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可能基于一些誤解或者非常特殊的、非主流的評估標準。根據(jù)幾乎所有公認的奢侈品市場報告、品牌價值和消費者認知,"愛馬仕(Hermès)和香奈兒(Chanel)通常都被視為世界上最昂貴、最具價值的奢侈品牌之一,其地位和影響力遠超蒂芙尼(Tiffany & Co.)。"
以下是一些關鍵點,解釋為什么愛馬仕和香奈兒通常被認為更“貴”或更有價值:
1. "歷史悠久與傳承:"
"愛馬仕:" 成立于1844年,擁有超過180年的歷史,是真正的“百年老店”。其精湛的手工藝、對材質的極致追求以及為皇室和名流服務的歷史,賦予了它無與倫比的品牌底蘊和傳奇色彩。
"香奈兒:" 由可可·香奈兒女士創(chuàng)立于1910年,以現(xiàn)代、優(yōu)雅、獨立的女性形象為起點,經(jīng)歷了多個時代變遷,始終保持著強大的品牌號召力。
"蒂芙尼:" 成立于1837年,雖然也很有歷史,但在奢侈品界的“資歷”和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尊貴感上,通常認為不及愛馬仕和香奈兒。
2. "極致工藝與稀缺性:"
"愛馬仕:" 以其近乎“慢工出細活”的手工制作而聞名,尤其是其皮革制品(如凱
相關內容:
問大家個問題,最貴的奢侈品牌是誰?我覺得不是愛馬仕香奈兒,也不是卡地亞,而是Tiffany。
想必有人會提出異議,畢竟蒂芙尼有些珠寶才幾千塊錢,怎么能稱得上是最貴的呢?
但在我看來,評判的因素并不在于價格高低,而是背后的商業(yè)運作模式。在消費品領域,有個很重要的概念——平效,簡單來講,就是衡量一家店鋪單位營業(yè)面積所能創(chuàng)造出的銷售額。
之前美國有個機構研究,第一名是蘋果,而第三名就是Tiffany,在奢侈品里是最高的,而且Tiffany的估值,在1978年是1.04億美元,到2021年已經(jīng)漲到了158億美元,40年間翻了150多倍。
它在21年被LV收購的時候,是市值最高的珠寶公司,也是時尚圈有史以來最大的收購。
特朗普的二女兒就叫Tiffany。據(jù)說,當年特朗普大廈恰好位于紐約第五大道Tiffany旗艦店的近旁,機緣巧合之下,特朗普還順勢拿下了Tiffany旗艦店上方的那片“空中權”。后來女兒呱呱墜地,直接取名Tiffany。

Tiffany
提起Tiffany,它不過是一家珠寶公司、一個時尚品牌,到底因為什么價值不菲呢,當初LV集團豪擲重金對收購,這一決策是高瞻遠矚,還是一步險棋?
下面快速回顧一下蒂芙尼(Tiffany)的發(fā)家史。1837年,蒂芙尼最初只是一家平平無奇的文具店,后來它把業(yè)務版圖逐漸拓展到銀飾領域,而后更是大膽進軍珠寶行業(yè)。
到了1878年,蒂芙尼購得一顆重達287克拉的黃鉆原石,通過創(chuàng)新性的工藝,切割成擁有82個切面的稀世珍寶,并賦予一個浪漫之名——“我的蒂芙尼鉆石”。
蒂芙尼擅挖原石,像坦桑石、紫鋰輝石都是它發(fā)現(xiàn)并命名的,大銀行家JP Morgan是他的忠實客戶,摩根石就是以他命名的。
1886年,蒂芙尼又完成了一次驚艷設計——六爪鑲嵌鉆戒問世。這種獨特的鑲嵌工藝,巧妙地將鉆石全方位托舉,讓這枚鉆戒完全的展露光芒,也成就了蒂芙尼的一款傳世經(jīng)典。
直至如今,你要是在iPhone上打出“鉆戒”或者“訂婚”相關的表情,彈出來的正是這款標志性的六爪鉆戒。這些產品的創(chuàng)意也讓蒂芙尼吸引了眾多知名設計師紛的加入。
在這些設計大師里,最有名的就是讓?史隆伯杰。提起那部影史經(jīng)典《蒂芙尼的早餐》,海報中赫本脖頸間佩戴的那條以傳奇黃鉆為主角的項鏈,就是出自史隆伯杰之手。

