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30歲的書道家王意淳,憑藉著從小到大的鍛鍊,以及自己對文字的執(zhí)著,讓她筆下的線條黑白分明、蒼勁有力,不特別說明,還以為這些作品皆出自歷練人生無數(shù)的藝術家。王意淳成長于書墨世家,父親王宏一是知名水墨畫家,耳濡目染之下,自幼陪伴他成長的除了毛筆就是墨汁,時至今日,寫字已構成他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
面對這項佔據(jù)他生命泰半的技藝,王意淳坦言,書道這件事急不來,尤其是基本功的累積,那是通往創(chuàng)作不可或缺的底蘊,不過他人眼中千篇一律的練習,卻是習字路上最富趣味的風景,王意淳以字為例,只要巧妙控制線條的粗細差異,可以呈現(xiàn)字意里的飄渺,也能反轉字意給予厚重氛圍,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像草一樣堅韌、像光一樣溫暖是我的創(chuàng)作理念,我希望透過文字線條,讓人感受到書法字的剛柔并濟。

字如其人明朗透徹
將文字寫在輕薄如羽的紙上,卻能傳達出無與倫比的重量,或許是深刻體悟這點,王意淳擅長將真誠注入文字,使得每一幅作品都充滿力量。是王意淳在這次拍攝現(xiàn)場寫下的詞彙,簡單五個字,卻恰如其分體現(xiàn)他給人的氣息,讓人無法忽視在他嬌小的身軀內(nèi),流動著明亮透徹的巨大能量,一點一滴透過筆墨直擊觀者的心,王意淳堅定說著。
因此,仔細觀察王意淳的書道作品,基本上都是分明的白紙黑字,除了紙質偶有偏黃、偏灰的差異,或是根據(jù)作品運用墨色濃淡來區(qū)別,大多還是以線條本身來強調(diào)情緒變化,也因為透過文字容易讓情緒無所遁形,維持心情穩(wěn)定也成為王意淳的日常任務,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不只定心還要無心
為了能時時進入書寫狀態(tài),王意淳對待日常猶如對待創(chuàng)作一樣神圣,他笑著說,如果沒照顧好生活,那么創(chuàng)作也會一蹋糊涂,這兩者必須同等重量。于是尚在貪玩年紀的他,已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更不時穿插晨間運動來維持體能;若是準備創(chuàng)作前,王意淳更會手沖一杯咖啡,讓自己的心隨著注入咖啡粉的熱水逐漸往下沉浸,
避免心思浮動的妙方,除了得養(yǎng)成定心能力之外,還得多一份無心的能力。所謂無心,指的是,他歸結出自己的性格說道:
蘊藏在書道里的穿透力
這份也帶著王意淳走向創(chuàng)作之路。他提到,本以為自己會成為專職的書法老師,卻在一次又一次的揮毫中,找到創(chuàng)作的愉悅感。只見王意淳在腦中回味著創(chuàng)作帶來的感動,同時堆起笑容說:回望去年在舉辦的個展《慢行》,可以欣賞到多幅由單字組合而成的作品,例如,不論單獨看或合在一起看,都能從中找到各自的體會。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除了觀者自己對文字的體會,王意淳更期盼大家能讀到埋藏其中的穩(wěn)定與溫暖,不俗媚、不討好,王意淳對書道的喜愛與坦然如此純粹,讓他嚮往能如前輩董陽孜一樣前往國外展覽,縱使面對非漢字文化的民眾,也能以中文打動人心,讓他堅信書道的力量就是如此不言而喻。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字體 × 詩作 × 創(chuàng)作
探究最動人的文字與創(chuàng)作幕后!4月20日,以為核心媒介,邀請平面設計師葉忠宜與作家陳曉唯分享共同創(chuàng)作《美麗佳人》3月號封面的過程和幕后故事,并引領觀眾走入他們的創(chuàng)作世界當中。 立即報名
延伸閱讀:
寫我的字|人氣影視編劇林冠慧:寫我的字|華語流行音樂作詞人黃婷:寫我的字|90后最具影響力作家張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