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跳脫“市場通吃”的宏大敘事,來聚焦那些更注重個性、設計、文化和獨特體驗的北歐品牌。它們或許市場份額不及始祖鳥(The North Face)或北面(North Face),但絕對在特定領域和擁躉心中占據(jù)著不可或缺的位置。
以下為你介紹8個更具個性的北歐品牌,探索它們各自的魅力:
1. "R?deby"
"個性標簽:" 瑞典國民戶外品牌,復古與現(xiàn)代融合,強調(diào)耐用性、實用性和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美學。
"獨特之處:" R?deby擁有悠久的歷史(始于1948年),是瑞典許多家庭幾代人的選擇。它的產(chǎn)品以簡潔、可靠著稱,如經(jīng)典的R?deby皮靴,是瑞典冬天的標志性單品。品牌不追求極致的速度或輕量化,而是提供能應對瑞典嚴酷氣候、經(jīng)得起時間考驗的可靠裝備。設計上既有傳承,也融入了現(xiàn)代審美。
2. "Hilleberg"
"個性標簽:" 專注于高品質(zhì)帳篷的瑞典品牌,是現(xiàn)代高山帳篷的先驅(qū)之一,以耐用、可靠和舒適聞名。
"獨特之處:" Hilleberg是戶外裝備領域“少而精”的代表。它專注于帳篷制造,投入大量研發(fā),確保產(chǎn)品在各種極端環(huán)境下都能提供卓越的保護和舒適的居住
相關內(nèi)容:
滔搏5月官宣拿下挪威老人頭獨家運營,三夫同月把瑞典攀山鼠變合資公司,李寧系基金年底吞下瑞典火柴棍,丹麥大白熊找來韓國K2和黑蟻資本要在中國開店,冰島66°North也放話正在談。
動作全擠在2023-2024,沒一個是巧合——歐美市場賣不動,庫存堆成山,想活下去只能靠中國增量。

他們把價格拉到比始祖鳥還高,不是想坑人,是怕降價把歐洲老客得罪光,于是把中國當高溢價的救命場。

環(huán)保、低調(diào)、高冷這些北歐濾鏡,本質(zhì)是營銷煙霧彈,讓年輕人覺得穿他們比穿爛大街的北面更獨特,其實每一針都在算成本。

接下來就看誰先把價格打下來,不降,就等著被下一批更懂中國市場的戶外新品牌踢出局。

北歐牌子真比鳥和北面高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