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努比( Snoopy)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被廣泛喜愛,甚至被許多人視為“需要”的存在,原因有很多,這背后融合了其角色魅力、時代意義和普世情感:
1. "純粹的天真與想象力 (Innate Innocence and Imagination):" 史努比的核心魅力之一是他那不受現(xiàn)實世界規(guī)則束縛的想象力。他幻想自己是戰(zhàn)斗英雄“查理·布朗上?!保═he World Famous Schrute Guard Captain),作家,政治家,甚至思考宇宙的奧秘。這種純粹的想象力和對世界的好奇心,在成人世界中顯得尤為珍貴和可愛,能喚醒人們內(nèi)心深處被遺忘的童真。
2. "獨特的個性和反叛精神 (Unique Personality and Rebel Spirit):" 史努比總是我行我素,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和獨特的品味(比如他聽古典音樂、穿著小背心、打著黑色領(lǐng)結(jié))。他不害怕與眾不同,甚至有些“叛逆”,這讓他顯得真實而充滿活力。他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即使常常不被理解,也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3. "深刻的情感共鳴 (Deep Emotional Resonance):" 盡管史努比聰明、自信,但他也有脆弱、孤獨、失落和渴望被理解的時候。他表達悲傷的方式是躲進“思考之洞”(Thinker's Hole),或者望著月亮發(fā)呆。這種復雜而真實的情感展現(xiàn),讓觀眾能夠看到自己或身邊人的
相關(guān)內(nèi)容:
因此我們必須記住,現(xiàn)代童年的范例也是現(xiàn)代成人的范例。當我們談?wù)撐覀兿M⒆映蔀槭裁吹臅r候,我們其實是在說我們自己是什么。
——尼爾 · 波茲曼《童年的消逝》
1
80 年代,康妮·布歇把手里的玩偶寄往世界各地,目的地是全世界的各個時裝公司,如果能順利交到設(shè)計師手中,那是再好不過了。
“這些忙碌的時尚名人竟然愿意接受這個挑戰(zhàn),為長著大耳朵和尾巴的毛茸茸卡通人物設(shè)計服裝,這難道不令人驚奇嗎?”
康妮·布歇是漫畫家查爾斯 · 舒爾茨的合作伙伴。這位漫畫家是《花生漫畫》的作者,當時康妮試著把漫畫中的角色史努比推薦給各種設(shè)計師,他們?yōu)樗O(shè)計服裝。

正在畫漫畫的舒爾茨 | image:Bill Ray
在當時這可能單純是一個有趣的嘗試,但一扇門悄悄地打開了:從此往后,史努比不再只是為兒童打造的卡通形象。它開始打破年齡限制,出沒于各種流行文化,如今,喜歡它的成年人甚至比兒童還要多。

越戰(zhàn)時期,坦克上的史努比 | image:heddels.com
今年是史努比誕生的 75 周年,但你發(fā)現(xiàn)了嗎?如今我們想起這只小狗時,大多數(shù)人并非想到漫畫本身,而是形形色色的物件。不管是玩偶掛飾還是高級成衣,不管是優(yōu)衣庫還是 GUCCI,直至當史努比出現(xiàn)在奢侈品、腕表、珠寶上時,許多人仍然樂意買單。
但為什么是史努比?這只小狗為什么有這么大的魔力?

image:Peanuts
最能說明“史努比魔法”的一點在于:明明是一個卡通形象,但與高級的、奢華的物品結(jié)合在一起時,卻能誕生出一種美妙的化學反應(yīng)?更重要的,這種做法也能即刻勾起我們某種愉悅的情緒。

image:OMEGA
而這種化學反應(yīng)具體又是什么呢?我們這種迷戀情緒又該如何拆解?這關(guān)乎童年、人性、商業(yè)運作。眼下,我們能了解的是,史努比在商業(yè)上的成功,在人們心中建立的感情,以及這兩者相合時帶來的觀感...
我相信,如果我們能夠理清這張織網(wǎng),那“時尚商業(yè)是如何觸及感性層面”這件事,我們將更有頭緒。

