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分析一下被阿里巴巴分拆并尋求獨立上市(IPO)的斑馬科技(Zebra Technologies)的現狀,也就是它的“成色幾何”。
斑馬科技自2021年底從阿里云分拆出來,定位為“萬物智聯”領域的技術與服務提供商,目標是連接設備、數據和用戶。從那時至今,其成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積極方面(“成色”不錯的部分):"
1. "強大的股東背景與資源:" 背靠阿里巴巴,意味著可以獲取技術支持、云計算資源、潛在的客戶渠道以及強大的資本運作能力。雖然分拆旨在獨立發(fā)展,但阿里的支持是重要的底氣。
2. "清晰的戰(zhàn)略定位:" 聚焦于工業(yè)互聯網和物聯網(IIoT)領域,特別是面向制造、物流、零售、醫(yī)療等企業(yè)客戶,提供軟硬件一體化的解決方案。這個賽道是工業(yè)4.0和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方向,市場潛力巨大。
3. "行業(yè)解決方案能力:" 斑馬科技在智能制造(如MES、設備管理)、智慧物流(倉儲、運輸)、智慧零售(智慧門店)等領域積累了客戶和解決方案經驗,形成了差異化競爭優(yōu)勢。例如,其智能工廠解決方案在行業(yè)內有一定知名度。
4. "技術積累:" 繼承了阿里云的一些技術能力,并在物聯網連接、數據處理、AI應用等方面進行了自主研發(fā),形成了自己的技術體系。
5. "市場拓展
相關內容:

出品丨虎嗅汽車組
作者丨李賡
頭圖丨視覺中國
8月21日,阿里巴巴集團在香港聯交所公告,擬議分拆斑馬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斑馬智行”),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獨立上市。
斑馬智行也首次在招股書中首次公布了經營業(yè)績、當下股權結構等關鍵信息。為何阿里此時選擇分拆斑馬智行?當前斑馬智行所處的行業(yè)競爭態(tài)勢如何?斑馬智行接下來的經營挑戰(zhàn)是什么?
本期《智駕雷達》 VOL.4,將帶您拆解斑馬智行的上市動作,并探究其所處的行業(yè)態(tài)勢。
斑馬智行為何拆分上市?
斑馬智行誕生于阿里巴巴集團與上汽集團在2015年共同出資設立的“互聯網汽車基金”。目標是將科技巨頭在軟件、云計算和生態(tài)系統(tǒng)方面的深厚積累,與國有汽車龍頭企業(yè)的強大制造能力和產業(yè)理解力相結合,探索汽車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的全新可能。
據招股書和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斑馬智行累計合作40多個汽車品牌,包括大眾、寶馬、上汽、一汽等,落地智能汽車超過1000萬輛,2024年國內市場份額超過15%??紤]到斑馬智行主要業(yè)務僅為智能汽車操作系統(tǒng),以及圍繞系統(tǒng)打造的解決方案,這一市場份額已經算得上表現出色。

但經營層面的壓力始終存在。根據其招股書公布的業(yè)績資料,從2022年至今,其總體營收規(guī)??傮w維持穩(wěn)定,但毛利率不斷下降,反映出行業(yè)中的競爭烈度不斷提升。

為了保持自身的產品不落伍,斑馬智行在研發(fā)上進行了大量投入,截至目前每個周期的研發(fā)費用支出都超過了自己的營收。僅憑研發(fā)費用一己之力,讓斑馬智行從2022年至今已經虧損了30億現金。
斑馬智行在今年一季度還進行了一次額外的減值,核心是“斑馬智行認為操作系統(tǒng)未來能帶來的收益還會下降,這部分無形資產相當于貶值了”,在用新模型重估了操作系統(tǒng)的價值之后,選擇減值18.41億元。讓一季度賬面上總的凈利潤虧損超過了20億元。
截至2025年6月底,斑馬智行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剩31.61億元,總權益僅剩47.43億元。
為了保證后續(xù)在人工智能方面持續(xù)、巨額的投入,僅僅依靠私募融資的資金規(guī)模和節(jié)奏,已難以支撐斑馬智行面對華為、德賽西威等巨頭同等級別的研發(fā) “軍備競賽”?!吧鲜小币簿统蔀榱税唏R智行獲取長期、穩(wěn)定且大規(guī)模資金來源的唯一之選。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上市,斑馬智行也將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規(guī)范性和透明度,尤其是淡化“阿里巴巴子公司”或“上汽關聯方”的色彩,吸引更多既希望獲得先進技術,又對其股東背景心存顧慮的潛在汽車客戶。
斑馬智行成色幾何?
整體來看,智能汽車時代的核心競爭,圍繞著由操作系統(tǒng)、芯片和AI算法定義的“數字靈魂”展開。
而斑馬智行的起家,就源于阿里巴巴自主研發(fā)的AliOS操作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的前身可追溯至2010年成立的阿里YunOS平臺。通過多年的反復迭代,AliOS已經從一個單純的“車機”信息娛樂系統(tǒng),進化為一個能夠調度全車硬件、融合多域信息、支撐豐富應用生態(tài)的“智能中樞”。
但正如斑馬智行自己在本次減值操作中強調的那樣:操作系統(tǒng)可能會越來越不值錢,AI驅動的業(yè)務才值得重點投入。
2024年9月,斑馬智行聯合阿里云棲大會正式發(fā)布了全新的智艙技術品牌“元神AI”,標志著公司戰(zhàn)略重心已全面轉向由大模型驅動的AI定義座艙時代。當時喊出的口號是“每100次座艙服務喚起,不超過1次觸控交互”。
在今年7月全球知名調研機構IDC發(fā)布《智能座艙大模型能力評估,2025》報告,針對車控、車書、娛樂、出行、商務、生活、社交等7大高頻場景,對9家主流新勢力車企及AI公司的智能座艙大模型進行評估。斑馬智行元神AI大模型以6項第一(其中3項滿分)全面領先。
在更早之前的4月,斑馬智行發(fā)布“一箭十星”交互智能體,即1個SystemAgent(系統(tǒng)級主智能體)+10個平臺級應用Agent(場景智能體),通過星狀協(xié)同架構,用戶只需一句自然語言指令,即可調用控車、外賣、娛樂等十類場景化服務,利用自然語言交流實現在車里點外賣的功能。
進展不少,但行業(yè)中的競爭依舊激烈。
如果不以嚴格的業(yè)務和產品來限定,斑馬智行其實存在許多“模糊”的競爭對手:擁有鴻蒙OS(HarmonyOS)車載系統(tǒng)和ADS高階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華為;擁有Apollo平臺的百度;座艙域控制器硬件市場占據領先地位的國內外Tier 1供應商(如德賽西威、億咖通、博世、偉世通);還有決心自研的一眾車企(特斯拉、蔚來、理想、小鵬、比亞迪等)。
今年4月15日,在極氪四周年發(fā)布會上,吉利控股集團總裁、極氪CEO安聰慧就曾明確表示“智艙技術已經高度同質化”。
能否在完成上市之后,通過更充足的資金支持,加速自身的迭代速度,精準預判下一代技術方向并提前布局,必然會左右其未來的盈利能力,也將最終決定斑馬智行這家公司的存活。
本文來自虎嗅,原文鏈接:
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20000.html?f=jinri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