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對芥末的喜愛確實與眾不同,這種對芥末的熱愛在法國文化中有著獨特的地位。在法國,芥末不僅僅是調味品,它更是一種文化符號,深受法國人的喜愛。
在法國,有一種特殊的芥末被稱為“Dijon芥末”,產自法國東部的第戎市,這種芥末以其獨特的香辣口感而聞名。Dijon芥末在法國被視為一種奢侈品,不僅因為其獨特的風味,還因為其制作工藝和原材料的選擇。
專賣店里,Dijon芥末常常被當作奢侈品來銷售,價格不菲。法國人喜歡將其用于各種菜肴中,比如搭配生蠔、搭配肉類或是作為蘸料。在一些高級餐廳,Dijon芥末甚至可以成為一道獨特的開胃菜。
法國人對芥末的熱愛也體現(xiàn)在他們對于品質的追求上。他們喜歡嘗試各種不同品牌和風味的芥末,從中尋找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款。因此,在法國,芥末專賣店中,各種高端芥末產品琳瑯滿目,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總的來說,法國人對芥末的熱愛不僅是一種味覺上的追求,更是一種文化上的認同。在法國,芥末已經(jīng)超越了調味品的范疇,成為了一種生活品味和文化的象征。
相關內容:
法國勃艮第是舉世聞名的美酒之鄉(xiāng),同時也是公認的法國美食天堂,紅酒牛肉、蝸牛、松露這些標志性的法餐經(jīng)典幾乎都起源于此,勃艮第地區(qū)鄉(xiāng)村小鎮(zhèn)密集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米其林餐廳,這里也是很多法國特色食材的產地,在法國甚至全世界都很有名。

一直以為只有東亞的中國和日本才吃芥末,沒想到很多歐美人都好這口,勃艮第首府第戎的芥末就大名鼎鼎,勃艮第公爵時代就是宮廷中受歡迎的美食,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也是第戎芥末的粉絲。

法國得芥末跟日本的芥末與中國的芥末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首先味道沒那么嗆,另外他們還在一些芥末里加入了葡萄酒成分,口味上似乎更溫和一些。

第戎最著名的芥末店就是主街上這家叫Maille的專賣店,已經(jīng)有幾百年歷史了,外面看古色古香,因為名聲在外,居然已經(jīng)成了旅游打卡點,門口總是聚集著些慕名而來的游客,很多國外名人也是這家店的粉絲,甚至是回頭客每年都會來采購。

店內的裝飾非常古典高雅,如果事先不知道,我一定會把這家店當成奢侈品店。最吸引我的還是芥末的包裝,最傳統(tǒng)的瓶子是這樣滴,外觀清爽簡約,以黑白和金色為主色,真的有種法式奢侈品特有的氣質,讓人看了就覺得這是有檔次的,當然價格也比我們常吃的芥末高些,但遠沒有奢侈品的瘋狂。

這里的店員無論帥哥還是美女都蠻有氣質的,配上金色黑色為主調的設計,整體確實顯得相當高檔。聽到個比較有趣的故事,就是精美的芥末瓶子價格甚至超過芥末本身,很多人會變成芥末瓶子的粉絲,很多人喜歡收藏瓶子,放在家里做裝飾,還有人拿著吃光了芥末的瓶子來店里加芥末,這樣就劃算多了。

要說法國芥末的味道,跟中國芥末還真是區(qū)別挺大,共同點是都有些嗆人,但法國芥末似乎溫和一些,還混合了些其他自然界不同的味道。 除了最傳統(tǒng)的原味芥末,這家店也開發(fā)出不少其他口味,草莓、蜂蜜、胡蘿卜。。。店內可以免費品嘗,愛吃甜的老外連芥末也給搞成了甜品。

如果是真正的芥末愛好者,還應該去博納的芥末博物館看看芥末的制作過程,這個博物館里匯集了芥末制作的整個完整過程,其實是個真正的芥末生產工廠,生產出的產品直接拉走進超市,給游客單獨弄了個通道,也算工業(yè)旅游的一種吧。

一進門就可以感覺到空氣中就彌漫著輕微的刺激,順著參觀路線走進廠房,里面的機器還在轟隆隆運轉,隔著玻璃能看到工人的操作過程,短短半小時,眼瞅著芥末由原料變成瓶子里的芥末醬。

博物館還有很多可以觀眾互動的項目,比如說可以親自做芥末油,將一小撮芥末籽放在金屬的容器里,用鐵錘子一通砸,有點類似與北方的搗蒜,第一次自己動手壓榨芥末籽,還是比較嗆的,治感冒鼻炎良方。

這家展廳里有各種牌子各種形式的芥末產品,比第戎那個專賣店豐富太多了,只要你想得到的口味,就沒有他們不敢做的,感覺法國所有的水果、蔬菜、葡萄酒都和芥末聯(lián)姻了,可見他們對芥末有多愛。

自動售貨機里也全是芥末醬,就像買飲料一樣,品種多樣,不過對中國人來說,對法國的芥末口感和味道還是有些不適應,沒關系,這里的小瓶芥末非常便宜,一兩歐元一個,瓶子做得還特漂亮,特別適合帶回去送朋友。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