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關於「深度」小布電動輪胎價格高昂、銷量熱絡,但整體騎行市場呈現(xiàn)冷熱分化的現(xiàn)象分析:
"「深度」小布價值萬元,一車難求:高端電動輪胎市場的熱潮與整體市場的冷清"
在近年來共享電動輪胎(或稱電動滑板車、輪胎車)市場經(jīng)歷了大起大落的背景下,一個有趣且值得關注的現(xiàn)象浮出水面:來自「深度科技」的「小布」系列電動輪胎,憑藉其高價位(動輒數(shù)萬元人民幣)和「一車難求」的熱銷狀態(tài),成為了市場上一股難以忽視的暖流。然而,這股暖流卻與共享電動輪胎市場整體的冷清態(tài)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揭示了當前騎行市場內(nèi)部深刻的冷熱分化和消費趨勢轉(zhuǎn)變。
"「小布」的熱銷背後:為何高價成為吸引力?"
1. "卓越的產(chǎn)品力與差異化定位:" 「小布」的成功並非偶然。它並非
相關內(nèi)容:
記者 | 覃思悅
編輯 | 石一瑛
公開數(shù)據(jù)顯示,全球自行車市場價值將在2027年達到823億美元。
根據(jù)艾媒咨詢的數(shù)據(jù),中國騎行市場的規(guī)模在2021年就已經(jīng)達到1940億元人民幣左右,這個數(shù)字在今年將進一步擴大。
有著5年騎行經(jīng)驗的關則釧明顯地感覺到了這一波“騎行熱”,“可能是因為疫情以及油價上漲吧,最近車隊里騎車的人越來越多了。有些人對于裝備的要求比較高,花銷可能會超過五位數(shù)。不過我們這樣要求一般的,每年也會花個一千來塊錢在車上?!?/p>
今年8月,一款標價16.5萬的愛馬仕自行車在中國內(nèi)地發(fā)售后迅速售罄的消息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上傳播,再一次引發(fā)了大眾對于“騎行熱”的討論。
標價16.5萬都一車難求,騎行市場真的這么熱嗎?
事實上,在一車難求的背后,是冷熱分明的自行車市場。
一方面,折疊車、公路車、山地車等中高端自行車產(chǎn)品需求旺盛,以小布、大行為代表的進口自行車品牌供不應求,至今下單后仍需等待兩三個月才能到手。
另一方面,鳳凰、永久等大眾自行車品牌經(jīng)營不佳、為生存苦苦掙扎,為其供貨的生產(chǎn)工廠同樣也陷入了發(fā)展困境。

- 一車難求,什么車難求?
這一輪的一車難求,主要集中在10000-30000元的休閑折疊自行車上。
而在休閑折疊自行車領域中,小布是目前當之無愧的“頂流”。
小布,原名Brompton,成立于1976年,是英國著名折疊自行車品牌,也是英國最大的自行車制造商。
在截至2021年3月底的一年中,小布的全年銷售額為7610萬英鎊(約合6.1億元人民幣),稅前利潤也增加到970萬英鎊。
事實上,2012年,小布就正式進入了中國市場。近十年的查無此“布”之后,2022年開始,“騎行熱”發(fā)酵,小布迎來高速增長期。

官網(wǎng)信息顯示,小布在中國內(nèi)地有4家直營店,北京、上海、沈陽和深圳各有一家。此外,品牌在全國各地還有20家經(jīng)銷商。
位于延安中路的上海Brompton直營店內(nèi),整齊擺放了各種款式的折疊自行車以及零部件,整車的標價都在萬元以上。
店員介紹到,店內(nèi)擺放的只是基礎樣品,很多消費者會對原裝自行車進行高配改裝,包括但不僅限于車把、變速和輪胎,經(jīng)過改裝的整車價格會更高。
店內(nèi)另外一位負責維修和保養(yǎng)的店員表示,小布的后期保養(yǎng)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我們直營店會保證基礎的維修和保養(yǎng),比如鏈條上油和車胎打氣。但要更換精細零部件的話,花上幾百塊甚至上千塊的都有。不過一般買整車就這個價格,所以大部分客戶換零件也很舍得投資?!?/p>
盡管走訪當天是工作日下午,店內(nèi)仍有不少顧客,男女比例均衡,年齡多在30歲上下。
來自安徽的孫女士就是當天店內(nèi)的顧客之一。她去年購入了自己的第一輛小布,并計劃明年購入第二輛。當天,在上海出差的孫女士正在店內(nèi)詢問供貨情況。
孫女士告訴界面新聞:“基本都沒現(xiàn)貨,不是說付錢了就能買到。提車短則兩三個月,長則就不知道了,看運氣。”
談起購入第一輛小布的原因,孫女士表示,“可能因為我是女性消費者,對于顏色、造型還有設計這幾個方面比較注重,小布在這幾個方面都抓住我的眼球了。平時騎去聚會、上班的時候,聽到同事、朋友們夸自己的車我還蠻爽的,算是滿足我小小的虛榮心了?!?/p>
截至2022年9月底,“小布”詞條在小紅書APP上已有超27萬條筆記分享。
不過,在閱讀量最高的幾條筆記中,分享內(nèi)容并不是騎行的專業(yè)經(jīng)驗,更多的是騎著小布去喝咖啡、街拍等日常內(nèi)容。
比起自行車的定義,小布似乎更適合被定義為一件時尚潮流單品。