《蒂芙尼的早餐》畫面
不僅如此,近期熱度飆升的“石上鳥”系列,同樣也是這位大師的得意之作。
這些產品上的靈感佳作涌現(xiàn),蒂芙尼在這個圈子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慢慢就逐漸起來了。但要想登頂奢侈品價值的金字塔尖,光靠出眾的產品可遠遠不夠。
畢竟,那些歷經(jīng)百年風雨洗禮的奢侈品牌,個個底蘊深厚,拿出的也都是精品,蒂芙尼又憑什么能脫穎而出呢?
我覺得很關鍵的一點確實是機遇。20世紀60年代,好萊塢經(jīng)典電影《蒂芙尼的早餐》里的赫本手持面包、站在蒂芙尼櫥窗前的畫面,成為影史難以磨滅的經(jīng)典一幕。
也正是憑借這部電影,蒂芙尼徹底出圈,成為美國珠寶的代名詞與象征,自此,機會紛紛向它涌來。
就拿美國最具影響力的體育賽事——超級碗(SuperBowl)來說,這項賽事的冠軍獎杯指定由蒂芙尼設計制作。

SuperBowl與蒂芙尼合作
而在紅毯上,尤其是美國影星現(xiàn)身時,蒂芙尼珠寶更是???;美劇、電影里也頻繁出現(xiàn)它的身影,只要到了求婚環(huán)節(jié),那標志性的小藍盒必定登場,這就讓Tiffany逐漸成了一種象征,而就是這種象征和意義,正是Tiffany市值的支撐,也是它商業(yè)價值的一個核心。
如果只是產品好或者是流量好,那可能只是一時的時尚,它很難長期為記成為一個經(jīng)典,而當它成為一種象征、一種文化,它才能有長期的生命力。
我舉個例子,比如說Nike、可口可樂,它們更多的廣告其實是更情感向的一種渲染,比如說家庭歡聚來一杯可樂,運動員揮汗如雨,穿著Nike,它就告訴你just do it,這些都是不斷加深人們對它品牌印象的這個理解。
而這種文化的承載其實也是它們商業(yè)價值的一個核心。Tiffany也類似,比如它有一個非常有特色的文化傳承——櫥窗。

Tiffany櫥窗
《蒂芙尼的早餐》里,赫本在櫥窗前的畫面令人難忘,只是特寫呈現(xiàn)。其實,蒂芙尼創(chuàng)立起就玩起“動態(tài)櫥窗”,它靈動展示吸引路人,讓人感受品牌理念與文化。
早期百貨商店的櫥窗,基本上就是往里塞更多的商品,放更多的假人,上面也都塞滿商品,就是希望更多地去展示自己在賣的東西。
但Tiffany它就不一樣,它覺得我這些珠寶不是簡簡單單地賣商品,而它是個藝術品。所以我的櫥窗就不光要告訴別人說我在賣什么,更主要的是傳達一種文化理念和這些藝術設計。
過去數(shù)年,Tiffany的圣誕櫥窗與情人節(jié)櫥窗,大多是對經(jīng)典之作的深情回望,營造出滿溢喜悅與歡樂的氛圍。正是悉心構筑的文化理念,才鑄就了Tiffany堅不可摧的品牌力,而這一品牌力恰恰是Tiffany核心價值之所在。
也正因如此,它才會被奢侈品巨頭LVMH相中,不惜豪擲158億美元的天價將它收入囊中。
這些聲名遠揚的品牌,在商業(yè)版圖持續(xù)拓展的進程里,成為藝術創(chuàng)新的驅動力,帶動著藝術層面不斷推陳出新。
文本來源@小Lin說的視頻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