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特斯邦威(METC)曾是華語樂壇“非主流”歌手們最愛的品牌,一度以“不走尋常路”的標簽在90后、00后群體中掀起熱潮。然而,時過境遷,這個曾經引領潮流的品牌如今似乎被貼上了“土潮”的標簽,逐漸淡出大眾視野。究其原因,是其漸行漸遠的深層次原因:
"一、潮流風向的快速更迭與品牌定位的模糊:"
"潮流的易逝性:" 時尚潮流本身就是一個快速迭代、瞬息萬變的過程。美特斯邦威早期成功的關鍵在于緊隨潮流,善于捕捉年輕人的喜好。然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社交媒體的興起,潮流的傳播速度更快、更碎片化,新的風格層出不窮。美特斯邦威在快速捕捉和轉化潮流方面,逐漸顯得力不從心,跟不上潮流的更迭速度。
"品牌定位的搖擺:" 美特斯邦威試圖覆蓋廣泛的年齡層和消費群體,導致其品牌定位變得模糊。一方面,它想要保持年輕、時尚的形象,另一方面又需要兼顧中年消費者的需求。這種搖擺不定,使得品牌在特定群體中的辨識度和影響力下降。曾經“年輕、個性、不走尋常路”的品牌形象逐漸模糊,取而代之的是“老氣橫秋”、“跟不上時代”的印象。
"二、產品創(chuàng)新乏力與設計
相關內容:
“端木,他帶我去了美特斯邦威,挑了很多衣服和鞋,照鏡子的時候,我都不知道里面那個女孩子是誰?”雖然站在當下回望過去的審美,總逃脫不了雞蛋里挑骨頭的嫌疑,但是即使設身處地的感受,很多人至今也依然無法接受《一起來看雷陣雨》中女主提到美特斯邦威時傲嬌的小表情。

用如今的話來說,在那個主角家財萬貫卻開著名爵的土味偶像劇里,被提及的美特斯邦威也逐漸淪為了土味潮流的代表。這個曾經周杰倫代言,以“不走尋常路”為口號在高中生群體中深受喜愛的國產休閑服裝品牌,究竟是如何沒落的?觸摸品質,發(fā)現未來,請立即觀看十萬個品牌故事之《美特斯邦威:不走尋常路》

作為曾經在高中生群體中深受歡迎的國產休閑服裝品牌,如今再次提起美特斯邦威這個已經幾乎無人問津的名字,難免會讓人想到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寫下的那句話: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眼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當年穿過美特斯邦威衣服的一代人,如今大概也到了二十三四歲的年紀。

翻開舊照片看一看,往日的自己土味中帶著青澀,回到現實中,房價帶來的壓力與日俱增。不過,同樣是二十歲時,美特斯邦威的創(chuàng)始人周成建要比我們迷茫得多。

他背著包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回頭望去是因為布料問題誤了訂單后欠下的20萬債務。自14時出門學手藝以來,周建成的裁縫生意越做越大。當30萬的訂單擺在周成建的面前時,他喜出望外。然后從十里八鄉(xiāng)召集了近百名裁縫連夜趕制衣服。后來交貨時,對方因為面料不合格拒收了這批貨,20歲出頭的周建成瞬間負債20萬,帶著身上僅剩的9000塊,踏上了一條無法回頭的道路。

從青田到溫州,周成建靠著嫻熟的手藝,成為了當地有名的代工,在將債務還清后,周建成又因為在工作時犯了糊涂,把客戶需要的西裝袖子全截短了。甲方聞訊后勃然大怒, 周建成又虧了一大筆錢。看著眼前無人接手的西裝,周成建索性把他們改成了休閑夾克拿到市場上去賣,結果銷量還不錯。后來,靠著越來越多的代工訂單,周建成小掙了一百萬,但他覺得總做代工沒前途,于是開始思索著干點別的事情。

1995年,資深裁縫搖身一變,決心要創(chuàng)立自己的服裝品牌。他在溫州開了第一家美特斯邦威專賣店,取這個名字,一是因為聽起來洋氣,二是寓意著傳遞國邦之威。在外商紛紛進入中國的風口浪尖,那個時代的民族企業(yè)家都在心里憋著一口氣。溫州專賣店開業(yè)時,深諳營銷之道的周成建在門口的馬路上鋪下了4萬塊的紅地毯,他還了央視的《東方之子》欄目組前來進行拍攝報道,一時間,美特斯邦威聲名鵲起。

