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影師 Peter Liao
1913年,Oskar Barnack(奧斯卡.巴納克)以35mm電影底片拍攝,是世界上第一臺35mm相機;到了1914年,相機隨之誕生,這也是徠卡相機的創(chuàng)世之作,展現(xiàn)更為精巧的 Leica 35 毫米電影膠片工程相機。
彼得建筑冷知識
來自臺灣的攝影師與建筑設(shè)計師的 Peter Liao 旅居米蘭,從高中時期初次接觸攝影并透過相機記錄與分類生活,大學(xué)時期身為設(shè)計系的學(xué)生,閱讀相機的角度也從功能實用性,進階到解讀相機的工業(yè)設(shè)計層面,慢慢從了解相機品牌的歷史沿革、傳奇攝影師所使用的相機到讓蒐集相機成為自身的興趣。
Peter 談到在自身的社群平臺 Instagram 彙整了一系列的攝影作品契機,是從發(fā)現(xiàn)談?wù)摻ㄖr往往因為艱澀生硬的知識而讓大眾望之卻步,然而建筑物對于人類來說是最龐大、昂貴且相處時間最長的實體物件,而人們卻時常對建筑一無所知,實屬可惜。
,不需要親眼看見建筑本身,透過照片就能知道該建筑物的大致樣貌,而也是透過文字為大眾翻譯建筑語彙,讓這些故事和影像成為進入攝影、建筑、設(shè)計的橋樑。
《An Archive Of All Things Relevant》攝影特展
本次的攝影展主題以為發(fā)想,Peter 提到所有舊時代有其價值的資訊都會被歸檔,而檔案的存在也象徵著新舊的拉扯,有人認為基于創(chuàng)新的概念,檔案只是邁向新未來的絆腳石;而有些人則認為透過能夠?qū)n案了解到的背景知識將成為創(chuàng)新的基石。而身為的 Peter 在本次展覽作品中以選擇具有時代性的建筑、地景、光影、人之影像作為希望能呈現(xiàn)與這些檔案相關(guān)的資訊、故事、自身的狀態(tài)與想法。
Peter 以老診所的紙本病歷柜為例,透過歸檔能夠從萬張病歷表中抽出一份檔案,并足以解釋病人的醫(yī)療史。如同一棟房子、一座建筑也是這城市、地區(qū)中被歸納的檔案之一,而影像是記錄這些檔案真實的線索,利用影像打開這份檔案就能從中窺探背后的歷史背景、文化意義。希望觀眾可以透過展覽作品,作為了解建筑、時代背景或攝影師自身的引子,而所有展覽作品更多的相關(guān)系列照也都能在 Peter 的網(wǎng)站中找到。
當攝影從記錄到職志
以黑白、彩色呈現(xiàn),黑白作品理性客觀地呈現(xiàn)了建筑象徵的政治背景、歷史意義、文化變遷;彩色作品感性細膩地展現(xiàn)了 Peter 拍攝當下的心境、內(nèi)心的獨白。本次展覽的彩色照片皆以徠卡 M6 所拍攝,而展覽所展出的黑白影像作品使用徠卡 M11 Monochrom 相機,黑與白交織出各種層次的灰階,帶來非比尋常的畫質(zhì)和豐富的細節(jié)呈現(xiàn)。如同本次展覽主題,這些影像與建筑都是記錄真實的檔案,描述出建筑所代表的時空背景與時代意義的象徵。
Peter Liao 《An Archive Of All Things Relevant》》攝影特展
展覽地點:徠卡臺北畫廊(臺北市青田街6巷3號)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2024年9月9日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