊是依然能夠被發(fā)現的有趣線索。在拋開有關安踏收購的各種商業(yè)分析外,我們其實更想知道,狼爪到底變了沒?
撰文|谷子編輯|玄天設計|天宇圖片來源|品牌官方網站及網絡
· 本文為「戶外探險OUTDOOR」原創(chuàng)內容 ·
#01「大眾化」戶外品牌
在Reddit論壇上,國外網友對于狼爪的評價是:如果在歐洲徒步,看到穿狼爪的人,那他毫無疑問是個德國人。

穿狼爪,成為了世界各地用來識別德國游客的標簽。事實上,自1981年創(chuàng)立以來,它和大眾、西門子一樣,成為了德系品牌的代表。在這個森林覆蓋率到達國土面積三分之一,被稱為徒步者天堂的國家,誕生出狼爪這樣的現象級品牌,并不令人意外。
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是狼爪突出的性價比。使用自研科技的千元級別沖鋒衣、徒步靴,常常能收獲用戶在平臺上自發(fā)的質量好評。
這種好評,事實上與狼爪的定位相關—這是一家面向大眾戶外的品牌,你很少能見到有頂級的裝備出現在它的討論里,但在適當的價格區(qū)間內,每一個產品都能滿足你的日常徒步、露營的場景需求。
同時性價比又是個很難達成的目標。所以當有人把它稱為歐洲版本的Columbia時,這兩家品牌確實也有相似之處。

自研科技,正是狼爪品牌的護城河之一。如同Columbia有一長串的Omni科技列表,狼爪從創(chuàng)立初期就開始研發(fā)自己的TEXA科技矩陣,性能更能覆蓋至防水透氣、保暖、速干這些我們日常需要的范疇。
背后的邏輯,是這些自研科技既是品牌發(fā)出去的名片,同時可以滿足可靠、可控的工藝和性能需求,甚至還成為了控制成本的關鍵因素之一。
Reddit網友的總結還沒說完,后一句是:這些德國徒步愛好者,都穿著類似的狼爪格紋短袖襯衫。

因為反過來,大眾化又代表著另一層含義:在設計上更加內斂,追求中庸,能滿足更廣泛穿著者的審美中位數。翻譯成更好懂的話,就是不太出挑。
除了招牌的黑黃配色和爪印logo外,狼爪的服裝給很多人的印象,還停留在深色的風格,或者簡單直接的戶外鮮艷顏色,在剪裁上也很德系,相對修身干練。
正如網上有人評論,如果在20年前,我覺得是好看的,但放在今天呢?
#02缺失的時光
如果說可隆近年來因為「體制內穿搭」,收獲了一波熱度,那狼爪就是屬于中年人的戶外版商務男裝。
在開頭的廣告里,除了體現三合一產品在狼爪產品中的C位地位,也釋放出狼爪給用戶的另一層信息:即便是商務出行,狼爪的產品也一樣適配。
對于中生代用戶來說,確實有它的吸引力,但對于更年輕的消費者來說,則多少有點沒跟上步伐。

最初由聯亞代理進入中國,2011-2013年成為了狼爪在中國的第一個高速增長期。
負責人下場在論壇與用戶交流,狼爪迅速開設店鋪,和The North Face、Columbia成為了國內各大商場中,國際戶外品牌的「御三家」。更有多少人,因為狼爪央視廣告的一句「專業(yè)裝備,無需負重」slogan,記住了這個品牌。

經歷過高峰期的狼爪,2015年被品牌收回代理權,開始自主經營。
這一期間,由于品牌缺乏本土化的經營策略,同時營銷力度也逐漸降低。山寨產品的不斷出現,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品牌價值。最直觀的例子,在當時具有代表性的8264戶外論壇中,狼爪的討論熱度從這段時間開始也不斷下降。
與此同時,內部狼爪也經歷了一段動蕩期,2018年被美國高爾夫球具制造商Callaway Golf收購,已經是品牌的第四次易主,后期更宣布退出美國,專注于歐洲和亞洲市場。
2020年后,國內市場開始不斷涌入新的戶外品牌,憑借全新產品、高科技面料和性價比選擇開始不斷刺激消費者。同時,在GORE-TEX等面料公司開始出現在舞臺中央時,TEXAPORE面料的推廣,并沒有給用戶留下深刻印象,品牌也開始聲量漸微。

如今點開狼爪的天貓旗艦店,銷量8000+的標志性單品,依然是那件稱得上戶外性價比代表的三合一沖鋒衣。
從安踏角度來看,是否真如媒體分析般所說,只是看中了狼爪的性價比和中端定位?或者從戶外行業(yè)視角出發(fā),它是否真的是一成不變?我們依然挖掘出了一些新的線索。
#03拋開「三合一」
首先,即使是在安踏收購前,狼爪也已經開始向年輕化靠攏,首個發(fā)生地是在我們的鄰居日本。

在The North Face憑借日本線成為時尚代表后,越來越多品牌開始寄希望于日本市場,通過該區(qū)域的深厚設計、視覺功力來吸引新生代用戶。
北面的UE黑標,是一個好例子。而狼爪本身就有深厚用戶基礎和產品積淀,在日本線的良好發(fā)展可謂是意料之中。

同時,更加自由開放的設計權限,也啟發(fā)很多新的創(chuàng)作可能。比如:真的把狼爪的logo,重新設計成一匹狼。

或者,在90年代的品牌目錄中,尋找一些有意思的Archive產品再制,又得出了一件復古風味的新產品。

又或是,簡單通過輕戶外的場景呈現,就足以拉近與年輕消費者的距離。
其次,相信很多人已經發(fā)現,狼爪的拍照已經越來越好看。因為年輕人,真的很吃這一套。

從傳統(tǒng)山頂、雪地的圖片內容,到現在朝著更有個性化,甚至趣味化的方向轉變。嶄新戶外態(tài)度的傳遞,潛移默化也會讓看到這些內容的用戶們,對品牌產生新的好感。

最后,狼爪真的不止是三合一。近年來推出的一些重磅單品,每一件都有它值得推薦的理由。
零膠條的Tapeless Jacket沖鋒衣,算是一個突破行業(yè)的創(chuàng)舉?;蛘逴cta防風軟甲,恰好踩中了這一兩年Octa、Alpha Direct面料大火的風潮。再如最近的清風盾防曬單品,先不說性能,單說優(yōu)秀配色這一條,就足夠突破大家對于狼爪的固有印象。

狼爪本身有技術底蘊,再融合新的設計理念,跟上當下戶外趨勢的節(jié)奏,向年輕消費者靠攏并不是一件難事。但更可貴的是,當消費者發(fā)現一個自認為熟悉的品牌,產生新的變化時,那種驚喜感可能會放大很多倍。
對于狼爪來說,這是新的機遇,對于安踏來說,它們可能也期待看到一個傳統(tǒng)品牌如何煥發(fā)新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