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一份基于“科普中國”風格,關(guān)于如何通過科學實驗挑選合適太陽鏡的科普內(nèi)容:
---
"科普中國 | 夏日護眼剛需!科學實驗教你挑對太陽鏡"
炎炎夏日,陽光刺眼,太陽鏡不僅是我們時尚搭配的一部分,更是保護我們雙眼健康的重要“裝備”。然而,市面上的太陽鏡琳瑯滿目,顏色各異,透光率也千差萬別,到底哪副太陽鏡才是真正適合我們的呢?今天,我們就通過幾個簡單的科學小實驗,帶你科學地挑選一副既時尚又能有效護眼的太陽鏡!
"實驗一:測一測——透光率是關(guān)鍵"
"目標:" 了解太陽鏡的透光率,判斷其是否適合。
"材料:"
1. 不同品牌、顏色的太陽鏡若干副。
2. 一張白紙。
3. 手電筒一個(或強光手電筒更佳)。
4. 計時器(可選)。
"步驟:"
1. 找一個光線充足的環(huán)境,將一張白紙放在桌面上。
2. 用手電筒以固定的角度和距離(比如保持20-30厘米)照射在白紙上。
3. 依次戴上不同太陽鏡,透過鏡片觀察白紙。
4. "觀察與記錄:"
"亮度變化:" 哪副太陽鏡讓
相關(guān)內(nèi)容:
視頻加載中...
央廣網(wǎng)寧波8月11日消息(記者 張雯雯)炎炎夏日,出門必備的除了防曬霜,就是一副能“打”的太陽鏡。但市面上太陽鏡種類繁多,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顏色、功能也各不相同,到底怎么才能挑到合適又性價比“拉滿”的太陽鏡?寧波市質(zhì)檢院黃金珠寶眼鏡檢驗中心用科學實驗告訴你答案。
寧波市質(zhì)檢院黃金珠寶眼鏡檢驗中心高級工程師呂翔介紹,太陽鏡按用途和功能主要分為3類:遮陽鏡(2類、3類)、淺色太陽鏡(0類、1類)和特殊用途太陽鏡(4類)。其中,遮陽鏡主要用于戶外活動時防止強光和紫外線對眼睛的刺激,透光率較低,適合陽光強烈的環(huán)境使用;淺色太陽鏡透光率較高,適合光線較弱的天氣或日常裝飾搭配,顏色多樣但防護能力較弱;而特殊用途太陽鏡專為滑雪、登山、海灘等強光環(huán)境設計,透光率極低(3%-8%),具備更強的紫外線防護和防眩光功能。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絕大多數(shù)是3類太陽鏡,因此本次實驗分別從線上、線下采購15批次不同品牌的3類太陽鏡樣品,依據(jù)GB 39552.1-2020《太陽鏡和太陽鏡片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39552.2-2020《太陽鏡和太陽鏡片 第2部分:試驗方法》規(guī)定,圍繞價格、鏡片顏色和鏡片類型(偏振)三個方面,對其可見光譜及光透射比均勻性進行檢測。
GB 39552.1-2020規(guī)定,太陽鏡的光透射比均勻性應不大于15%,3類太陽鏡的可見光譜透射比應在8.0%到18.0%之間。在符合標準的范圍內(nèi),光透射比均勻性數(shù)值越低表示太陽鏡在鏡片不同區(qū)域光透射比差異越小,意味著能夠最大程度保持物體原始色彩和相對亮度關(guān)系。同樣,可見光譜透射比數(shù)值越低表示可見光阻隔效果越好。
實驗一:價格越貴,太陽鏡遮光性能一定越好?
實驗人員選取價格從19.9元到2200元的10批次3類太陽鏡樣品進行可見光譜、光透射比均勻性檢測。

