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確實是一個非常有趣且值得探討的現象!從健身房的專屬裝備到辦公室的流行單品,緊身褲(尤其是緊身運動褲/leggings)的爆紅,背后反映了時尚、文化、科技和社會觀念的變遷。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這個“沉寂數百年”又“突然爆紅”的過程:
1. "“沉寂”的誤解與歷史淵源:"
"并非完全“沉寂”:" 實際上,類似緊身、包裹性強的腿部服裝在歷史上時有出現,并非完全消失。例如,19世紀的“爬行緊身褲”(Corset),雖然主要束縛胸部和腰部,但也涉及腿部;20世紀60年代的緊身連體衣(Leotard)、芭蕾舞裙、以及后來的“小蠻腰”(Spandex,萊卡前身)運動服,都體現了對身體線條的強調和包裹。
"觀念的束縛:"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過于緊身的腿部服裝,尤其是無上衣搭配時,常常被視為“暴露”、“不正經”或僅限于“運動”場合,不適合嚴肅的社交或工作環(huán)境。社會規(guī)范和性別觀念限制了它們在日常穿著中的普及。
2. "“突然爆紅”的原因分析:"
"健身文化的普及與演變:"
"健身風潮:" 近二三十年,全球范圍內健身熱潮持續(xù)升溫,運動已成為許多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緊身運動褲因其舒適
相關內容:
2017年3月,一架從美國丹佛飛往明尼阿波利斯的美國航空飛機上,機組工作人員執(zhí)意不讓兩名女性登機,因為她們身上穿的緊身褲(leggings)不符合航空公司對于乘客的著裝要求。
不少人認為,美國航空的工作人員有點大驚小怪,其著裝要求也略顯過時。如果任何穿緊身褲的女性都被拒絕登機,由此導致的經濟損失可能航空公司承受不起——現在,貼合皮膚、方便活動的緊身褲已經無處不在。
健身房、瑜伽教室已經承載不下這么多條花色各異的緊身褲了,它們出現在了公園、大街、商場和家居空間,甚至,還有一本正經的辦公室。
緊身褲終于迎來了自己的盛年。此前,它作為一種功能性服裝,甚至男性專屬的服飾,已經默默地存在了數百年。
從緊身褲的英文名Leggings可以看出,它最初專門為保護雙腿而生。根據美國作家T.C.F. Hopkins寫的《Empires, Wars, and Battles》一書,在馬匹代步的社會中,從亞洲到歐洲的騎士們都穿著方便騎馬的貼身長褲,這是早期形式的緊身褲。
在北美洲的歷史上,當地的土著美洲人,尤其是女性,多穿著由獸皮做成的Leggings。這種服飾的功能既有幫助女性遮蔽身體,也能保護穿著者的腿部不被植物和動物所傷。
18世紀,男人們開始穿由羊毛、亞麻布或者皮革做成的、從膝蓋上方幾英寸延伸到腳部的leggings,更像是今天人們印象中的長襪。當時,運動員、體力勞動者和軍人普遍穿著leggings和綁腿。之后的幾個世紀,穿leggings的人也都是男人和小孩,他們需要在戶外活動和戰(zhàn)事中保護雙腿。

二戰(zhàn)期間,戰(zhàn)爭加大了工業(yè)橡膠的需求,因此日常生活中人們需要尋找橡膠替代品。 杜邦公司的化學家Joseph Shivers在1959年發(fā)明了一種能夠延展到原尺寸6倍、之后還能回復初始狀態(tài)的人工合成纖維。這種更輕便、透氣的材料替代了服裝中使用的傳統(tǒng)橡膠,它就是“萊卡”。
當人們拿萊卡做褲子的時候,發(fā)現這樣的長褲貼身舒適可延展,便于人們參加各種大幅度活動還不會變形和破損。懶得給這種褲子起新名字的人,借用了leggings來指代這種彈力長褲,也就是現在的緊身褲。
20世紀,尤其是自由的60年代,給緊身褲提供了發(fā)展的好環(huán)境,人們的著裝從繁冗變得簡潔,從商務走向休閑,穿褲裝的女性也逐漸增多。1970年代,牛津字典將leggings解釋為“由可延展的纖維制成的緊致貼身長褲,多為女性穿著”。
緊身褲和女性的掛靠始于1980年代。體育運動和高強度健身也逐漸被更多女性接受,她們的著裝選擇也走向舒適和功能,緊身褲的使用率大幅增長。當時,緊身褲是健身和年輕的聯想詞,并不常見于其他年齡段的女性和其他生活場景。
進入21世紀,緊身褲的流行不僅由運動生活方式帶領,也被有遠見的企業(yè)推動。
1998年,加拿大運動品牌Lululemon推出了第一條瑜伽褲——這是緊身褲的一種,多被穿著參加瑜伽運動。這是一條采用了尼龍和萊卡材料的長褲,能夠在運動中排汗,并適應各種扭轉動作。瑜伽運動在21世紀的盛行,培養(yǎng)了一大批擁躉,也激發(fā)了瑜伽褲的需求。

20年后,瑜伽褲占領了人們的衣柜,雖然它們的主人可能從來都沒有做過一個下犬式。運動的女性更換緊身褲頻率高于一般褲裝,而女性也希望緊身褲的外形不僅僅是單調的黑色和灰色。
根據彭博社報道,2016年,美國的緊身褲線上銷量較前一年增長了41%,訂單量超過了牛仔褲;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的數據,美國2018年進口的女性緊身褲首次超過了牛仔褲。
逐漸加碼女性業(yè)務的各大體育用品公司,顯然也沒有措施緊身褲市場爆發(fā)的良機。大公司之間的緊身褲競爭也從占領貨架走向了科技較量,誰的面料能帶來更好的穿著體驗,誰就能獲得更多訂單。
Lululemon為自己不少原創(chuàng)的面料申請了專利,如含有含很高比例的尼龍微纖維Luon、類似第二層皮膚的Luxreme、適合出汗運動的Nulux,以及除臭殺菌的Silverscent等;阿迪達斯則采用了吸汗面料Climalite,熱調節(jié)材料Climacool以及Climawarm,這些面料可以適應不同訓練中身體的變化;耐克的Dri-Fit面料特點在于吸汗速干。
緊身褲的流行也吸引了快時尚服裝品牌的注意力,J.Crew、H&M以及Gap等品牌都有自己的運動服裝系列,女子緊身褲是這里面的重點產品。
過去幾年,緊身褲的流行也引發(fā)了學校和工作場所的擔憂,男性普遍認為受到“干擾”。但是,受夠了西裝褲和牛仔褲的女性顯然不能接受這種理由,在一次次抗議和反抗中,社會對于緊身褲的嚴格態(tài)度也在不斷放松。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Edited的數據,目前全球零售場所里有超過1.1萬種瑜伽-緊身褲產品(包括男性和女性產品)。根據市場調查機構NPD集團分析師Marshal Cohen提供的數據,運動下裝和緊身褲市場總額已經超過了10億美元。
緊身褲正走在一條看不到盡頭的增長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