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Gymshark 的營收增長面臨挑戰(zhàn),盡管其銷售額已經非常可觀。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解釋:
"1. 市場飽和度增加:"
"健身市場趨于成熟:" 健身行業(yè)已經發(fā)展到相對成熟的階段,新的用戶增長速度放緩。Gymshark 早期依靠社交媒體營銷快速崛起,但隨著時間推移,獲取新用戶的成本越來越高。
"競爭加?。? 越來越多的品牌和健身博主進入健身服裝市場,包括一些大型運動品牌和新興的獨立品牌,Gymshark 面臨著更激烈的競爭。
"2. 增長策略的局限性:"
"依賴網紅營銷:" Gymshark 早期成功的關鍵在于與健身網紅的合作,但這種模式存在一定的風險。網紅的粉絲群體可能有限,且容易受到網紅個人事件的影響。
"產品線相對單一:" Gymshark 主要以健身服裝為主,產品線相對單一,難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近年來,Gymshark 開始拓展產品線,包括運動裝備、營養(yǎng)補充劑等,但市場反響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3. 盈利能力挑戰(zhàn):"
"營銷成本高昂:" Gymshark 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營銷和推廣,這對其盈利能力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供應鏈管理:" 隨著銷售額的增長
相關內容:
作為備受矚目的獨角獸公司,Gymshark的創(chuàng)始人本·弗朗西斯(Ben Francis)這兩年經常對外強調:“我們的調整純粹出于商業(yè)考慮,而并非由于財務表現不佳?!?/p>
但品牌戰(zhàn)略的轉變、團隊重組和裁員等跡象,以及近期披露的財務數據,讓這句話頗有些欲蓋彌彰的感覺。至少,在過去一年里,Gymshark的發(fā)展確實不如之前順利了。

截至2022年7月底的財年中,Gymshark的營收達到4.84億英鎊(約等于6.05億美元),同比增長21%,雖然不少大品牌的增速還不如此,但與其前幾年的發(fā)展相比,這一增速就略顯遜色了。
2020財年,Gymshark營收為2.61億英鎊,同比增長48%,2021財年,營收為4.02億英鎊,同比增長54%。各項盈利能力也非常亮眼,以2021財年為例,稅前利潤增長近50%至4540萬英鎊,毛利率高達70%。
但2022財年,多項數據紛紛下滑。毛利從2021財年的2.83億英鎊增至3.15億英鎊,但營業(yè)利潤同比下降36.6%至2950萬英鎊,稅前利潤下降38.8%至2780萬英鎊,凈利潤則下降38.2%至2250萬英鎊,這是公司首次報告多項利潤下跌。
Gymshark對于利潤下降的解釋包含多個方面,首先是成本增加,包括原材料、勞動力成本、運費和物流成本的提升,另外在美國擴大分銷網絡,并于2022年底在倫敦開設第一家門店,這些支出也都影響了利潤。
2022年,全行業(yè)普遍采取降價甩賣來消庫存,Gymshark也難免陷入這一漩渦當中。在過去,Gymshark本來定價就不算高(暢銷產品包括售價50英鎊的女士緊身褲、38英鎊的上衣和35英鎊的男士慢跑褲),毛利率的降低也說得通。2022年底,福布斯有報道稱,品牌還在考慮推出一系列基本款,以入門級價格生產緊身褲、短褲、T 恤和上衣,讓對價格越來越敏感的購物者,更樂意購買。

Gymshark的定價不算貴
“董事們預計,公司未來不會沿著以往的增長軌跡一直走下去?!痹凇短┪钍繄蟆返膱蟮乐校ダ饰魉乖诮衲瓿蹙皖A告了這一變化。
不過,近兩年對于Gymshark的觀察告訴我們,事情不只是成本增加、折扣加大這么簡單。
這個創(chuàng)立于2012年的英國運動品牌,經歷了飛速成長的10年,2020年8月,2.3億英鎊的融資讓Gymshark進入估值超過10億英鎊的獨角獸行列。此后,品牌顯現出更大的野心,但也遇到了一些決策難題。
任性的市場擴張
有運動品牌從業(yè)者告訴懶熊體育,Gymshark前幾年的高速增長一定程度上由于是因為公司的體量還比較小,后續(xù)增長降低也情有可原。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到了國際擴張的階段,挑戰(zhàn)自然要比單一市場時要多。
從運動品牌的發(fā)展史來看,英國運動品牌在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后,幾乎都會將美國作為擴張的第一市場,Gymshark也不例外。近兩年,美國的銷售額都占品牌營收的一半左右,2022財年,美國的銷售額增長25%,大大超過英國的3%。

