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解讀一下“百麗旗下滔搏國際赴港IPO,國內最大運動經銷商謀求資本化”這個新聞。
這則消息的核心要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 "主體:" 滔搏國際 (Topower International)。它并非獨立公司,而是"百麗國際 (Belle International) 旗下的核心業(yè)務單元",專注于鞋履分銷,特別是運動休閑鞋履。
2. "動作:" "計劃在香港交易所(HKEX)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這意味著滔搏國際希望將部分股權轉讓給公眾投資者,從而成為一家上市公司。
3. "背景/定位:" 滔搏國際被視為"中國國內規(guī)模最大的運動鞋履經銷商之一"。它代理眾多國際知名運動品牌(如阿迪達斯、耐克、新百倫、亞瑟士等)在中國大陸的銷售渠道,是中國體育用品市場渠道環(huán)節(jié)的重要參與者。
4. "目的:" "“謀求資本化”"。這是核心原因。通過IPO,主要目的包括:
"融資發(fā)展:" 為未來的擴張、數(shù)字化轉型、品牌建設、并購整合等提供資金支持。
"提升品牌/公司價值:" 獲得公開市場估值,提升公司知名度和影響力。
"優(yōu)化股權結構:" 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或普通投資者,可能有助于改善公司治理。
"提供退出
相關內容:
記者 | 羅盈盈
百麗拆分運動業(yè)務IPO一事有了實質進展。
6月27日晚間,百麗國際旗下的運動業(yè)務板塊滔搏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資料,擬在香港主板上市。
招股書顯示,這家運動零售及服務公司的聯(lián)席保薦人為美林銀行及摩根士丹利,百麗國際與高瓴資本出現(xiàn)在公司主要股東名單上。
據(jù)悉,滔搏國際申請規(guī)模達10億美元的香港IPO,資金用于投資科技創(chuàng)新、業(yè)務營運以及一般公司運作用途。
公開信息顯示,中國服飾零售商百麗國際成立于1991年。滔搏國際是百麗旗下子公司,從1990年代開始涉足運動產品經營,代理耐克、阿迪達斯、PUMA、Converse等運動品牌的分銷業(yè)務,擁有17個國際運動或戶外品牌的經銷權。
其中,滔搏國際與耐克合作長達20年,是其全球第二大零售合作伙伴。同時,該公司是阿迪達斯在全球最大的零售合作商,雙方建立長達15年的戰(zhàn)略關系。在滔搏零售渠道的協(xié)助下,兩大國際品牌的中國業(yè)務版圖快速擴張。
2019年4月,滔搏國際曾攜手NBA中國,在北京開設北美以外目前最大的NBA專賣店。北京旗艦店的開張,被視為滔搏國際對運動主題門店新模式的嘗試。

據(jù)咨詢公司Frost&Sullivan的數(shù)據(jù),以2018年零售額計算,滔搏國際目前是中國市場最大的運動鞋服經銷商,市場份額達到15.9%。
招股書顯示,2016至2018財年,滔搏國際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人民幣216.9億元、265.5億元和325.6億元,經調整年度利潤分別為15.38億元、18.10億元、22.36億元。
此外,毛利率從2017年43.2%降至2018年41.7%。主要原因在于,早期運動零售行業(yè)庫存水平較高,產品折扣力度加強。
截至2019年2月28日,滔搏國際擁有8343家直營門店,其中98.8%為單一品牌門店。除了單品牌店之外,該公司還通過“Topsports”和“Foss”等名稱經營多品牌店鋪。
實際上,早在2007年,滔搏國際母公司百麗國際已經在港交所敲鐘上市,公司市值一度超過1400億港元。但此后的10年間,這家服飾零售巨頭經歷從快速擴張到業(yè)績下滑的過程。
2017年4月,百麗國際接受來自高瓴資本和鼎暉投資等收購人的要約,以總價453億港元的金額完成港股私有化退市。當時,從資金規(guī)模來看,百麗國際創(chuàng)造了港交所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私有化交易。
私有化前的財報顯示,相較于連年虧損的傳統(tǒng)鞋類業(yè)務,百麗的運動部門持續(xù)增長。根據(jù)2017財報,公司運動業(yè)務銷售規(guī)模同比增長15.4%,占據(jù)總銷售額的比例從48.3%上升到54.5%。
隨著中國運動風潮興起,百麗運動業(yè)務占比已經超過傳統(tǒng)鞋履。從2018年5月起,業(yè)內傳出百麗旗下運動業(yè)務被拆分的消息,當時傳聞最早于2019年赴港上市,計劃募資10億美元。
直至今年3月,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百麗國際正式分拆運動部門,已聘請投資銀行美林美銀籌備在香港證券交易所進行IPO的相關事宜,該部分業(yè)務的估值處在200億至250億港元之間。
截至目前,百麗國際沒有對滔搏國際的上市事宜做出公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