阿波羅十號任務(wù)執(zhí)行前,宇航員托馬斯 · 斯塔福德摸了摸史努比的鼻子,以祈求好運。| image:Getty images
2
在分析這種化學反應(yīng)之前,我們或許還需要回顧一下史努比這種屬性:各類跨度極大的品牌投來橄欖枝,這只卡通小狗都輕松接住。這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
誕生 75 周年,關(guān)于史努比的展覽紛至沓來,其中包括在法國巴黎展出的「Snoopy in Style」。這是由一眾地球上最為知名的設(shè)計師、品牌,為史努比度身定制的造型系列。愛馬仕、CHANEL、三宅一生、sacai 等各類品牌都在這個系列中有戲份(具體的來龍去脈可以點擊了解),而史努比則“輕松駕馭”。換句話說,就算是最頂級的設(shè)計師,也為它著迷。


展覽由 Colette 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Sarah Andelman 協(xié)助策展,LV 創(chuàng)意總監(jiān)菲董也到現(xiàn)場捧場。| image:IG@snoopygrams
名貴手表、奢侈品、設(shè)計師品牌,查爾斯 · 舒爾茨在 1950 年推出花生漫畫的時候,大概未曾想過筆下的這只小狗能夠在漫畫之外的次元如此受歡迎。
史努比緣何成為這樣超越時間的角色?如果一定要分析的話,我們只能說憑借幽默而簡單的筆觸,舒爾茨將這只小狗刻畫得簡單、生動而容易被人記住。其余的成就,則由時代和流行文化、商業(yè)的選擇促成。今天的重點,并不在于分析繪畫風格。
而是反過來要問自己、分析自己:為什么,已經(jīng)成年的我們,依舊會被這樣的事物打動?甚至在一些明知是商業(yè)操作的情況下,因為一些鐘愛的卡通人物,我們心甘情愿地掏錢買單。
“來,錢拿走,東西留下?!?/p>
真正看過花生漫畫的人應(yīng)該明白,實際上這本漫畫有很多是關(guān)于男孩查理 · 布朗的日常故事,而且盈溢著淡淡的諷刺詼諧。| image:Illustration Courtesy Peanuts Worldwide
不管你是在何時喜歡上這只小狗的,殊途同歸,它大體上都會制造一種天真浪漫的童年氣息??蓯?、純真、簡單、勇敢...很多時候,人們佩戴、穿著有史努比元素的物件的原因,也正是想展示這一面?!拔业男睦?,葆有童真,我將這部分留給史努比?!?/p>
image:inquirer.com
某種程度上,這是感性的宣言。另一方面,如果一個成年人能夠持續(xù)保持好奇心和童心,那常常同樣意味著,他 / 她在受教育程度、經(jīng)濟條件甚至社會地位上,都不會太差。也就是說,在生存壓力比較小的狀態(tài)下,才有“閑情雅致”去關(guān)注內(nèi)心更多的欲求。
而處于這種狀態(tài)的人,可以想見都具有一定的消費能力。不能否認,史努比的成功,與 IP 消費緊緊相連。
如果我們把“史努比”看成是一個代稱,延伸開來,就能發(fā)現(xiàn)給予人這種感受的形象還有很多。從史努比、米奇、Hello Kitty、巴斯光年,到后來大熱的玲娜貝兒、酷洛米...形象各有不同,意義各有指向。當你放眼周圍,這些象征童真的產(chǎn)品,有多少成年人在買?

image:PORTER
我會想起,紀伯倫在《沙與沫》中寫到:“你無法同時擁有青春和對青春的認知。”對于童年的感覺更是如此。而我們在收集史努比的過程中,也是在印證那些對于童年的認知。
現(xiàn)在,我們階段性整理一下這場論證:
在既定印象中,史努比這類形象代表著一類純真的美好寓言。然而從親民到頂奢,品牌們都無差別地將它捧為座上賓;在另一條平行線上,不管品牌們出于何種出發(fā)點,賣貨賺錢還是誠意合作,我們的情感也因這些產(chǎn)品而受到調(diào)動。
的確,從一件 T 恤到六位數(shù)的腕表,這一切都是消費主義之下發(fā)生的事情。但今時今日,誰又能說消費主義之中無法包含真情實感呢?不能否認,如今大部分人都會通過消費選擇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指向。今天提到的這只小狗,也只是這類商業(yè)操作的一個鮮明縮影而已。

image:Fashionsnap
而我們知道這些又如何?無法改變?nèi)魏问虑椤_@篇文章也未必在勸任何人,只是在我們下一次激情下單的時候,明白我們的決策邏輯是什么樣的,“意識到自己在干什么,而后心甘情愿地去做”就足夠了。

