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信息聽起來像是“好特賣”(Good Deal)平臺或公司正在拓展其業(yè)務,將原本可能流向中國國內市場的尾貨(Overstock)或過剩庫存,轉而銷售給日本市場。
這是一種常見的國際貿易和零售策略,原因可能包括:
1. "消化庫存:" 中國作為制造業(yè)大國,很多品牌或工廠會生產超出預期的產品。將尾貨銷售到海外市場(如日本)是回籠資金、減少倉儲成本和損耗的有效方式。
2. "開拓新市場:" 日本消費者通常對時尚、品質和性價比有較高要求,可能對中國品牌或設計師的尾貨產品感興趣。這為“好特賣”等平臺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3. "滿足特定需求:" 日本市場可能存在對某些中國品牌或風格偏好的特定需求,而尾貨正好滿足了這種需求。
4. "降低成本:" 相較于在中國國內銷售,出口到日本可能涉及不同的物流、關稅和營銷策略,有時可以找到更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
"潛在好處:" 消費者可能會以更低的價格購買到心儀的尾貨商品。
"潛在風險:" 需要注意尾貨產品的質量、尺碼、是否為瑕疵品、以及售后服務是否跨境提供等問題。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商業(yè)行為,旨在利用“好特賣”的平臺優(yōu)勢,將中國
相關內容:

出品 | 虎嗅商業(yè)消費組
作者 | 陳姚戈
編輯 | 苗正卿
頭圖 | 好特賣官網
折扣零售連鎖品牌好特賣正在加速國際化進程。
根據(jù)虎嗅從好特賣高層獲得的信息,該品牌已計劃在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等地拓展業(yè)務,其中,位于香港的首家門店已于今年國慶節(jié)前正式開業(yè)。
當?shù)貢r間10月11日,好特賣通過日本知名公關發(fā)布平臺PR Times發(fā)布公告,宣布計劃將于2025年春季在大阪難波等主要商業(yè)區(qū)開設門店,將以西日本為基地逐步向全日本擴張。目前的公開信息顯示,好特賣在日本仍將采用軟折扣模式,銷售臨期或過季產品,且可能進入地鐵商鋪等渠道。
Hotmax Japan官網顯示,日本好特賣的法人公司為“HotMaxx Japan株式會社”,法定代表人為劉澤凱。Hotmax Japan作為中國HOTMAXX在日本的法人實體,負責該市場的商品采購與銷售業(yè)務。根據(jù)天眼查信息,劉澤凱并未出現(xiàn)在上海芯果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東或核心管理人員名單中。目前,Hotmax Japan官網已公開其地址、電話和郵件聯(lián)系方式。
盡管高管透露好特賣計劃進軍新加坡市場,截至發(fā)稿,虎嗅并未在新加坡企業(yè)監(jiān)管局(Accounting and Corporate Regulatory Authority, ACRA)網站查到好特賣相關注冊信息。
根據(jù)香港公司注冊處(Companies Registry)的公開信息,今年10月7日,好特賣還在香港新注冊了好特賣集團控股有限公司(HAOTEMAI Group Holding Limited)。
好特賣2020年成立,從臨期特價零食起家,2023年4月開放加盟。極海品牌檢測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好特賣在全國擁有916家在營門店。疫情時期,好特賣屢獲資本青睞,母公司上海芯果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至2021年間完成了5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金沙江創(chuàng)投、五源資本、云九資本、嘉遠資本等。
疫情給了好特賣和嗨特購等軟折扣品牌興起的土壤。當時快消品庫存嚴重積壓,消費者對低價商品的需求激增,好特賣等折扣品牌充當了清理企業(yè)庫存、為顧客提供實惠商品的角色。隨著生產和銷售秩序恢復,好特賣、嗨特購等折扣店臨期食品比例減少,日化、潮玩等商品的比例增多,白牌、新品牌比例也有所上升。
