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解讀一下“美國鞋圈落魄‘貴公子’,急需中國救星”這個說法。
這個說法帶有一定的比喻色彩,我們可以從幾個層面來理解:
1. "“貴公子”指誰?"
最常被聯(lián)想到的是"耐克(Nike)"。耐克曾是美國運動品牌的絕對領導者,擁有極高的品牌價值和市場地位,其營銷策略和產(chǎn)品創(chuàng)新一度引領潮流,就像一個曾經(jīng)風光無限的“貴公子”。
也可以泛指曾經(jīng)輝煌的美國主流運動品牌,如阿迪達斯(Adidas)近年來也面臨增長瓶頸和競爭壓力。
2. "“落魄”體現(xiàn)在哪里?"
"增長放緩/停滯:" 過去幾十年,美國運動品牌嚴重依賴中國市場實現(xiàn)增長。但近年來,由于中國消費者品牌意識覺醒、內(nèi)需變化、以及疫情影響,這些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增長乏力甚至下滑。
"競爭加?。? 來自中國的運動品牌(如安踏、李寧、鴻星爾克等)異軍突起,不僅在本土市場競爭力增強,也開始“出海”搶奪國際市場份額,給耐克、阿迪達斯等帶來了巨大壓力。
"創(chuàng)新挑戰(zhàn):" 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和年輕消費者,部分美國品牌在產(chǎn)品創(chuàng)新和潮流把握上顯得有些遲緩,未能有效吸引新一代消費者。
"股價
相關內(nèi)容:
最近,年輕人開始流行起一種很新的說法——“老款對象”。“到了飯點就是板面、拉面和羊湯,飲料喝露露六個核桃,自帶人夫感,更像是給爺爺找了個飯搭子?!?/span>
說白了,在這股復古風下,不少老品牌還是各有各的滋潤。但可惜的是,同樣是老派男友曾追捧的潮流鞋王鼻祖銳步,卻沒能接到潑天的富貴。說起銳步,很多90后00后可能會有點陌生,但要論輩分,如今的安踏李寧還得叫大哥。甚至在它的巔峰時期,還是NBA球星同款,賺錢能力連耐克都被踩在腳下,屬于妥妥的全球潮流鞋王。
然而誰也想不到,這個曾經(jīng)眾人眼中的香餑餑,十幾年后卻過得相當落魄。最近更是被傳出賣身,目前到底賣不賣還不好說,但確定的是,它的日子的確不太好過。2024年,銳步在中國收入暴跌19%,從2023年到2024年在中國也是持續(xù)虧損。產(chǎn)品更是成了奧萊的清倉常客。曾經(jīng)被人坐飛機搶的稀缺爆款,20年后被孤零零地擺在奧萊清倉店的貨架上,還貼著1折的標簽。
一代鞋王怎么就走到了這一天?
昔日全球“豪門”,竟慘遭2次嫌棄
很多人想不到,現(xiàn)在被視為“老派男友”style的銳步,最早竟然還是靠女生發(fā)家的。這還要從幾十年前說起,銳步的創(chuàng)始人約瑟夫·福斯特,手工打造出世界上第一雙帶釘跑鞋,品牌名叫“福斯特”,后來,福斯特的孫子們將品牌正式更名為銳步(Reebok),意思就是速度與敏捷。
不得不說,這個名字起的也是相當契合現(xiàn)實了。彼時正好趕上健美操風潮, 銳步趁機推出健美操鞋,因為當時市場上很少見到,正好符合女生對輕便+顏值的需求一戰(zhàn)成名,此后就如名字一樣狂飆。
從1983年的銷售額只有1280萬美元,直到1987年,更是沖到14億美元,要知道當年耐克也才9億美元,當時很長一段時間,銳步與耐克、阿迪達斯并稱“運動三巨頭”。當然,這還不是銳步最牛的。它最厲害的地方是:男女通殺。一邊是靠輕便的健美操鞋拿下女生;另一邊,男生喜歡的運動它也沒放過。2001年開始,它不斷簽下NBA傳奇球星,拿下NBA獨家裝備贊助權。
有句話說得好,踩準風口豬也能飛起來。靠著各大體育賽事的刷臉,銳步也是輕松拿下了“潮流王”的認證。但銳步的野心不止于此。光是搞定本土人民還不夠,它還要走出舒適區(qū)搶占更多國家的蛋糕。比如針對中國,銳步同樣是借鑒了過去成功的套路,剛來中國就干了件大事:拉來姚明背書。不得不說,這一年算是銳步在中國的巔峰之年。隨著姚明在北京奧運會上出戰(zhàn),直接帶火了銳步那雙限量2008雙的紅白相間中國龍戰(zhàn)靴。
好家伙一時之間,無數(shù)人擠進各地的銳步專賣店,詢問有沒有姚明同款,場面堪稱變態(tài)級火爆。更狠的是有人專門坐飛機到北京,只為搶購一雙籃球鞋。直到現(xiàn)在,PUMP鞋還是不少中年球迷心里的“白月光”。
就在這樣的巔峰時期,銳步又遇到了另一個強者:阿迪達斯。要砸38億美元把它買下,這種強強聯(lián)合被當時很多人看好,認為阿迪死敵耐克的天終于要塌了。
然而誰都想不到,很多人沒看到耐克走上下坡路,反倒等來了外國“貴公子”落魄的一天。讓阿迪傻眼的是,收購銳步?jīng)]想到就是巔峰,此后一路低走,甚至業(yè)績下跌到連阿迪都嫌棄。阿迪的前任首席執(zhí)行官更是不裝了,公開喊話,收購銳步是阿迪達斯犯過最昂貴的錯誤。僅過了5年又低價甩給了美國品牌管理公司ABG。如今市場再度傳出銳步尋求新買家,如果傳言成真,這也將是第三次賣身了。這個外國富公子,算是徹底上演了一出“高開低走”的劇本。