而在小紅書“小布”詞條相關的筆記中,有不少是和另一個自行車品牌大行的對比。
滑雪等戶外運動愛好者lulu等待數(shù)月收到了自己的小布,在被問到是否有在小布和大行之間選擇時,她告訴界面新聞:“因為不知道大行呀。當時搜索的時候只看到了小布和birdy?!?/p>
小布的造型和設計顯然更為突出,不過不少小紅書用戶指出,大行的折疊自行車價格更低,等待時間更短。
大行(DAHON)于1982年由David T. Hon在美國建立,是全球最大的折疊自行車制造商,約占有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場份額。
據(jù)大行在上海的某家旗艦店負責人周可介紹,這一波折疊自行車的熱潮其實在疫情前就開始了,“但疫情前,貨運基本正常流通,所以上門預約的消費者不用等多久就能提車。但疫情之后,海關管理更嚴格,運力也不足,速度大大慢下來。運力不夠再算上組裝的時間,耽擱的時間加倍,同時開始騎車的人也在不斷增多,也就有了等半年等不來一輛車的情況?!?/p>
周可補充,無論是大行還是小布,零部件都要等進口,“我們在內(nèi)地是有倉庫和初級的組裝工廠,但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零件不來我們也沒辦法。每天都有三四個客人會上門問車來了沒,我頭發(fā)都白了好幾根,只能干著急唄。”
- 折疊很熱,但市場不止折疊
和小布主打休閑折疊自行車不同,在這家大行旗艦店,僅三成店鋪面積擺放著折疊自行車,剩余的店面還展示了不少公路車和山地車,價格比折疊自行車更高。
周可表示,如果顧客的預算充足,其實更推薦顧客購買專業(yè)性更強的公路車和山地車。
他告訴界面新聞:“當然,公路車和山地車也不是想買就買,一樣需要預約,不過不會像等折疊那樣等那么久。折疊等的時間確實太夸張了?!?/p>
選擇折疊車的客戶更青睞休閑騎行,公路車和山地車的客戶則對專業(yè)騎行的需求更高。在周可看來,休閑騎行雖然熱,但跟風的消費者比例很大,相對來說專業(yè)騎行消費者的黏性會更大一些,“我是做生意的,得長遠看,如果想留著更多的客戶,不能只逮著折疊賣?!?/p>
和大行一樣,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自行車品牌都在做產(chǎn)品的多樣化布局,從低端到高端都有涉及。大多數(shù)自行車品牌在擁有自己主打的核心產(chǎn)品時,也在不斷出新。