第一家門店位于倫敦
在美國,Gymshark很早就嘗到甜頭。據時尚雜志Glossy的報道,Gymshark 2017年在紐約SoHo商業(yè)區(qū)開設第一家美國快閃店時,排隊的人群見不到盡頭,但在美國的年銷售額達到2億美元后,公司才終于招聘了第一位駐美員工。
這種謹慎的態(tài)度逐漸扭轉。2019年,Gymshark將美國辦事處選在丹佛,并組建了一支本地團隊。2022年初,作為北美業(yè)務擴大戰(zhàn)略中的一部分,Gymshark首次推出面向美國市場的推廣活動。包括英國、美國和香港三個辦事處在內,Gymshark的員工數量一度達到900人。之后沒多久,Gymshark開始了一輪重組,裁減全球100多個工作崗位,但表示之后會新增100個工作崗位,以專注于美國的增長。
到了今年初,態(tài)度又突然發(fā)生轉變,Gymshark表示“將永久停止美國總部的大部分業(yè)務”,并裁掉約65名員工。
Gymshark的首席品牌官諾埃爾·麥克(Noel Mac)事后反思,對于一個DTC品牌來說,Gymshark在美國沒有一個全職員工的時候就已經獲得數億美元的銷售額,在當地擁有如此大一個團隊實際上是一個浪費,還不如想想怎樣用其他方式投資這個市場。
“耐克、阿迪達斯等品牌在全球各地都設有辦事處,這是運動服裝巨頭的打法,而我們的行事作風過早地模仿大企業(yè)了?!丙溈颂寡裕缃衩绹A袅艘粋€小團隊,品牌未來會考慮在美國落地一家旗艦店,但持續(xù)的營銷活動才是重點所在。
目前,Gymshark仍未進駐國內的電商平臺和線下門店,但是在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已經有賬號在運營,或許這也是在為下一步的發(fā)展在做準備。
品牌定位進退兩難
在品牌成立初期,Gymshark就擁有一個清晰可見的定位——有健身痕跡的人會選擇的品牌,無論是Ins、Facebook等社交媒體上展露的形象,還是官網上模特的身材,幾乎都十分健美。
曾有博主在YouTube上表示,想買Gymshark的產品,但感覺自己的身材穿不起這些衣服,這種心理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這一方面意味著目標用戶非常集中,可以精準打擊,另一方面也意味著用戶面狹窄。
不僅如此,我們還觀察到,Gymshark的品牌定位在全球審美多元化、甚至將這種多元化上升到政治正確的趨勢下,容易會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
2015年左右,對于膚色多元化、身材包容度的討論異常高漲,代表就是Rihanna創(chuàng)立的Fenty Beauty,品牌一口氣推出了40種色號的粉底,打破了粉底色號的傳統(tǒng)跨度。直到如今,Fenty Beauty依然是英國美妝零售數據平臺Cosmetify選出的“全球十大名人美妝品牌”排行榜第一名,第二名的Kylie Cosmetics經常被批評膚色包容度不如Fenty Beauty。
或許是為了擁抱更大的受眾群體,也或者是為了迎合這場拒絕Body Shame的風潮,Gymshark開始推出適合更多場合穿著以及碼數較大的產品,且簽約的“Gymshark運動員”的類型不少,但這種做法得到的反饋兩極分化。
有些老粉絲對此表示抵觸,認為有些產品在健身房根本不會穿,某些KOL怎么看都不像是Gymshark的簽約運動員,或者品牌關注的社會話題過度分散,不是一個健身運動品牌應該參與的。而有些人則對這種做法表示欣慰,認為不是所有去健身房的人都擁有完美身材,Gymshark終于做出了這些早就應該做的決定。
近期,Gymshark以“形象不夠運動員”為由解除了和部分KOL的合作,并且讓網紅兼健美運動員大衛(wèi)萊德(David Laid)出任產品創(chuàng)意總監(jiān),似乎在重申品牌根基,重返健身房。從某種程度上,這也意味著品類擴張和突破瓶頸的難度不小。

引起爭議的Gymshark運動員日常照和常見的肌肉男照
另外,作為注意力經濟時代的典型代表,Gymshark從互聯(lián)網起家,但線下世界需要的能力與之截然不同,國內的淘系品牌轉型開實體店的許多失敗案例也說明了這一點。
但弗朗西斯表示,如果要建立一個真正的長期品牌,那就要覆蓋全渠道,進入實體店等線下市場的機會很大。2021年,Gymshark在倫敦的旗艦店一口氣簽下了10年長約,又準備在美國落地旗艦店。如果按照這個方向進軍,Gymshark所面對的人才和供應鏈挑戰(zhàn)才剛剛開始。
延展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