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時尚潮流的不斷變化,女裝設計領域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趨勢,其中就包括XL碼短如童裝的款式。這種現(xiàn)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時尚界對于身材多樣化的態(tài)度,但也引發(fā)了一些爭議和討論。
以下是對這一現(xiàn)象的一些分析:
1. "辣妹風格的影響":辣妹風格(Glam Rock)在近年來非常流行,這種風格強調身材曲線和性感元素。因此,一些設計師可能會傾向于設計更緊身的服裝,以突出女性的身材特點。
2. "舒適感的缺失":隨著辣妹風格的流行,一些女裝款式變得越來越緊身,這可能導致穿著者在夏日感到不舒適。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透氣性和舒適度變得尤為重要。
3. "身材多樣性的挑戰(zhàn)":XL碼的服裝設計如果過于緊身,可能會讓身材較豐滿的女性感到不被接納。這可能會加劇身材歧視問題,使得這部分消費者在購買服裝時面臨更多的選擇困難。
4. "時尚與實用的平衡":時尚界在追求創(chuàng)新和個性化的同時,也需要考慮到服裝的實用性。過于追求時尚而忽視舒適度,可能會讓消費者對某些品牌或款式產生不滿。
5. "市場細分":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市場細分成為可能。一些品牌可能會推出更注重舒適感的服裝系列,以滿足那些對舒適度有更高要求的消費者。
針對夏日女裝舒適感缺失的問題,以下是一些建議:
- "設計師應考慮季節(jié)性":在夏季,設計師應更多地
相關內容:
“女裝越做越像童裝小碼,上半身卡腰、下半身卡胯?,F(xiàn)在買件舒服的夏裝也太難了!”脫口秀演員阿咻在節(jié)目里的吐槽,最近成了全網(wǎng)熱議的話題?!肮芄芘b設計”的呼聲背后,是無數(shù)女性對夏日服裝舒適感的集體訴求。
連日來,記者走訪深圳優(yōu)衣庫、UR、ZARA等快時尚品牌門店及東門服裝批發(fā)市場發(fā)現(xiàn),“辣妹風”成主流,短款緊身、尺碼混亂、材質悶熱等問題突出,不少消費者直言:“好看的穿不了,能穿的不好看,夏天穿衣服怎么就這么難?”

▲快時尚品牌店里,一眼望去全是吊帶裙。
門店直擊:XL碼只能蓋住肋骨,尺碼混亂成“潛規(guī)則”
在深圳某商場URBANREVIVO(簡稱UR)門店,入口處的貨架被清一色的短款露腰T恤、緊身吊帶和超短熱褲占據(jù)。一件標著“XL”的短款T恤,記者拿在手里比對發(fā)現(xiàn),其肩寬、衣長竟比旁邊常規(guī)的S碼T恤還要小一圈不止?!斑@是短款設計,不按常規(guī)尺碼來的,要的就是顯身材。”店員一邊整理貨架一邊解釋,“現(xiàn)在年輕人都愛這樣的,賣得最好?!?/span>

▲店里售賣XL碼的白色上衣比S碼的黃色上衣還要短小。
在ZARA、GU門店里,類似的場景同樣上演。掛著“夏裝新品”標簽的針織背心裙,摸上去厚實悶熱,標簽上寫著“聚酯纖維100%”?!跋奶齑┻@個不會熱嗎?”面對記者的疑問,店員坦言:“確實有點悶,但版型顯瘦,很多網(wǎng)紅都在穿?!?/span>
東門服裝批發(fā)市場的情況更夸張。一家攤位的老板熱情推銷著熱褲:“這款是今年爆款,褲腿開叉到大腿根,拍照超上鏡!”記者注意到,這條熱褲的褲長僅20厘米,布料單薄,稍一動作便可能走光?!按┏鲩T得時刻注意,哪敢隨便動???”正在挑選的市民陳楠皺著眉放下褲子。

▲快時尚品牌店里,吊帶裙露腰上衣占據(jù)“半壁江山”
在另一家店里,平時穿L碼褲子的陳楠,竟然需要2XL碼才穿得上?!斑@碼數(shù)就是個噱頭,平時穿XL的顧客,得買4XL才能勉強穿上?!钡陠T直言不諱。在東門白馬服裝城批發(fā)檔口,老板阿強掀開女裝上衣“均碼”標簽下的秘密:“所謂均碼實為童裝150尺寸改制,工廠直接拿童裝版放大5%,還省了打版費?!?/span>
消費者困境:合身成奢望,舒適感被“潮流”碾壓
教師葉女士已經(jīng)兩個月沒買到合適通勤夏裝,她本想找條有袖子的得體連衣裙,卻發(fā)現(xiàn)整個市場“放眼望去全是性感吊帶和露腰款”。“想找件寬松點的,衣長能蓋過臀部的,要么太寬松顯臃腫,要么短款全是緊身款,勒得渾身不舒服?!彼裏o奈地說,夏天穿衣服首先要透氣舒服,但現(xiàn)在大部分的女裝設計“只顧好看,不顧死活”,熱褲短到缺乏隱私性,針織吊帶在30℃高溫下悶得人出汗,“堪稱‘審美霸凌’,難道舒服和好看就不能兼顧嗎?”