尾貨存在不穩(wěn)定的問題,隨著規(guī)模提升,部分折扣零售店開始擁抱自營品牌,靠攏奧樂齊模式。然而,好特賣依舊堅持臨期尾貨,不做穩(wěn)定的單品結構。
在2023年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好特賣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張寧透露好特賣在尾貨市場的份額大約占十分之一,能拿到每個食品企業(yè)3%左右的尾貨。最近接受TopDigital采訪時,張寧申明好特賣沒有創(chuàng)立自己品牌的計劃,“未來愿景是成為品牌的忠實合作伙伴,致力于幫助品牌解決實際問題并推動他們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眻猿周浾劭鄣那闆r下,張寧表示每周好特賣商品的上新率達到百分之二十多。
擴大規(guī)模的同時堅持做臨期尾貨意味著好特賣要不斷發(fā)掘更多品牌的臨期、積壓商品,建立復雜的供應鏈管理和定價體系。對此,好特賣的解決方式是使用AI賦能定價和配貨,降低產品滯銷率。在PR Times刊載的公告里,好特賣稱其SKU管理系統(tǒng)將為日本零售業(yè)帶來前所未有的效率和智能化浪潮。
隨著好特賣規(guī)模持續(xù)擴張,“過剩產能”的供給、產品質量管理、門店運營等方面持續(xù)為好特賣帶來挑戰(zhàn)。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多次反映在好特賣店購買到變質產品,僅2024年起就發(fā)生了至少18起與食品安全相關的投訴。
國內折扣零售業(yè)態(tài)面臨新一輪競爭,以奧樂齊為代表的硬折扣模式風頭正盛。而在這個時刻,好特賣選擇進入日本這個更加成熟、復雜的折扣零售市場。
日本是折扣零售業(yè)態(tài)最繁盛的地區(qū)之一,不僅有百元店、綜合折扣零售、倉儲式折扣零售,還有家居、服裝、食品、藥妝、電器、二手商品等細分領域的折扣零售,且已經誕生堂吉訶德(Don Quijote)、大創(chuàng)百貨(Daiso)、OK超市等三十年以上的國民級連鎖折扣商超。
日本折扣商超對比 | 成立時間 | 日本境內店鋪數(shù)量 | 年銷售額 | 年經營利潤 | 貨品結構 |
---|---|---|---|---|---|
堂吉訶德 (折扣店業(yè)務) | 1980 | 501 | 1.3186萬億日元 (2023.7-2024.7) | 60億日元 (2023.7-2024.7) | 同時經營自營品牌、知名品牌和白牌 |
大創(chuàng)百貨 | 1977 | 4341 | 約5500億日元 (2022年數(shù)據(jù)) | 無數(shù)據(jù) | 90%的產品都是自營品牌 |
OK超市 | 1958 | 151 | 6230億日元 (2023.3-2024.3) | 379億日元 (2023.3-2024.3) | 同時經營自營品牌、知名品牌 |
數(shù)據(jù)來源:堂吉訶德、大創(chuàng)百貨、OK超市官網
在日本折扣商超中,依賴臨期商品和尾貨的連鎖品牌如今已經不多見。即便是以尾貨折扣起家的堂吉訶德也是如此。在2024財年,堂吉訶德的自有品牌產品貢獻了19.3%的銷售額。公司還計劃通過供應鏈轉型,以自有品牌和知名品牌逐步取代白牌產品,從而提升盈利能力。
在疫情期間,日本也成長出類似好特賣的尾貨折扣店品牌,但這些品牌的現(xiàn)狀并不樂觀?!吨芸拇骸纷迦松焦葎偸繁硎?,好特賣更類似Toa Mart,而非堂吉訶德。Toa Mart在2021年成立,從廠家、倒閉商家處采購商品,以標價一半或以下的價格銷售家居用品、雜貨、加工食品。Toa Mart屬于東亞產業(yè)。日本新冠暴發(fā)時,東亞產業(yè)開設了大量PCR連鎖檢測中心,此后又將大量檢測中心改為Toa Mart商店。截至2022年10月,Toa Mart在日本擁有180家店,曾設立在2023年擴張到500家的目標。然而2023年上旬起,Toa Mart大規(guī)模閉店,目前官網顯示Toa Mart只剩下2家店。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