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延續(xù)13年的超級品牌符號,雙11的“貓頭”圖標(天貓官方吉祥物)確實每年都會帶來新花樣!
這幾乎是天貓雙11不變的“傳統(tǒng)”和“儀式感”的一部分:
1. "年度形象更新:" 每年雙11前夕,天貓都會發(fā)布當年度的“天貓小精靈”(即貓頭)形象。這個形象通常圍繞當年的雙11主題展開,設計上會有新元素、新色彩或微調,以保持新鮮感和吸引力。
2. "強化品牌記憶:" 13年來,貓頭已經深入人心,成為雙11購物節(jié)的標志性符號。每年的新設計是在鞏固品牌形象的同時,也提醒消費者雙11的臨近。
3. "結合流行文化/節(jié)日:" 新的貓頭設計往往會結合當年的熱點、節(jié)日元素(如中秋、國慶)甚至是網絡流行文化,使其更具話題性和傳播力。
4. "傳遞購物情緒:" 貓頭的設計風格也會 subtly 傳遞當年雙11想要營造的氛圍,比如是更強調科技感、年輕活力,還是更側重家庭溫暖等。
5. "營銷預熱的重要載體:" 新貓頭通常會出現在各種預熱海報、廣告、官方社交媒體賬號中,是重要的營銷視覺元素,帶動節(jié)日預熱氛圍。
所以,每年雙11,大家都在期待和討論“今年的貓頭是什么樣子”,這已經成為雙11預熱階段的一大看點。你可以留意一下今年雙
相關內容:
今年的雙11,貓頭搞大了。
史上參與最廣的貓頭聯(lián)動,新老品牌同臺演繹,線上線上用戶聯(lián)動……今年的貓頭營銷再次升級,變成一場全民快樂營銷。
歷經13年,對天貓而言,如今“雙11狂歡購物”已成全民共識。挖掘購物背后的情感訴求,讓用戶、品牌與平臺建立情感連接,或是下一輪品牌升級的方向。天貓正嘗試把雙11從“購物節(jié)”變成“快樂的節(jié)日”。
全新主題,美好生活具象化變化,從主題開始。
與去年的“一起挺你,盡情生活”不同,今年的天貓選擇了更全民的視角,新主題「美好生活共同向往」,意在傳遞為大家實現美好生活的品牌心智。

這一次,天貓選擇從情感的角度,提出它的品牌理念。
在“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等社會背景的影響下,追求美好生活成為全社會的共同情緒。天貓巧妙抓住了這種情緒,用看似簡單的主題,說出了每個人心里的愿望。消費不只是因為物質滿足,更是為了精神追求,每一次的下單購買,都是我們對心目中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新意的是,天貓在預熱階段,就提出了別出心裁的“雙11美好生活樂園”概念,以“樂園”主題,打造今年的貓頭Vedio。視頻加載中...
Vedio中的每一個場景,都是一個美好生活的樂園。比如,百事可樂是“熱愛全開”的樂園,飛鶴是“一起成長”的樂園,Mini是“心有著迷”的樂園……“美好生活”聽上去有些虛無,天貓選擇用“樂園”的形式將之具象化,讓每一個用戶都可觸可感,沉浸體驗。同時天貓聯(lián)動了千家品牌藍V打造雙11美好生活樂園,為大家向往的生活助力。
貓頭是慣例,也有十足新意
貓頭海報,就是雙11這個全民狂歡節(jié)的春聯(lián)。它的巧妙之處在于,每年聯(lián)動的品牌都來自各行各業(yè),每個品牌Slogan和設計風格各異,天貓卻總能發(fā)現它們背后與消費者情緒的連接點,傳遞出共同的理念。而今年,這個共同的理念是:“每一個品牌都是一種美好生活”。比如任天堂Switch,用一臺游戲機與兩根手指構成貓頭形象,寓意美好生活可以在手中。
西泠印社,用錯落有致的印鑒構成貓頭形象,讓古典人文與現代時尚有機結合。
樂高則是簡單直接,用三面圍起一片積木天堂,讓創(chuàng)意與樂趣在其間自由發(fā)揮。
這些貓頭海報保持了一如既往的創(chuàng)意與設計水準,并且畫風更為輕松明快,能在第一眼就給受眾營造美好的感受。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貓頭還創(chuàng)下了三個最:史上參與規(guī)模最大的貓頭海報陣容、史上最豐富的貓頭呈現以及最廣泛的渠道鋪設與用戶參與。在線下,天貓打造了11場超級品牌事件,有1111萬貓頭快遞包裝和1111家門店參與貓頭布置,與線上的“美好生活樂園”相呼應。


“全民找貓貓”、“票選人氣貓頭”,用戶的廣泛參與,讓貓頭形象不斷獲得二次曝光,推高了整體傳播的氛圍感與全民度。與其說是海報,如今的貓頭聯(lián)動更像是一場大Show,它用色彩與創(chuàng)意吸引目光,用快樂與溫暖感染人心,最后與“美好生活共同向往”的主題達成一致。
新老品牌同臺,盡顯人文情懷天貓搭臺,品牌登場。今年天貓雙11品牌營銷陣容,共有超過500家商家參與,品牌多元度為歷屆之最。德州扒雞、拉面說等老字號和新品牌,將與蘋果、可口可樂等國際品牌同臺演繹,新老同臺,中西合璧。德州扒雞,綠皮火車上的一只油紙扒雞,是1956年的美好生活。

拉面說,一碗所見即所得的速食拉面,是Z世代年輕人的美好生活。

每一個品牌,都是一種美好生活的代表。新老品牌的碰撞,體現著天貓品牌的包容度,也詮釋了“美好生活不止一種”的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500多家品牌中,有不少是老字號。而這些老字號中,又有很多是不被人知的店鋪。把這些不為人知的寶藏老字號重新帶回消費者的視野,是天貓的品牌策略,更是天貓的人文情懷。從品牌到消費者,我們都需要建立一種文化自信,這是國貨品牌崛起的生命力。天貓賦能國貨品牌的路徑,就是以樹立文化自信為底層邏輯,從記憶到商品,從心智占領到消費占領,實現“識國貨”、“用國貨”到“贊國貨”的全面升級。未來的天貓雙11,不僅是商品大促的窗口,更會是品牌升級的陣地。從貓頭設計、品牌聯(lián)動到用戶參與,天貓今年一系列的傳播動作,都圍繞“美好”與“快樂”展開。這是一個全新的消費者視角,當我們慶祝一個節(jié)日,最應該聯(lián)想的就是“美好”與“快樂”,正如我們盼望國慶與新年一樣,而天貓正在向我們傳遞這樣的態(tài)度。“美好生活共同向往”,天貓又一次洞察了全民的情緒,或者這就是消費者一次又一次喜愛與信賴它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