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確實是一場備受矚目的“生死局”!武漢武商、上海恒隆、北京SKP(原新光天地)這三大高端百貨/購物中心,不僅在各自的城市是絕對的標桿,更是全國零售版圖上的重要力量。它們之間的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堪稱中國高端零售市場的“三強爭霸”。
這場“生死局”體現(xiàn)在多個維度:
1. "核心商圈的爭奪:"
"武商:" 坐擁武漢最核心的街道口商圈,是武漢商業(yè)的絕對主場和地標。近年來,武商Mall持續(xù)升級,試圖鞏固其王者地位,并輻射更廣闊的區(qū)域。
"恒隆:" 定位上海南京西路頂級商圈,是奢侈品和高端品牌的聚集地。它以極致的購物體驗和頂級的品牌組合吸引著全國乃至全球的消費者。
"SKP:" 占據(jù)北京國貿(mào)CBD核心地段,背靠中國最強大的經(jīng)濟和政治中心。SKP以其獨特的“藝術(shù)+零售”模式、強大的品牌資源整合能力和線上線下融合的“SKP+App”而聞名,是國貿(mào)商圈乃至北京的消費新地標。
2. "品牌資源的比拼:"
三家都匯集了全球頂級的奢侈品牌,但各自的品牌側(cè)重和更新速度各有千秋。SKP在引入先鋒設(shè)計師品牌和新銳品牌方面表現(xiàn)尤為活躍。恒隆在上海的奢侈品
相關(guān)內(nèi)容:
“我想說武漢開業(yè)時的租戶組合甚至比昆明恒隆廣場還好。但因為客流,因為隔壁通過不允許任何租戶來我們這里(的策略),在某種程度上扼殺了我們,然后突然間隔壁又來了一個大的競爭對手,給所有人打20%折,這讓整個本地市場都措手不及?!?/span>恒隆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盧韋柏在恒隆2025財年中期業(yè)績分析師簡報會上的直白話語,撕開了武漢高端商業(yè)江湖的殘酷面紗——武商、恒隆、SKP三大巨頭的博弈已從暗斗轉(zhuǎn)向全面火拼。
武商MALL、武漢恒隆廣場、武漢SKP,包含了本土地頭蛇、港資、外來者的復雜關(guān)系。
如果用幾個詞來形容三大巨頭這些年來的明爭暗斗,可稱為本土霸主的資源封鎖、港資巨頭的高端突圍以及價格核彈攪局市場。
明面上來看,目前武商MALL年銷售額最高,去年達189億元,位居中部六省榜首;武漢SKP最活躍,一直在攪動武漢高端市場,開業(yè)一年,客流近2000萬,多次實現(xiàn)單日銷售額破億元;武漢恒隆廣場目前表現(xiàn)較差,今年上半年出租率僅88%,租戶銷售額同比減少31%,收入減少36%。
隨著三大項目競爭日益激化,是地頭蛇守住基本盤,還是外來者反客為主?三家間的競爭格局,未來有可能出現(xiàn)新變化嗎?
01封鎖與突圍本土與港資的攻防戰(zhàn)
作為武漢商業(yè)地頭蛇,在相當一段時間,武商MALL長期壟斷頂奢資源,對華中富裕人群有著很強的虹吸能力。2024年,項目銷售額達189億元,在中部六省各大商業(yè)體中,遙遙領(lǐng)先。
而隨著恒隆、SKP進場,對武商在中部省份的地位產(chǎn)生一定影響。
以時間節(jié)點來看,恒隆進入武漢市場,始于2013年,當時恒隆以33億元代價拿下硚口區(qū)核心地塊,總投資額約130億元。
這里(武廣商圈)是武漢傳統(tǒng)核心商業(yè)區(qū),被譽為“華中第一商圈”,恒隆落地于此,無可厚非。只是,武漢恒隆廣場與武商MALL僅一街之隔,任何人看到,都會認為恒隆要來挑戰(zhàn)武商的霸主地位。

這個時候的武商MALL,經(jīng)過幾輪招商調(diào)整,基本完成奢侈品矩陣的布局。
2007年,武漢國際廣場一期開業(yè)時,引進了Cartier和HUGO BOSS;2009年初,GUCCI開業(yè),帶動Ferragamo、MaxMara、Burberry等數(shù)十家國際名品進駐;2011年,武漢國際廣場二期開業(yè)后,Versace、Montblanc、Chaumet、Zegna等品牌入駐,特別是2012年開業(yè)的Hermes、DIOR,2013年開業(yè)的LV,以及2014年開業(yè)的Prada。

甚至于2013年就傳出消息,CHANEL已經(jīng)看好店鋪位置,一旦有新店計劃,會優(yōu)先考慮武漢國際廣場。盡管后來CHANEL去了丹尼斯大衛(wèi)城,但武商MALL十多年前就是奢侈品聚集地,是不爭的事實。
面對實力強勁的武商MALL,武漢恒隆廣場依然與其做鄰居,明顯對自身有著強大信心。

在武漢恒隆廣場建設(shè)的7年間,武商也沒有閑著,將武漢國際廣場、武商廣場、世貿(mào)廣場合并成武商MALL,統(tǒng)一運營;不斷優(yōu)化品牌,提升競爭力,甚至與品牌簽訂排他協(xié)議,切斷恒隆的招商通路,以此壓制對手。
而恒隆,在武商的封鎖中,仍吸引了不少奢侈品牌進駐。
武漢恒隆廣場于2021年3月開業(yè),為武漢帶來了上百家首店。2022年,Hermes、Cartier、LV、DIOR、GUCCI等到來,其中,Hermes是武漢唯一一家門店,也是從武商MALL轉(zhuǎn)移到武漢恒隆廣場的。

