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聽起來像是一條關于泡泡瑪特(POPOP)拓展其業(yè)務范圍或產品線的新聞信息。
不過,需要澄清幾點:
1. "泡泡瑪特的核心業(yè)務":泡泡瑪特(POPOP)最初是以潮流玩具、盲盒設計聞名,其品牌核心是“設計師玩具”和“潮流文化”。雖然他們有時會推出聯(lián)名或與珠寶設計師合作的產品,但這"并非"泡泡瑪特的主營業(yè)務,也不是一個名為“泡泡瑪特珠寶”的獨立品牌。
2. "“珠寶品牌”的說法":將泡泡瑪特稱為“珠寶品牌”可能存在誤解。他們可能推出了包含貴金屬、寶石元素的"高端聯(lián)名產品"或"設計飾品",但通常這些產品會被歸類為“設計師聯(lián)名款飾品”或“潮流珠寶”,而不是一個全新的“珠寶品牌”。
3. "北京首店":泡泡瑪特在北京開設了多家門店,通常是零售店或快閃店,用于銷售其核心的潮流玩具和文創(chuàng)產品。如果他們開設了所謂的“珠寶店”,這將是其業(yè)務模式的一次重大創(chuàng)新,并且需要更具體的官方信息來確認。目前,泡泡瑪特在北京的主要門店類型還是圍繞玩具和潮流文化的。
4. "最貴單品19800元":這個價格對于泡泡瑪特的核心玩具產品來說非常罕見。19800元可能是一些極其限量、使用了特殊材質(如貴金屬、寶石)的"
相關內容:
6月14日,北京國貿商城迎來泡泡瑪特旗下獨立珠寶品牌POPOP的首家北京門店。這是繼6月13日POPOP全球首店在上海港匯恒隆廣場開業(yè)后,該品牌在國內布局的第二家正式門店。
“我們一直希望通過不同的品類拓展更多的可能性,珠寶是我們一直在嘗試的非常重要的品類?!?/span>泡泡瑪特創(chuàng)始人王寧在前一天的上海首店剪彩儀式上如此宣告品牌的戰(zhàn)略方向。
在北京國貿商城店內,記者觀察到,POPOP產品線覆蓋了Hirono、MOLLY、SKULL PANDA、Crybaby、LABUBU、星星人等眾多泡泡瑪特熱門IP,產品涵蓋耳飾、戒指、項鏈等多個品類,風格在輕奢與個性表達之間取得平衡。店內一條項鏈的價格大約在1000至2699元,手鏈的售價多位于500元至1000元區(qū)間,戒指則有399元、499元、699元等價位,主要采用S925銀、晶石、貝珠等材質,結合冷琺瑯、鋯石鑲嵌等工藝,將泡泡瑪特豐富的IP資源轉化為可佩戴的珠寶飾品。其中,突破傳統(tǒng)珠寶設計的“可玩性”成為最大亮點。記者現(xiàn)場體驗發(fā)現(xiàn),POPOP多款產品具備可拆分、可調節(jié)、可組合的創(chuàng)新設計。例如,小野Hirono的雙層項鏈,外層航天器可打開露出內層形象,創(chuàng)造“開箱”驚喜并實現(xiàn)兩種佩戴方式;SKULL PANDA耳球提供多種顏色組件供自由重組搭配;定價359元的SKULL PANDA組合戒指既能整體佩戴,也可輕松拆分為單只作為閨蜜款或情侶款。這些設計巧妙延續(xù)了泡泡瑪特產品的互動基因。
作為泡泡瑪特近年崛起的明星IP,LABUBU最近的討論度和人們的狂熱程度令人咋舌,其珠寶化產品也備受關注。但目前LABUBU系列僅有一款形象,分別搭配手鏈、手繩和項鏈出售。14日當天,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目前備貨還充足,但LABUBU形象現(xiàn)在爆火,全國都賣得很好,今天可能還有量,過兩天來也許就沒有了,有斷貨的風險,喜歡的話建議盡早入手。”除了主打銀飾的輕奢產品,POPOP北京國貿門店還推出了定位高端的18K金首飾系列,顯著拉高了產品價格上限。記者在店內看到,一套花朵造型的18K金首飾定價為:手鏈10800元,項鏈19800元。店員介紹,目前只有這一套通體18K金的高端線產品。北京店內,一位正在試戴MOLLY戒指的年輕女性告訴記者:“平時收集盲盒,現(xiàn)在能把喜歡的IP戴在身上,感覺挺新鮮?!庇浾咦⒁獾?,不到1小時,已有近10位顧客完成購買。在這些消費者的手中,泡泡瑪特的IP正從收藏品逐漸變?yōu)榭纱┐鞯娜粘K囆g。POPOP能否成功復制盲盒的輝煌,用可玩性珠寶再造一個“宇宙”,市場將拭目以待。◆時評◆潮玩珠寶能走多遠?6月14日,北京國貿商城人流涌動,泡泡瑪特旗下珠寶品牌POPOP首店試營業(yè),人氣爆棚。IP+珠寶的組合令人眼前一亮,卻也引來不少質疑。我們在短視頻平臺發(fā)布了首發(fā)當日實況,評論區(qū)“炸鍋”式反應頗具看點,有人喊“智商稅”,有人感慨“銀子按金價賣”,也有人調侃“現(xiàn)象級IP捆綁黃金,是怕不保值?”這是一場由潮流IP跨界珠寶掀起的“低成本試水”。就產品本身而言,材質并不貴重,設計以卡通形象為主,面向大學生、小白領等年輕消費群體。正如一位網(wǎng)友犀利地指出:“用的是不值錢的材料,還能賣到兩千多元?!币灿兄閷殢臉I(yè)者評論道:“賣的是品牌效應,不是黃金克價?!睆呐硕嗬慕?jīng)歷到當下的POPOP,珠寶的“附加值營銷”正在被一再放大。不過,在情緒化的評論背后,我們也看到一些冷靜的聲音:“這是低成本試水,賣得好,黃金玉石都會下場?!边@句話并不夸張。在存量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的今天,品牌商試圖用“內容+IP+時尚”的組合重塑消費熱情,找回“珠寶年輕化”的話語權。但問題也正出在“快消化”的邏輯上。珠寶作為耐用品,其價值原本建立在稀缺性、貴重性與文化性的基礎上。當“熱度”成為第一推手、當“限量”“聯(lián)名”成為主打標簽,珠寶是否還能承載情感與審美,就變得模糊了。正如有人評論:“就跟買當季包一樣,熱點過去再戴就有點傻。”從黃金產業(yè)視角看,泡泡瑪特此舉值得關注。一方面,它為傳統(tǒng)珠寶行業(yè)提供了一個“吸引年輕人”的樣本路徑;另一方面,它也提醒黃金珠寶行業(yè)必須一個根本性問題——價值由誰來定義?當設計附著在泡泡頭上,當品牌溢價高過材料本身,是否意味著“黃金不香了”?顯然不是。評論區(qū)不少聲音依然“金聲玉振”:“有這錢買黃金不香嗎?”潮玩可以一時興起,但黃金價值需要時間沉淀。在IP退潮、潮流更替之后,黃金珠寶應堅守長期價值,同時汲取營銷創(chuàng)新的養(yǎng)分。如何在“好看”與“值錢”之間找到平衡,才是未來珠寶行業(yè)真正的命題。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