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藝術文化交流的東亞樞紐,本屆臺北當代云集全球 19 個國家和地區(qū)的 78 間精品藝廊,再次為國際及本地藏家呈現(xiàn)豐富多元的藝術景觀。展會期間,觀眾除了欣賞臺北當代現(xiàn)場的世界級展覽與藝術節(jié)目, 亦能體驗臺北市內的多場藝文活動,一同感受覆蓋全城的藝術氛圍。
本屆逾四成為首次參展藝廊,包含 Bowman Sculpture、Cuturi Gallery、FOUNDRY SEOUL、 Jahn und Jahn、Praise Shadows Art Gallery、Polígrafa Obra Gráfica 等共 33 間來自世界各地的精 品畫廊,顯現(xiàn)臺北當代始終堅守聚集多元藝術生態(tài)、反映最前沿藝術創(chuàng)作的核心理念。
臺北當代與文化部共同主辦的特展區(qū)(Before Thunders: An Exhibition of Taiwanese Artists),精選十位來自與居住于臺灣的藝術家作品。四位策展人陳璽安、馬丁?格曼、呂 岱如、黃炳豪都曾參與上一屆的思想串流論壇(Ideas Forum),于今年再度回到臺北,呈現(xiàn)他們過去一年對臺灣藝術現(xiàn)狀的研究。
并透過本展回應花蓮地震以及人類與環(huán)境的潛在災難,展覽作品反映出建 筑與自然環(huán)境的崩壞,以及特定的歷史,包含紡織工業(yè)和島嶼生態(tài)系統(tǒng)。參展藝術家包含:張紋瑄、邱承宏、許家維、康雅筑、羅智信、Raha Raissnia、張恩滿、蘇郁心、蘇予昕、吳其育。
實境計畫(Node)
作為展示大型沈浸式裝置藝術的熱門公共展區(qū),重新想像傳統(tǒng)藝博會展位空間的可能性,在現(xiàn)場發(fā)揮了場域營造的特殊作用。由夢工房展出四代田邊竹云齋的竹編作品《循環(huán)》展現(xiàn)傳統(tǒng)工藝的當代詮釋,以自然能量風、火、土、水為靈感,表達了此四種元素之間的循環(huán)聯(lián)繫。由御書房藝廊展出洪郁雯的編織作品《不定的粉紅》則反思社會規(guī)範的邊界,挑戰(zhàn)根深蒂固的既定印象,并呈現(xiàn)人類固有感知中的流動性。
思想串流論壇(Ideas Forum)
開放所有公眾參加,無需事先報名購票,地點即設于臺北當代會場外圍 (與售票處同一樓層)。本屆論壇主題為(Collecting as Culture),針對、、等子題進行系列講座。
臺北開放平臺(Taipei Platform)
邀請獨立文化機構,于會展現(xiàn)場舉行工作坊及快閃活動,今年的參與伙伴包含:Twee Molar、FU Food 福福、dmp projects、Giloo 紀實影音、Artpartment 藝術公寓、 Fotobook DUMMIES Day 傻瓜書日、Bridge Hole 橋洞、PE Fine Art 埤益、PAPER MATTER。
從米其林星級餐點到新式臺菜,從精選酒款到正宗義式咖啡,臺北當代攜手精品餐飲品牌推出會展限定美食及飲品,讓觀眾無縫接軌藝術體驗。米其林綠星餐廳旗下的 Curious Bar/ Little Tree Juice Club,再次把臺灣優(yōu)質食材和對于碳中和的堅持帶到本屆會展,為觀眾注入能量泉源。
擅長用創(chuàng) 意與當代美感翻新臺菜的,將呈現(xiàn)色香味俱足的限定菜單佳餚。義 大利品牌咖啡除了帶來一縷咖啡香,也將呈現(xiàn)由藝術家李禹煥設計的全新系列,使咖啡香氣完美 融入這趟藝術之旅。
以人文、藝術聞名的,將于貴賓休息室旁呈現(xiàn)快閃酒吧,提 供一系列精選的優(yōu)質酒款及飲品。單一麥芽威士忌享譽全球,本次將隆重呈獻由英國版畫大 師 Andrew Davidson 繪製的精美版畫設計紀念酒品,引領觀眾感受麥卡倫工藝與創(chuàng)意的融合。
更多展會資訊,敬請關注臺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網官網。
延伸閱讀:
2024五月登場!四大亮點不容錯過環(huán)境永續(xù)親子創(chuàng)作首屆嬰幼兒藝術展《森日》種下與地球SDGs友善共存的種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