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確實是一個非常有趣且值得探討的現(xiàn)象!00后(特別是Z世代)對某些在他們的父輩或祖輩看來可能有些“老土”的單品,比如98年的牛仔褲,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甚至將其推向了潮流前沿。這背后有多重原因,可以說是多種力量“悄悄復(fù)活”了它:
1. "懷舊濾鏡與解構(gòu)主義:"
"懷舊情結(jié):" 對于00后來說,98年的牛仔褲可能代表著他們的父輩或更早一代的青春記憶。這種與父輩文化的連接,本身就帶有一種懷舊色彩。他們并非完全復(fù)古,而是帶著一種解構(gòu)的態(tài)度,將老物件進行現(xiàn)代化、個性化的改造。
"“古著”潮流:" “古著”(Vintage)本身就是一種潮流。購買和穿著有年代感的衣物,滿足了他們對獨特性、稀缺性和歷史感的需求。98年的牛仔褲正好符合這個范疇。
2. "獨特的版型與質(zhì)感:"
"版型優(yōu)勢:" 不同年代的服裝版型差異很大。98年的牛仔褲可能擁有當時獨特的剪裁、腰線位置、褲型(比如更寬松的直筒、闊腿風格的前身,或者特定的后腰設(shè)計),這些在今天看來可能顯得“老土”,但恰恰滿足了當下追求個性、打破常規(guī)的審美需求。
"材質(zhì)與工藝:" 相較于現(xiàn)在一些快時尚或 mass-produced 的牛仔褲,
相關(guān)內(nèi)容:
牛仔褲沒過時,反而越來越火,2023到2025年,中國賣得最多的褲子就是它,年輕人買得最多,25歲以下的人占了六成以上,他們不光買,還反復(fù)買,比其他褲子都更愿意回頭買,快時尚慢慢冷了,牛仔褲卻一直穩(wěn)著。
有人覺得奇怪,老掉牙的東西怎么又火了,其實不是單純懷舊,日本和美國有些牌子開始賣能穿五十年的牛仔褲,還幫人補褲子,年輕人喜歡這種實在勁兒,B站上有人修三十多年的牛仔褲,彈幕全在說比我奶奶還老,也有人說是消費降級,年輕人買不起新衣服,只好撿舊的,淘寶上二手牛仔褲的銷量,2025年第二季度第一次超過了新品。
牛仔褲在中國走過一段曲折的路,八十年代剛進來時,有人覺得它是資本主義的毒草,只好偷偷穿,零八年奧運會前后,國產(chǎn)品牌慢慢起來,它才變成人人都穿的普通褲子,二〇二一年后,抖音上舊衣改造突然火了,河南一位六十八歲的奶奶靠修牛仔褲漲了兩百萬粉絲,二〇二四年七月,官方還發(fā)了白皮書,說牛仔褲得多穿幾年。
漢服是特意穿出來當儀式的,牛仔褲是天天穿著過日子的,一個打工人穿著破洞牛仔褲去上班,比穿漢服去參加典禮的人更像在過日子,它不講究排場,就陪著你,縫了七次也沒扔,不是因為值錢,是因為它跟你走過太多日子。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