▲針織衫的短袖開衫。
這樣的困擾并非個例。“兩年前穿M碼的T恤,現(xiàn)在買XL碼,抬個手臂都能看見我肋骨?!卑最I鄒女士是快時尚品牌的老顧客,最近卻陷入“尺碼焦慮”:記者用卷尺實測:標著“XL”的短上衣胸圍僅88厘米,比童裝140碼還窄2厘米。鄒女士還翻出兩年前買的同品牌襯衫對比:舊款領口寬松、袖子長度到手腕,新款領口窄了近3厘米,袖子短到露出小臂,“穿著這樣的衣服,可能拍照是好看了,但上班抬手敲鍵盤都費勁,感覺衣服不是為‘穿’設計的,是為‘拍’設計的?!?/span>
不僅尺碼混亂,貨不對版更讓消費者頭疼。同品牌同尺碼的T恤,這件能塞進兩件,那件穿一次就變形?!标愰故臼謾C里的購物記錄,她上周在某品牌買了兩件標著“M碼”的T恤,一件寬松到能當裙子,一件緊身到貼在身上,“完全沒有統(tǒng)一標準,買衣服全靠碰運氣?!?/span>

▲快時尚品牌店里,一眼望去全是吊帶裙。
行業(yè)反思:過度逐流背后,是設計的“短視”
“不是設計師不想做好,是行業(yè)現(xiàn)狀逼得人沒辦法。”曾操刀設計過央視春晚主持人李思思的“春日”禮服以及第十屆趙麗穎、十三屆宋茜金鷹女神禮服的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彭晶坦言,快時尚品牌定價低,一件T恤利潤往往只有幾塊錢,“哪有資金搞版型研發(fā)?能抄到網(wǎng)紅款的樣子就不錯了?!痹谒磥?,優(yōu)秀設計師需要長期培養(yǎng),但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用心做版型的賺不到錢,跟風做爆款的反而活得好,“最后剩下的,只能是這些‘將就’的設計?!迸砭o奈道。
當下女裝設計陷入了“社交媒體依賴癥”,中國服裝設計師協(xié)會主席夏國新則直指問題核心,他指出,在設計方面,如今許多女裝過度追求潮流和視覺效果,有些設計明顯偏離了消費者對日常穿著舒適、實用的基本需求。設計師們過于追逐社交媒體上流行的所謂“時尚潮流”等,卻忽略了大部分女性在工作、生活中的實際穿著場景。這種設計導向使得女裝市場上充斥著大量只適合拍照、不適合日常出行與活動的服裝;材質選擇上,不透氣的材質被廣泛應用,這不僅降低了消費者的穿著體驗,也不符合市場對于服裝功能性和舒適性日益增長的要求?!斑@不是時尚,是對消費者需求的漠視?!毕膰卤硎?,部分商家為了控制成本或追求外觀效果,選用劣質或不恰當?shù)拿媪?,這無疑是短視行為,不利于行業(yè)的長期健康發(fā)展。

▲越做越像童裝尺碼的女裝上衣。
在社交媒體上也有不少消費者呼吁:“潮流可以有,但請給‘舒適’留個位置。”畢竟,一件好的夏裝,不該只有鏡頭里的好看,更該有生活里的自在。一個健康的市場,本該讓每個女性都能在衣柜里找到屬于自己的自在,無論她想做職場里的從容派,還是街角的時髦達人。這,才是服裝最本真的溫度。
值得關注的是,深圳正以政策之力重塑時尚產業(yè)生態(tài)。針對女裝設計同質化、功能性缺失等問題,《深圳市現(xiàn)代時尚產業(yè)集群數(shù)字化轉型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推動超過480家核心企業(yè)實施數(shù)字化轉型,通過工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實現(xiàn)“需求定義設計、需求定義制造”的精準對接,從源頭破解設計困局。
深圳晚報記者 鄭淑儀 實習生 葉蕗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