休閑折疊自行車領域里,大行直接和小布形成競爭。
而在公路和山地的騎行大軍中,頻頻被提起的則是捷安特、美利達兩個來自中國臺灣的品牌。
2021年,捷安特的母公司巨大集團營收達818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84億元),同比增長17%;美利達營收達293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66億元),創(chuàng)下品牌的歷年新高。
從數(shù)據(jù)上看,兩個品牌顯然也是“騎行熱”的受益者。
和小布、大行相比,捷安特、美利達屬于中端品牌,但勝在產(chǎn)品多樣、體量大,進入內(nèi)地市場也更早,擁有更好的群眾基礎。
關則釧最開始騎車時選擇的是公路車,2020年開始才轉(zhuǎn)騎山地車。他現(xiàn)在所騎的正是一輛捷安特的山地車。
今年60歲的老玉則是公路車的發(fā)燒友,他現(xiàn)在騎的是2015年購入的一輛捷安特公路車,當時花費了2998元。
“在我經(jīng)濟能力能承受的范圍內(nèi),捷安特是性價比比較高的選擇,”老玉對自己的車很滿意。
老玉告訴界面新聞,騎友中有不少人涉獵多種車型,同時也介紹自己的家人朋友加入騎行。但大家的車型不同,所以出于方便考慮,無論需要購買的是什么車型,都會優(yōu)先從自己熟悉的品牌購入。
關則釧也坦言,自己轉(zhuǎn)入山地車后依然選擇了捷安特也是出于這方面的考量。
目前,自行車市場產(chǎn)品種類多、需求豐富且多樣,仍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Α6膀T行熱”并不只熱折疊車。品牌若是想要謀奪更大的市場份額,吸引更多潛在消費者,產(chǎn)品的多樣化布局必不可少。

- 沒吃到紅利的鳳凰永久們
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上世紀八十年代,一輛鳳凰牌自行車,相當于現(xiàn)在多少錢?”是一個常常被拿出來討論的話題,后半句跟的大都是“80后、90后絕對想不到”。
然而,2022年,當一眾中高端品牌因“騎行熱”賺得盆滿缽滿時,另一邊,最為國人們所熟知的鳳凰永久卻陷入了發(fā)展困境。
8月底,上海鳳凰剛剛公布了2022年半年報:上半年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約1.55億元,但凈利潤僅為9.63萬元。
9.63萬元的凈利潤,甚至買不起一輛定價16.5萬元并且一車難求的愛馬仕自行車。
上海鳳凰的前身是設立于1897年的同昌車行,是中國第一家自行車生產(chǎn)企業(yè)。1956年,同昌車行被納入國營企業(yè),并和其他一些自行車公司共組上海自行車三廠。1959年,上海自行車三廠正式推出“鳳凰自行車”品牌。
1994年,上海鳳凰曾實現(xiàn)年銷551萬輛、凈利潤1.18億元的奇跡營收。但在此之后,上海鳳凰開始走下坡路,不僅再也沒能打破這一業(yè)績,并且從今年最新的營收業(yè)績看,上海鳳凰的處境已經(jīng)岌岌可危。
曾與鳳凰分庭抗禮的永久,財務狀況也并不樂觀。品牌去年營收僅為7.2億元,與巔峰時期相比下滑明顯。
美國市場研究機構NPD的一份報告指出,自行車近幾年的銷售走高主要得益于中高端自行車產(chǎn)品增加的需求上升,而普通自行車產(chǎn)品的需求并未有明顯漲勢。
可以說,看似皆大歡喜的“騎行熱”沒有給鳳凰永久們展示的舞臺。
盡管業(yè)績不佳,鳳凰永久們并沒有坐以待斃。
一方面,品牌開始探索高端線,擴大產(chǎn)品布局,不再只局限于普通的大眾自行車。
目前,鳳凰在天貓的官方旗艦店的粉絲數(shù)已破37萬,店內(nèi)的主要產(chǎn)品仍是300-700元之間的大眾自行車和中低端山地車,但也有標價1000-4000元不等的折疊自行車和山地車。

此外,界面新聞注意到,鳳凰的旗艦店內(nèi)有一款標價39999元的流沙金70周年紀念版單車上架出售。
類似的,永久的官方旗艦店也有上架一款80周年紀念款自行車,標價88880元。
在推出中高端產(chǎn)品的同時,兩個品牌不約而同打出了“紀念版”這張情懷牌。盡管具體銷售數(shù)據(jù)還未可知,但鳳凰永久們的確已經(jīng)在探索高端線產(chǎn)品上做出了嘗試。
另一方面,鳳凰永久們在下沉市場的管理也更精細。
永久自行車一位省級經(jīng)銷商告訴界面新聞,他手下的門店數(shù)量的確在減少,但正因如此,他對于門店的選址也更講究。目前他的門店主要集中在當?shù)氐闹行W或是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附近,而這些都是大眾自行車主要的客源地。
他告訴界面新聞:“店雖然倒閉了幾家,但是留下的幾家盈利還是蠻穩(wěn)定的,甚至在提高,差不多把前幾年的損失填上了。就我個人而言,我感覺平價自行車還是有市場的,只不過要選對地方?!?/p>
(文中周可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