從實驗結(jié)果來看,太陽鏡的價格與其基礎遮光性能(可見光譜透射比、光透射比均勻性)不存在必然的正比關(guān)系。除線上購買的一款19.9元樣品以外,其余樣品無論價格高低均符合國家標準對遮光性能的要求。
實驗二:鏡片顏色會影響視覺清晰度?
鏡片顏色是選購太陽鏡時考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實驗人員選取6批次不同鏡片顏色的3類太陽鏡樣品進行可見光譜、光透射比均勻性檢測。

從實驗結(jié)果來看,黑、灰色系鏡片能均勻減少光線強度,不改變物體原本的顏色和對比度,適合日常佩戴、駕駛、戶外活動等多種場景。而黃、紅色鏡片可見光阻隔能力較弱,強光下可能會讓眼睛感覺不適,不推薦日常遮陽使用。
實驗三:相對價高的偏振鏡是否值得購買?
市面上標稱“偏振鏡”的太陽鏡售價通常高于普通太陽鏡,那它是否真的有優(yōu)勢呢?實驗人員選取7批次偏振和非偏振太陽鏡樣品進行可見光譜檢測。

從實驗結(jié)果來看,偏振太陽鏡的可見光阻隔效果普遍優(yōu)于非偏振太陽鏡。由于偏振鏡片內(nèi)部有一層偏振膜,通過特定的光學設計,偏振膜可以過濾水面、道路和其他平面反射的刺眼光線,顯著減少藍光散射引起的眩光和光霧,使得黃、橙、紅色物體在背景中更加突出,提升鏡片對比度,助力視覺效果更加清晰。對于經(jīng)常處于強反射光環(huán)境(如駕車、水上/雪上運動)的使用者,偏振鏡能改善視覺體驗、提升安全性。相比之下,非偏振太陽鏡無法有效過濾特定方向的眩光。然而需注意的是,偏振鏡在觀看液晶屏幕,如手機、導航儀時,可能出現(xiàn)屏幕變暗或者產(chǎn)生花紋的現(xiàn)象。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太陽鏡呢?實驗人員給出了“查”“看”“選”“明”“量”5點建議:
“查”關(guān)鍵標識:確認產(chǎn)品標注清晰,包含名稱、類別(日常遮陽選2、3類;4類特殊用途太陽鏡開車禁用)、執(zhí)行標準、生產(chǎn)者信息及明確的紫外線防護標識(“100% UV防護”為佳)。請勿購買無標識或信息不全的產(chǎn)品。
“看”是否清晰:佩戴后觀察遠處直線物體(如門框),移動眼鏡,確保線條無扭曲、波浪變形;觀察紅、綠、黃等鮮艷物體,比較佩戴前后顏色是否明顯失真,避免干擾交通信號識別。
“選”適宜場景:日常通用選灰、黑色太陽鏡;駕駛或戶外運動優(yōu)選茶色或灰色偏振太陽鏡;藍色能營造清新視覺體驗,適用于海濱、沙灘等場所。強反射環(huán)境(如水邊、雪地)推薦偏振太陽鏡,而在普通城市環(huán)境或無明顯眩光干擾時,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非偏振太陽鏡已能滿足基礎的遮陽防護需求。
“明”使用規(guī)范:僅在光照充足的環(huán)境下佩戴太陽鏡,陰天、室內(nèi)、黃昏或觀看電子屏幕時佩戴會加重眼睛負擔,導致視疲勞。嬰幼兒及兒童視覺系統(tǒng)發(fā)育尚未完善,非必要不佩戴。定期檢查鏡片,出現(xiàn)明顯劃痕、磨損或老化等影響清晰度及防護效果的情況時,應及時更換。
“量”預算而行:理性評估太陽鏡是否滿足自身核心需求及附加價值是否值得溢價,不必盲目追求高價。高價太陽鏡的溢價主要源于品牌價值、設計感、材質(zhì)工藝、佩戴舒適度及光學設計等附加屬性。但對于極端低價產(chǎn)品,考慮其質(zhì)量風險可能較高,購買時仍需謹慎。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