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沒錯!成都鹽市口的原“新世界百貨”確實經(jīng)歷了非常大的變化。
它已經(jīng)被拆除,并在原址上建設了一個"新的、大型的商業(yè)綜合體",名為"“成都IFS國際金融中心”"。
這個項目在2014年左右建成并投入運營,徹底取代了原來的新世界百貨。
"成都IFS的主要特點和看點包括:"
1. "獨特的建筑外觀:" 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標志性的"玻璃球體屋頂",非常醒目。
2. "高端定位:" 定位為成都的高端購物中心,匯集了眾多國際一線品牌、奢侈品牌以及設計師品牌。
3. "著名的餐飲體驗:" "“大董烤鴨店”"(Da Dong Peking Duck)位于其頂樓,是很多人去IFS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常需要排隊。此外,還有很多其他特色餐廳和咖啡館。
4. "地理位置優(yōu)越:" 地處成都最繁華的鹽市口商圈核心,交通便利,人流量巨大。
5. "文化藝術空間:" 內(nèi)部設有"K11藝術購物中心",展出來自全球的當代藝術作品,是成都重要的藝術展示地之一。
所以,當你提到成都鹽市口“新世界百貨”大變樣時,指的就是它已經(jīng)被現(xiàn)代化的“成都IFS國際金融中心”所取代,成為了一個集購物、餐飲、藝術、金融于一體的標志性建筑和商業(yè)地標。
相關內(nèi)容:
微成都報道 關張三年后,位于鹽市口商圈、原為新世界百貨的商業(yè)裙樓悄然換了“新裝”。
微成都獲悉,在原新世界百貨建筑基礎上改建而來的成都首家voco酒店,預計在今年暑期正式開啟營業(yè)。微成都探訪發(fā)現(xiàn),酒店融合了不少成都本土元素,目前酒店外立面、一層大堂、二樓會議廳等裝修已基本完工。
5月28日,世邦魏理仕華西區(qū)戰(zhàn)略顧問部負責人鄒麗娟告訴微成都,新世界百貨到voco酒店的變化,是鹽市口商圈變遷的縮影。鹽市口商圈未來更新的方向或是兼具商業(yè)與新國潮文化、成都文化。
實探voco酒店:
成都首家、爭取在7月份開業(yè)
成都新世界百貨開業(yè)于2006年12月,是最早一批進駐成都的港資百貨企業(yè)。運營16年后,其宣布于2022年3月正式閉店。

圖為此前的成都新世界百貨
如今,建筑原址上“新世界百貨”五個紅字招牌已換成四個銀色字母——“voco”,外立面也變成簡約的玻璃幕墻。

圖為原址上即將開業(yè)的voco酒店
voco是洲際酒店集團旗下的生活方式酒店品牌,成立于2018年,近幾年處于快速發(fā)展的階段。
微成都注意到,其特色包括不少酒店為存量物業(yè)改造而來,慣用明亮色彩搭配,以及因地制宜進行酒店設計等。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voco在大中華區(qū)共有19家開業(yè)酒店、21家在建酒店。
此次即將在新世界百貨原址上開業(yè)的voco酒店,不僅為成都首家,也是四川首家。據(jù)成都voco酒店總經(jīng)理顧俊介紹,酒店共有六層,頂樓是花園餐廳,二樓是宴會廳和會議室;總房間數(shù)200多間,其中主力房型為雙床房和開放式套房,主要面向商務休閑、年輕家庭及親子出游等群體。
“我們爭取在7月份開業(yè),趕上暑期檔?!鳖櫩「嬖V微成都,為加快開業(yè)進度,目前裝修施工和運營籌備同步進行中。微成都在現(xiàn)場看到,酒店外立面、一層大堂、二樓會議廳等裝修已基本完工,部分酒店房間也已交付。

圖為酒店一樓大廳,裝修已基本完工
微成都注意到,酒店多處融入成都本土元素。比如一樓大堂入門處設有裸眼3D屏互動區(qū),靈感源于春熙路的裸眼3D屏這一成都地標,未來還將設置互動環(huán)節(jié)。此外,所有房間的房號牌都會設計成立體的麻將形狀,呼應成都市井的“麻將文化”。
酒店還打造了網(wǎng)紅扶手樓梯,呼應春熙路的街拍氛圍,為住客提供一個“出片”的點位。

圖為裸眼3D屏互動區(qū)以及網(wǎng)紅扶手樓梯
鹽市口商圈更新進行中:
商業(yè)與成都文化、新國潮融合
近些年,類似新世界百貨“變身”voco酒店的更迭在鹽市口商圈持續(xù)上演。比如遠東百貨變成天府紅,走二次元文化路線;財富中心變成Z時代潮流社交中心COSMO。
在世邦魏理仕華西區(qū)戰(zhàn)略顧問部負責人鄒麗娟看來,成都的城市更新節(jié)奏類似上海,都進入到了新區(qū)開發(fā)與主城更新同步進行的時期,鹽市口商圈變遷就是主城更新的一面。
對于鹽市口商圈的酒店產(chǎn)業(yè),新開業(yè)的voco酒店是差異化的補充。鄒麗娟表示,鹽市口商圈的傳統(tǒng)五星級酒店,更強調(diào)標準化服務,注重宴會廳、游泳池等綜合配套。與此相比,voco酒店時尚感更強、生活氛圍更濃,比較符合現(xiàn)在消費者追求個性、享受生活的需求。
關于鹽市口商圈未來的更新方向,鄒麗娟認為,鹽市口商圈本身具有濃厚的歷史底蘊,又緊鄰著天府廣場、成都博物館等公共建筑和城市地標,未來或可以“城市展廳”的形式呈現(xiàn),即“一個帶有成都文化底蘊或新國潮文化的商業(yè)聚集地”。
紅星新聞記者 俞瑤 符小茵
編輯 侯春萍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