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喜歡觀察路人。
不管坐捷運、坐計程車,我都儘量不碰手機,讓自己把握機會觀察身邊的人。我觀察從我眼前經(jīng)過的陌生人,從他的外表、穿著、言行舉止,我會去想像,他是誰,他正在回家路上或打算去參加聚會?他幾歲,是有孩子的爸,還是頂客族?若我是坐在捷運車廂內(nèi),頭一低,會看到每個人的鞋子,還有腳的動作。我去想像他現(xiàn)在身體是放鬆的狀態(tài),或是準備下一站下車??。
這些路人和景物的觀察,是我刻意訓練自己的敏感度。敏感度提高,屢屢協(xié)助我面對新的學員,是一種保護我的超能力。為什么稱作超能力?是因為我的工作,需要不斷轉(zhuǎn)換場景,每天到不同企業(yè)里去上課后,隔天又到另一家公司面對新的面孔。面對陌生是我的日常,我必須快速地在五分鐘內(nèi)感受學員特質(zhì),然后決定課程節(jié)奏,以確定課程效果。
往往提供我非常多的線索,我個人特殊的觀察點來自下課時間。下課時間學員的閑聊、自顧地看手機,他那種放鬆做自己的樣子其實藏有很多訊號,我凝視他手部角度和力道、腳的置放,推想其中隱藏的訊號,覺得十分有趣。
也是觀察重點。女學員的服裝款式通常比男士更有變化,不論是連身洋裝、帥氣長褲、正式的西裝外套,在在告訴我他對這份工作嚴謹度的呈現(xiàn)。色彩若沖撞性比較高,也顯示他意圖展現(xiàn)個人特質(zhì)。一般而言,男士的服裝款式就比較單調(diào);臺灣男士似乎有標準上班格式:長襯衫、深色西裝褲、兩肩背個雙肩包,雙肩包一邊是水壺,一邊是雨傘。特別如果你走在園區(qū)里,放眼望去,你會看到他們像工蟻紛紛走著,其實一下子分不出特質(zhì)。所以觀察男性對我難度比較高。
談這些要做什么?因為當 AI 的使用愈趨人性化,未來要區(qū)辨職場能力的高低,絕對取決于人與人互動的品質(zhì),敏感度就成為決定互動品質(zhì)的關鍵。當人與人的互動變得少見,就代表每次的會面都是為了成就重要的主題,見面會談變成稀有就更需要顯現(xiàn)價值。如果你可以在每次的碰面,根據(jù)平日練習的觀察力立刻掌握現(xiàn)場氛圍,那便無痕地展現(xiàn)說服力。若只會使用 AI、大數(shù)據(jù),讓自己沉浸在電腦螢幕和數(shù)位的其他工作者,就會被我們帶著走。自然,我們更容易達成想要的目的。
壞消息是,細微的觀察力需要靠平日不斷的訓練,不斷地累積。它不像其他知識可以刻意背誦,也不像其他技巧,可以刻意練習。觀察力的訓練,來自對人的好奇,并且清楚知道每個肢體動作所呈現(xiàn)的意義,才能讓觀察真正產(chǎn)生力道。這項超能力還會訓練你是否能刻意離開手機或電腦,讓自己靜下心來,專注當下。
今天,我剛完成一個兩小時的訓練課程。兩小時前,我才知道這次的邀約不是演講。我立刻用五分鐘,以課程概念為核心改了投影片。這樣的臨時修改,其實我暗自憂心。上課前三分鐘,終于學員全部坐定,我一眼望去,透過觀察力,豐富的訊息立刻傳到我腦里。他們臉龐年輕,休閑但仍不失優(yōu)雅的上衣,輕鬆的鞋款,談著輕快的話題??我再看了看修改的投影片,望向他們一眼,僅前后10秒鐘,我就告訴我自己:應該沒有問題了!
這就是我的超能力,我刻意訓練自己觀察力超過20年,我用這20年的功力換來10秒的臨場反應。你呢?在未來 AI 上位的時代,你打算在哪些地方訓練或加強自己呢?少追劇,少看手機吧!真正的人類世界不在那里。
延伸閱讀:
【職場輕鬆學】沒有重點的溝通,別怪屬下什么都來問你!【職場輕鬆學】沒有能力,而讓底下員工受苦了!【職場輕鬆學】失敗又怎樣?丟掉偶包!犯錯才能容錯,容錯才能溶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