兩劑自救猛藥,反而暴露短板
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看起來不差錢、不差名氣更不差資源的外國大牌,怎么會“變臉”這么快?從巔峰到低谷,甚至只有幾年時間。很多中國的90后、00后甚至都沒聽說過,畢竟在中國只剩36家門店,還活著的也是掛著“2折起”的大紅招牌,年代感十足,跟年輕人想要的網(wǎng)紅店所差甚遠。怪就怪,它給自己下的兩個猛藥量大又不對癥,甚至反而加重病情。
第一劑猛藥,就是價格戰(zhàn)。看到銷量下滑,銳步開始打起了低價牌,不僅是三折賣,新品價格也開始變低,跟曾經(jīng)的潮流高端定位越來越遠,徹底成了折扣店里的???。
現(xiàn)實證明,不僅沒能挽救銷量頹勢,更是讓很多人跟“廉價”關聯(lián)甚至想到貼牌,這對于品牌來說無疑是相當大的傷害。下的第二劑猛藥,就是抱大腿。銳步在巔峰時期就找到阿迪達斯,希望能突破更大的規(guī)模。前期的確帶來了收益——2006年,阿迪達斯的營收同比增長了52%。然而現(xiàn)實證明還是“遇人不淑”。阿迪達斯并不想帶著銳步成長,而是想反過來直接“薅羊毛”,陸續(xù)拿走銳步的NBA資源、明星流量資源,竟然是給自己當嫁衣。此后銳步肉眼可見的跌到低谷,本來以為換成第二個大腿ABG這里會有轉機,但后者顯然也沒那么大本事。它還有個稱號“品牌倒爺”,并不涉及太復雜的生產(chǎn)銷售環(huán)節(jié),而是輕資產(chǎn)運營,說白了就是玩商標賺吆喝。
哪怕ABG給它找了不少潮流聯(lián)名合作,加強設計感,還走了復古潮流路線,從專業(yè)運動領域轉向休閑時尚領域,反而讓銳步定位越來越模糊,連logo還一度因為酷似匹克LOGO被嘲笑。人氣越來越少的銳步,慢慢也從“白月光”成了“蚊子血”。
唯一救命稻草,是重新找回存在感如今,中產(chǎn)的潮流密碼總是一變再變。運動與潮流的邊界早被打破,其中過程洗牌了無數(shù)公司。但縱觀活下來且活得好的品牌,都有一個同行難以抄走的護城河——進可獨自上場殺敵,退可變幕后boss。它們都知道,光靠一個網(wǎng)紅爆款難以長久。所以,要么是技術護城河夠硬,同行實在難抄走,要么是打造下一個網(wǎng)紅爆款的能力夠強。就像安踏早已不僅有自己的當家鞋服,這些年更是打造了可隆、迪桑特等“嫡子”,在多個領域開花,就是要讓所有家庭全年齡段都逃不開。論爆款力、論鈔能力,越來越多的國貨都不遜于外國前輩,于是就有了Lululemon被國產(chǎn)平替?zhèn)兊摹巴导摇?,連巨頭耐克阿迪這些年的日子都遠沒有以前舒坦。更不用說,早在幾年前就暴露產(chǎn)品創(chuàng)新軟肋的銳步,別說指望跨領域并購了,連自身的老本行都遭遇危機,卡在專業(yè)運動和潮流之間相當尷尬。
在刀哥看來,銳步最關鍵的翻盤希望,不是短期找個好大哥賣身,更不是企圖卷低價賺吆喝,而是重新找回存在感。就像品牌早年的存在感,是陸續(xù)拿下美國三大體育賽事的贊助合約,靠這些努力,讓銳步成功從小透明坐實了“潮流運動頂流”的地位。
但時代變化快,如今的存在感,光是“氪金”拿下體育賽事顯然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更大眾的圈層,用現(xiàn)代人關心的方式找回話語權。首先,是核心打法的話語權。如今對于鞋圈,想活下來一定要有個“一技之長”,也就是用戶為什么會想買你。要么是設計足夠新奇特,要么是運動專業(yè)領域夠硬核,反之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干的平平無奇,終究逃不開被市場淘汰。到底選哪條路做極致,也是銳步當下必須要思考的重要級任務了。
其次,銳步也需要產(chǎn)品運營的話語權。如今的銳步,早已少了當初的銳氣和靈氣。如何跟當下年輕人玩到一起,如何不變成“時代的眼淚”,銳步背后高人在這方面或許可以跟安踏多學學功課。這些年,安踏之所以能“買一個成一個”,就是因為在產(chǎn)品運營上的打磨很懂年輕人的小心機。比如可隆符號的“玄學”讓它成為體制爆款,迪桑特靠著有逼格+硬核講故事的打法拿下中產(chǎn),不僅有自己的一群“死忠粉”,甚至還登上世界的大舞臺。
不得不說,無論年輕人還是中產(chǎn)老炮,好用+逼格永遠是顛撲不破的流量密碼。對于銳步來說,產(chǎn)品力和名氣還是有的,接下來,就是考驗如何拿產(chǎn)品跟當代人講新故事,先搞定一波“死忠粉”,而不是還寄希望于賣身哪個新大腿,或是干脆在縣城折扣店“躺平”度日。折騰不一定會贏,但躺平一定會輸。再大的權威也要尊重市場,否則跌落神壇往往就是一瞬間。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