曾在蘇富比拍賣的阿波羅 10 號機組史努比吉祥物,背面帶有宇航員簽名。| image:sothebys.com
3
接下來我們將更客觀、帶著歷史的視角看待這類現(xiàn)象。
上世紀 50 年代,“Kidult”一詞開始出現(xiàn)在電視行業(yè)。由“Kid”和“adult”組成,指代“喜歡看兒童劇集的成年人”,后來引申為“喜歡各類兒童事物的大人”。代表人物,繞不開天王邁克爾 · 杰克遜。他對于彼得 · 潘這一卡通形象尤為著迷,后來他花費上千萬打造的私宅“夢幻樂園”,便是頭號 Kidult 的證明 (彼得 · 潘的故事中就有一座夢幻樂園)。

MJ 與他的夢幻樂園 | image:truemichaeljackson.com
隨著 21 世紀娛樂產(chǎn)業(yè)的興盛,Kidult 原意中包含“幼稚、逃避責任”的那層貶義被剝離。以歐美國家為起點,Kidult 這一含義向全世界傳播——后來遇到漫畫之國日本,更撞上了“卡哇伊”時尚潮流,這一文化觀念徹底被點燃。

image:FRUiTS
這么看,不管你此前是否聽聞過 Kidult 這個概念,我都確信你或多或少做過類似的事情、有過類似的情緒。在今天,成熟的娛樂消費不止有聲色犬馬的負面意義,它也意外地替我們劃出留駐童心的領(lǐng)地,不是嗎?

image:peanutshotel.jp
在成年人的生活中點綴卡通形象,是一種浪漫色彩的反差。
當布拉德 · 皮特在《F1》電影里泡進冰桶,露出后背時,許多人被那塊卡通熱狗文身所吸引。這位極富男性魅力的車手,又用一種 Kidult 的方式展現(xiàn)出他的另一面。

“用幽默的方式標記出痛苦的時刻。這塊熱狗文身實際上是指向電影主角桑尼 · 海耶斯的背傷手術(shù)疤痕,在電影情節(jié)中,桑尼在早年遭遇嚴重的 F1 車禍?!薄祭?· 皮特在幕后采訪中透露。| image:Access Hollywood's
文身與卡通、高價單品與卡通都有一個共性:前者屬于 Adult ,后者則代表 Kid。所以不管是菲董到場支持的史努比展覽,還是 F1 車手身上的卡通文身,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我們似乎能看到這樣一個“組合”:成年人的事物 + 卡通形象,很多情況下便能引發(fā)這種浪漫的情結(jié)。
商業(yè)世界,品牌們自然也捕捉到了這種心理,因此試圖在物質(zhì)層面滿足我們“像孩子一樣活著”的寄望,哪怕只有一兩個瞬間。

image:buttonmuseum.org
史努比只是一個非常經(jīng)典的例子,勾連起不同年代的人相同的浪漫情懷。所以,那種“美妙的化學反應(yīng)是什么呢?”我們只能摸索到答案的一部分:當代人對于純真事物的追尋、對于童稚的美好想象,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越發(fā)意識到它們的寶貴,而后用精心制作的物品寄托這一部分感情。
再怎么解讀,都是皮毛的梳理。因為不同卡通角色對于不同人的重要性、其中情感的深淺,遠非語言能夠闡明。

image:peanutshotel.jp
我們并不是曠野上食草根的修士,在這個時代中無法避開形形色色的消費。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習慣用“韭菜與否”來評價消費的理智程度,但在有些情形下,消費本就是感性驅(qū)使的——只要價格合適,就能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聽見兒時的回音。
為什么我們?nèi)绱诵枰笆放取保?/p>
或許這是人類獨有的行為:留存童稚的美好,也追求過去的浪漫。

60 年代,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控制臺上,擺放著史努比和查理 · 布朗 | image:PEANUTS IN SPACE: SECRETS OF APOLLO 10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