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現象,并且反映了汽車市場,乃至公務用車領域深刻的變革。比亞迪憑借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先地位和技術實力,逐步在包括公務車采購在內的多個細分市場嶄露頭角,甚至可以說正在重塑公務出行的形象。
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理解這個說法:
1. "政策導向與環(huán)保需求:" 中國政府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發(fā)展,出臺了一系列補貼、稅收優(yōu)惠和路權優(yōu)先等政策。這使得新能源汽車,特別是像比亞迪這樣技術成熟、產品線豐富的品牌,在公車采購中具有了天然的競爭優(yōu)勢。政府機構的綠色出行、碳中和目標也促使他們優(yōu)先考慮或增加新能源車的比例。
2. "技術實力與產品競爭力:" 比亞迪在電池技術(如刀片電池)、電機、電控以及混動技術(DM-i/DM-p)方面擁有核心優(yōu)勢,提供了續(xù)航里程、性能、燃油經濟性(特別是混動車型)等多方面的保障,滿足了公務用車對可靠性、經濟性、環(huán)保性的要求。其產品矩陣(從轎車到SUV,從純電到混動)也基本覆蓋了公務出行的常見需求。
3. "可靠性與經濟性:" 相比傳統(tǒng)燃油車,新能源汽車(尤其是比亞迪的混動車型)保養(yǎng)項目少,維護成本相對較低,且能源成本(電費遠低于油費)更具優(yōu)勢。這符合公務用車追求長期使用成本效益的特點。同時,比亞迪作為本土品牌
相關內容:

迪子是越來越爭氣了,直接取代合資燃油,成為公務出行的“門面擔當”。
都知道政府公務車采購的含金量,那是相當嚴格的篩選和審核,必須滿足高強度使用、維護成本低、安全性高等諸多硬指標,但凡有弱項就別想入選。而比亞迪憑借全棧自研的刀片電池、DM-i、云輦、天神之眼等前沿科技,贏得信賴和支持。
要知道,這不是比亞迪第一次成為“公務嚴選”的冠軍,最近,媒體剛剛發(fā)布了2023-2025年政府采購新能源公務車榜單。榜單顯示,比亞迪連續(xù)2年成為政府采購新能源公務車冠軍,銷量占比分別為2023年29.76%、2024年26.09%、2025年1-5月28.21%。



稍微換算一下就知道,政府每采購4臺新能源車,就有1臺是比亞迪。這樣的數據和成績,才最能彰顯新能源標桿地位吧。
據不完全統(tǒng)計,比亞迪海鷗、秦、元PLUS、宋PLUS、漢、夏等多款車型入選成為公務用車,作為政府日常公務用車及警車、特警車、機場引導車等特殊場景用車,不僅為機構正常運作提供有力保障,也能在應急搶險、長途巡查等關鍵時刻予以有力支撐。比亞迪的高品質、好口碑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務,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而且,前段時間去政務服務大廳處理事情,路過停車場,也發(fā)現了比亞迪這個“顯眼包”,出場率奇高。不止我們這里,全國多個城市的單位停車場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比亞迪不僅是公務用車品牌的不二之選,也是很多公務員的日常用車。他們覺得開迪子“體面又務實”,體面是國民知名度高、好技術多、外觀設計好看又低調,務實是價格給力、實用好開,不管是日常通勤還是偶爾長途出行都很放心。
更難得的是,國家政策也提供了有力支持。今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指出,公務用車集中采購,應當選用國產汽車,優(yōu)選新能源。這是在肯定國產新能源的進步和發(fā)展,鼓勵大家支持國產。
比亞迪作為連續(xù)多年的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未來,會更廣泛地應用于公務領域,助力公務出行,助力中國汽車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