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包銀”(Gold-plated Silver)作為一種常見的貴金屬飾品,確實因其外觀亮麗、價格相對親民而受到很多消費者的喜愛。但它和純金、純銀、K金有著本質的區(qū)別,所以是否“能放心買”,關鍵在于你"期望什么"以及"如何購買"。
"一、“金包銀”到底是什么?"
“金包銀”通常指的是在純銀(通常是S925,即含銀量92.5%)的基底上,通過電鍍或其他工藝包裹一層薄薄的金(通常是黃金,如Au999)。
"優(yōu)點:"
"外觀:" 金色部分光澤好,看起來比較高檔。
"價格:" 相較于純金或足金,價格更低,性價比高。
"佩戴:" 純銀的基底對皮膚相對友好。
"缺點:"
"金層?。? 金層非常薄,容易磨損、刮花,甚至在長期接觸汗液、化學品后逐漸脫落。
"不耐造:" 不適合劇烈運動或做家務時佩戴,也容易在碰撞中損壞。
"純度問題:" 金層和銀基的純度可能不如宣傳的那么高。
"保值性差:" 由于不是純金,其回收價格主要取決于剩余的金和銀的重量,遠低于
相關內容:
近來,售價遠低于足金產品的“金包銀”飾品走紅。然而,有消費者反映,從含金量低到虛假宣傳,目前“金包銀”飾品市場存在一些不規(guī)范現(xiàn)象?!敖鸢y”能放心“入”嗎?消費者該如何避坑?
“金包銀”走紅
在我國重要黃金珠寶集散地——深圳水貝市場,僅水貝一路和貝麗北路兩條街,就有十數(shù)家門頭帶著“金包銀”字樣的店鋪,有的面積達百余平方米。晚上8點多,仍陸續(xù)有人前來拿貨。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金包銀’類商品大規(guī)模進入市場,這從我們的檢測需求大幅增加可以得到印證。”珠寶玉石首飾國檢集團(NGTC)品牌建設與市場部負責人孟曉珺等業(yè)內人士說。
一般來說,“金包銀”飾品指的是在銀質基底表面覆蓋一層薄薄的黃金,從外觀看與足金飾品一樣。值得注意的是,“金包銀”名稱本身并不符合權威機構對“包金”工藝的界定,而是商家對此類商品的通俗叫法。

北京一家店鋪售賣的“金包銀”手鐲。任軍攝(新華社)
“不掉色不露白”“外觀和足金沒有任何區(qū)別”“不剪開誰也不知道”……在某個粉絲量過萬的“金包銀”網店,價格不到千元的莫比烏斯手鐲、碎冰冰四葉草手鏈、八寶羅盤等熱門產品累計銷量超過千件。
多位業(yè)內人士表示,目前一些大品牌金店對“金包銀”較為排斥?!捌放平鸬昊静慌觥鸢y’,一般是小廠在做?!彼愂袌鰪氖曼S金制品零售的店主劉先生說。
存在缺金、虛假宣傳風險
“金包銀”產品實際金重難檢測,“缺金”問題較為突出,消費者購買猶如“開盲盒”。
去年11月,國家首飾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深圳實驗室從不同渠道收集了17件“金包銀”首飾樣品進行破壞性檢測,結果顯示,金銀分離后,有14件樣品實際的含金量都少于其宣稱的數(shù)值。偏差最大的一款,產品對外標稱有0.96克金,但分離后金重只有0.19克。
多位業(yè)內人士表示,一些檢測機構出具的鑒定證書中標注了金重,但實際上為商家自稱的克重,檢測機構并不能在無損的情況下進行驗證。

在深圳市金質金銀珠寶檢驗研究中心,工作人員通過檢測確定一款首飾的金重。新華社發(fā)
地方監(jiān)管出手,市場仍待規(guī)范
根據(jù)黑貓投訴平臺,不少消費者反饋“金包銀”產品在佩戴較短時間后出現(xiàn)金層脫落的現(xiàn)象。有的消費者購買“金包銀”手鐲半年后想要以舊換新,卻發(fā)現(xiàn)商家已關門跑路。
如今不少“金包銀”產品的生產,是將具有首飾形狀的銀胚電解清洗后,放入金水中鍍上金層。
“金包銀”產品大規(guī)模流行后,深圳、廣州兩地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已發(fā)布行政告知書,對采用電鍍等方法將金覆蓋層鍍到銀飾品上的鍍金銀首飾的名稱、標簽標識、印記、檢測證書等進行規(guī)范。兩地均明確,此類產品的名稱應為“鍍金銀”。除采用機械加工方法將金箔固定包在銀飾品外,不得稱為“金包銀”。
“除了產品標識,這類產品的生產標準也應更加明確,市場監(jiān)管部門要加強抽檢?!鄙钲谑旋垗弲^(qū)珠寶行業(yè)協(xié)會秘書長石妍說。
此外,由于部分“金包銀”網店開業(yè)時間較短,店鋪信譽積分不高,消費者下單時尤其需擦亮眼睛,警惕低價陷阱。
轉自/新華社
來源: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