頂奢品牌轉(zhuǎn)場,自然是對武漢恒隆廣場的看好。
2021年,開業(yè)不足1年的武漢恒隆廣場銷售額近10億元,出租率84%;2022年,租戶銷售額增加158%,換算下來,2022年商場銷售額近26億元。
這個成績算是武漢恒隆廣場對武商MALL封鎖的回應(yīng)。但是,武漢恒隆廣場缺了點運氣。
武漢恒隆廣場開業(yè)時,正值三年大衛(wèi)生事件,之后又是大市場環(huán)境變化,消費者習慣變遷,重重因素疊加,對一個新入市項目來說,挑戰(zhàn)很大。
一直到現(xiàn)在,營業(yè)4年多,武漢恒隆廣場的出租率都處在較低位,截至2025年上半年,武漢恒隆廣場的出租率88%,租戶銷售額同比減少31%,收入減少36%。
曾經(jīng)去過幾次,武漢恒隆廣場的客流都比較差。
稍微可喜的是,武漢恒隆廣場的奢侈品租戶面積幾乎沒變,而且,恒隆對旗下商業(yè)項目取消了“高端”、“次高端”劃分,后續(xù)可能會有新的變化出現(xiàn),這就給了項目翻盤的機會。
02攪局者到來武漢SKP的降維打擊
2024年開業(yè)的武漢SKP,一開業(yè)就讓武漢高端市場激起巨浪。
憑借著“高奢街區(qū)+獨棟門店”,以及SKP自身對高端品牌的帶動能力,武漢SKP累計引進了1000多個品牌,甚至Burberry等品牌選擇了武漢SKP,棄武商MALL而去。
項目開業(yè)近一年來,單日銷售額破億的情況并不少見。今年4月生日慶,首日銷售額達到1.65億,創(chuàng)了歷史新高。

8月9日的現(xiàn)場看到,場內(nèi)人流量很大,盒子內(nèi)也沒有什么空鋪圍擋。


K大道,LV將其稱為“武漢香榭麗舍大道”。42個獨棟門店,已經(jīng)開了近30家,LV、Loro Piana、Wilson獨棟門店也即將開業(yè)。
屆時,其奢華程度會進一步提升。

面對京城來的大鱷,武漢恒隆廣場在武漢SKP開業(yè)前,打造了全新的“恒隆會”會員專屬貴賓室——The Lounge,為會員提供更好服務(wù)。
特別是武漢SKP開業(yè)后的商戰(zhàn),引發(fā)各方關(guān)注。
武漢SKP開業(yè)時推出滿千返百、推薦品牌滿1000返200、品牌日10倍積分、新會員開卡禮遇等活動,刺激了消費者購買熱情。
武商MALL緊隨其后,在去年七夕節(jié)推出返現(xiàn)促銷活動,優(yōu)惠力度很大,部分奢侈品牌疊加10倍積分,滿千返百,頭部品牌如LV、DIOR、Prada、卡地亞、寶格麗和蒂芙尼等均參加活動。美妝品牌8.5折,且積分返券均適用武商一卡通。
武漢恒隆廣場的規(guī)則是滿10000元返1500元、滿50000元返7500元,并疊加五倍積分,也相當于8.3折。愛馬仕、LV、Gucci、Dior、寶格麗、梵克雅寶、蒂芙尼等品牌參加活動。
當時,83折購買奢侈品,頻頻登上熱搜。面對三家商戰(zhàn),LV緊急叫停了該活動。

這里有幾個問題一直沒有想明白,SKP系商業(yè)每年4月的生日慶、11月的周年慶活動力度都很大,滿千返百、品牌日10倍積分,還有指定禮金等,算是變相讓利給消費者。
SKP系商業(yè)一年兩次店慶,一直都有促銷活動,每年也引起市場關(guān)注,一向矜持的奢侈品牌為何沒有叫停過?
為什么其它重奢項目不模仿SKP,也通過這些促銷活動,吸引消費者?
去年武漢SKP、武商MALL、武漢恒隆廣場的促銷活動被叫停,今年武漢SKP生日慶,推薦品牌1000返200、品牌日10倍積分、禮金贈送、積分兌換禮金最高達15000元。
這些優(yōu)惠很明顯拉動了商場消費,難道這類促銷活動只能適用于SKP系商業(yè)?
這些問題,也向人請教過,卻沒有得到什么合理的解釋。而SKP,每年最吸引消費者的時刻,也就是生日慶、周年慶,奢侈品就跟大白菜一樣,被消費者帶回家。
而在這種金錢攻勢下,消費者難以抗拒,競爭對手再精致的活動策劃,也難以有效防御。
03南北對抗最終都要適應(yīng)市場
當前武漢高端市場,武漢K11基本不抱期待,武漢萬象城與其它幾家的奢品有一定差異,暫時可以避開紛爭。
分列長江南北的武漢SKP、武商MALL、武漢恒隆廣場,品牌重合度比較高,要搶的目標客群,主要集中在富裕群體,三者間的競爭很難避免。
武商MALL是世貿(mào)廣場、武商廣場、武漢國際廣場合并起來的,客群基本囊括了所有年齡層。
武漢恒隆廣場,定位高端家庭型購物中心,在定位上,除了高端,還有相對富裕的家庭客群,這就稍微有了一點差異。
武漢SKP的購物場景則會更容易吸引消費者前往,也在短短一年間,給武漢高端市場帶來巨大變化。
武商MALL和武漢恒隆廣場隔街相望,在客群上稍微有些差異,兩家會不會出現(xiàn)競爭中的聯(lián)合,共同對抗武漢SKP的攻勢,形成微妙平衡?
又或者,武漢高端市場會不會與沈陽一樣,最終某一家贏得勝利,獨霸武漢市場?
終局如何,需要繼續(xù)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