進入千禧年時,中國的服裝產量已從五年前的世界第二躍居第一,周成建也開始琢磨其品牌形象的問題。在“不走尋常路”的口號下,美特斯邦威請來了郭富城和花兒樂隊擔任代言人,在那個以純才剛剛成立的年代,美特斯邦威毫無疑問成為了業(yè)內先驅。如果說很多人對郭富城和花兒樂隊代言美特斯邦威的印象并不深刻,那么接下來這位明星的加盟則完全改變了很多年輕人的穿衣習慣。

那個時候的周杰倫在很多父輩眼里不值一提,可他已經憑借《八度空間》成功登上了《時代》雜志亞洲版的封面,成為無數年輕人追捧的偶像。在可口可樂也只為周杰倫提供800萬代言費的時代,美特斯邦威豪擲1000萬,一夜爆紅。2007年,美特斯邦威又簽下潘瑋柏和張韶涵,品牌定位更加清晰。

次年,美特斯邦威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周成建的身價暴漲至161億,胡潤富豪榜稱他為中國服裝業(yè)的首富。上市當年,周成建還推出了高端品牌ME&City,并請來越獄男主角擔任代言人。雖然美特斯邦威沒有完成當年年銷售額20億的目標,但整體業(yè)績依然領跑國產服裝市場。此后的三年里,美特斯邦威一發(fā)不可收拾。2011年,美邦服飾營收達99.45億,打敗了班尼路等一眾港資品牌,身后是苦苦追趕的森馬。

2012年時,美特斯邦威旗艦店占盡了北京西單、上海南京路和廣州北京路這些繁華地段,在全國,它的門店更是多達5000家,世界第一快消品牌zara,在全球的門店數都不及它的一半。此時的周成建,已不滿足于在國內的擴張,他不止一次面對媒體采訪時表達過自己想成為一名世界裁縫。2009年,《變相金剛2》上映,在影片的7分18秒時,美特斯邦威中文廣告牌短暫出現了兩秒,盡管很多觀眾覺得違和,但這段強行植入的廣告,花費超過千萬。

在電影上映期間,美特斯邦威推出變形金剛主題T恤,銷量超過100萬件。雖然植入廣告和主題服裝的花費極高,但也幫助美特斯邦威向好萊塢市場邁出了前無古人的一大步。試水成功后,美特斯邦威當即和夢工廠簽下合約,變形金剛上映時,連主角都穿著美邦的T恤。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外來品牌進入國內市場和淘寶的興起,美特斯邦威在國人審美進一步提高的情況下,也面臨著款式過于幼稚的問題。即便周成建在高端品牌ME&CITY上投入了巨大精力,專門法國設計師Luc Buono出任設計總監(jiān),但是依然無法改變美邦在大家心中的形象。

那批已經長大的高中生,突然無法再接受美特斯邦威的衣服款式,而新一代的年輕人,也更偏愛更具時尚感的外國品牌。就這樣,即使是來精靈王子奧蘭多_布魯姆等一票大牌擔任代言人,消費者也不會再傻乎乎地掏出自己的錢包。2012年,是美特斯邦威的巔峰,但也是一個拐點。那一年,ME&CITY在上海的2000多平米的旗艦店悄悄關門,美特斯邦威的高端品牌路線以失敗告終。

之后,美特斯邦威迎來了自己的衰退期,大量店鋪的庫存積壓,企業(yè)瀕臨倒閉。2016年,美特斯邦威從曾經瘋狂的野蠻生長終于淪落到無人問津的境地。你在大城市的商業(yè)街上能看到應接不暇的Gucci、Chanel、LV和各種奢飾品店。但是常年掛著打折牌子的美特斯邦威,卻門可羅雀,空空蕩蕩。2017年7月,周成建在美特斯邦威的品牌升級發(fā)布會上表示,將會堅定美邦的信念:喚醒自己、回歸主業(yè)、勇于擔當。

回歸服裝品牌的本質,做一個好品牌的經營者。我們都心知肚明的是,美特斯邦威很難再迎來下一個春天了,周成建是個好裁縫,卻未必是個聰明的商人。美特斯邦威沒變,變的是我們。當我們的審美越來越超前,美特斯邦威忘了往前走。可能周成建也沒想到,自己被拋棄的速度竟然如此之快,想到當年要做世界裁縫的諾言,心底應該也難免一陣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