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非常有趣,也觸及了品牌保護、消費者權益和市場監(jiān)管中的一個灰色地帶。我們來分析一下:
"1. “藍月亮”和“藍月殼”是什么情況?"
"“藍月亮”:" 指的是中國知名的、以洗衣液等產品聞名的"藍月亮(中國)有限公司"及其注冊商標“藍月亮”。
"“藍月殼”:" 這通常指的是一些不良商家在網購平臺上,將其他品牌(可能是不知名品牌,也可能是其他知名品牌)的產品(比如洗衣液)裝入印有“藍月亮”或極其相似的Logo、包裝設計的“包裝盒”里,銷售時用“藍月亮”的名義進行宣傳和售賣。消費者支付的是“藍月亮”的品牌溢價,但實際上收到的產品并非藍月亮公司生產。
"本質:" 這是一種"假冒偽劣"行為,利用了消費者對“藍月亮”品牌的信任和聲譽來銷售非正品。
"2. 這些“擦邊球”行為算自主品牌嗎?"
"絕對不算!"
"自主品牌的定義:" 自主品牌(Autonomous Brand)通常指企業(yè)"獨立擁有知識產權"(商標權、生產權等),并對其產品質量和服務負責的品牌。藍月亮作為上市公司,擁有合法注冊的商標、完整的供應鏈和生產體系,是其"合法的、獨立的品牌"。
"“藍月殼”的性質:" 生產和銷售“
相關內容:
視頻加載中...
網購“藍月亮”收到“藍月殼”?這些“擦邊球”真的算自主品牌嗎?
近日,河北廊坊一女生花10元網購洗衣液到貨后發(fā)現是“藍月殼”。據李同學稱,室友怎么才花10元網購了一瓶洗衣液,另外一個室友自己買的一小瓶都15元了,到貨后細看才發(fā)現商家遮擋了商標。
在網上流傳的截圖中,商家表示,藍月殼是正品,質量非常好,不好用包退換。
記者親測:“藍月亮”相關模仿品牌魚龍混雜
記者在一家售賣“籃目競”洗衣液的店鋪中咨詢,也得到了“籃目競”是自主品牌、正品并“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的答復。

“籃目競”商家稱其為自主品牌
隨后,該商家還告訴記者,廠家在河北,生產符合標準,但是記者在詳情頁并未看到任何品牌信息和生產信息。
記者又詢問了一家商品圖片顯示為“藍凈亮”的店鋪,商家則表示,發(fā)貨發(fā)的是“藍月亭”,廠家是在山東,記者進一步詢問是哪家工廠生產時,對方則不予回復。

“藍凈亮”的店鋪稱只有“藍月亭”


在一個包裝酷似藍月亮的商品下,記者咨詢時,對方則理直氣壯地表示,“這哪里像藍月亮???浣伊人品牌藍月星光系列”。
然而,在該商品的詳情頁,都未提及“浣伊人品牌”。

評論:模仿其他品牌誘導消費應及時制止
自主品牌是指由企業(yè)自主開發(f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
很顯然,不管是“藍月殼”“籃目競”還是“藍凈亮”,在名稱和包裝上都與藍月亮有著較高的相似度,明顯并非商家所宣稱的“自主品牌”。
商家表示,不是只有大品牌才好用。然而,不少網友認為,產品好不好用、便不便宜是一回事,商家在經營、宣傳過程中,有沒有將產品信息完整無誤地傳達給消費者,這是另一回事。
查看網友言論,“康帥傅”“雷碧”“粵利粵”等商標名頻頻出現,大部分消費者都見過這些山寨貨。常見并不意味著正確,這種商家誘導消費者消費的行為應及時制止。
商家用標語遮擋住了“殼”字的下半部分,是典型蹭品牌“藍月亮”知名度與流量的行為,以迷惑性字眼誤導消費者購買;“籃目競”“藍凈亮”等盡管未遮擋品牌標志,宣傳自己是自主品牌、正品,外包裝卻與藍月亮極度相似,也是一種“打擦邊球”、涉嫌違法的行為。
廣東偉倫律師事務所主任、省人大常委會監(jiān)督司法咨詢專家曾學智表示,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及第十八條有明確規(guī)定,“經營者不得實施下列混淆行為,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lián)系:(一)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六條規(guī)定實施混淆行為的,由監(jiān)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商品。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并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并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
傍名牌固然可以提升銷量,但一旦被查處,就會面臨相應的法律責任。
【記者】王越瑩
【實習生】李松瑾
【作者】 王越瑩
南方探針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