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到的現象確實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網絡詐騙問題,特別是針對老年人群體。雞蛋米面、保健養(yǎng)生等看似免費或低價的福利,實則是“私域直播”陷阱的一部分。這類詐騙通常具有以下特點:
1. "低門檻誘餌":詐騙分子通過免費贈送雞蛋、米面等生活物資吸引老年人參與,降低他們的防備心理。
2. "私域流量運營":一旦老年人被吸引,詐騙分子會將其拉入微信群、QQ群等私域流量池,通過不斷推送虛假信息、夸大宣傳的保健品和醫(yī)療服務來進一步誘導消費。
3. "情感操控":詐騙分子可能會通過建立親密關系、制造緊迫感等手段,讓老年人產生信任,從而更容易上當受騙。
4. "虛假宣傳":在直播中,詐騙分子會夸大產品的功效,甚至使用偽造的專家、患者證言來增加可信度。
5. "法律風險":參與此類詐騙活動不僅損害了老年人的財產安全,還可能觸犯法律,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為了保護老年人免受此類詐騙的侵害,社會各界應共同努力,加強防范教育,提高老年人的防騙意識。同時,相關部門也應加大打擊力度,嚴厲打擊此類詐騙活動,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相關內容:
《財經調查》欄目接到消費者反映,市場上有人打著“銀發(fā)經濟”的幌子,專做坑老騙老的勾當。這種騙局隱蔽性極強,消費者想取證舉報困難重重。
“香山真選”直播間“非請勿進”
假鞋墊、假大米??永夏耆?/p>
李先生向《財經調查》記者介紹了他父母從“私域”直播間買來的產品。除了羊奶粉、土蜂蜜、銀耳、板栗、紅棗、魚罐頭等食品,也有鍋具、首飾等產品,這些產品在主流電商平臺上不但搜索不到,實際價格也遠遠高出同類產品。

家里老人為了領到免費的雞蛋,掃碼進了一個“香山真選線上超市”的微信群。群里每天發(fā)布直播鏈接,收看領取福利券,到店兌換禮品。在直播中,主播會向老人們推薦各種產品。

當李先生想點開以往的鏈接一探究竟時,發(fā)現直播的鏈接早已失效。

記者了解到,這種“私域”直播,用戶必須受才能進入直播間觀看,而且直播結束以后沒有回看記錄,所以直播間到底賣過什么,如何宣傳的,事后都難以查證。

這家名為“香山真選”的私域營銷機構,在李先生所在的城市有20多家門店,而這些門店基本是以酬賓福利和直播獎勵來吸引老年消費者關注。

記者假稱合作,進入了直播間。主播不斷宣傳一款磁懸浮鞋和鞋墊的獨家專利及神奇功效。

但記者在對這款鞋墊的專利進行查詢時發(fā)現,該鞋墊不能起到任何促進體內血液循環(huán)的療效。

根據《廣告法》規(guī)定,屬于虛假廣告。

不僅如此,直播間還售賣“一米距離”牌五常大米,主播現場展示掃描產品的溯源網站,實際打開的卻并非五常市人民政府指定的五常大米網。

記者將大米買回來進一步驗證發(fā)現,這家“香山真選”直播間售賣的是假冒五常大米。
會銷升級成“私域直播”
居喜惠、康在百年招商見面會上喊出驚人“成績”
記者聯系到了香山真選總部的一位負責人胡經理。胡經理開門見山地告訴記者,他們所謂的“私域直播”,就是將以前的會銷搬到了線上。既能躲避監(jiān)管,又能面向更多的消費者推銷更多種類的產品。
胡經理稱,他們銷售的產品利潤非常高。如果加盟線下實體店,只要吸納的老年人會員足夠多,很快就能回本。

記者又來到一家名為“居喜惠”品牌的線下見面會現場,該品牌成立10個月,目前線下實體店有30家左右,還屬于起步階段。企業(yè)的招商說明會上,工作人員將這種經營模式描繪為市場前景極為廣闊的大生意。

另一家名為“康在百年”的品牌,號稱已經在全國開設超3000家門店,在為該公司第二個品牌“季當家”召開招商發(fā)布會。一位負責人在臺上宣布了全國各地加盟店的銷售額排名,排名第一的某市二十四小區(qū)店,17天營業(yè)額就達到了31.26萬元。

一邊,是毫不知情的老年人,正在不停地領取免費雞蛋、掛面、食用油,注冊成為一家又一家私域直播的會員,購買著價格虛高、虛假宣傳的各種產品。另一邊,是私域直播公司不停開發(fā)品牌,招商加盟,盯著老年人的錢包進行著一輪又一輪的收割。

警惕網絡上的專項“坑老盤”!
“御弗堂”公司違法購買老人患病信息精準推銷
勸棄療、促開單,良心何在?
有業(yè)內知情人士小張向記者透露,還有一種私域銷售騙局,是通過購買廣告公司有相關疾病老年人的個人信息進行坑騙。由于這類營銷公司購買的患者個人信息十分精準,客服冒充醫(yī)務人員很容易取得患者信任。很多老人被拉入特定的微信群后,就能看到公司提前錄制好的視頻課程鏈接,隨后被誘導購買他們的藥品和保健品。

記者臥底到一家名叫“御弗堂”的公司,崗位是銷售。按照公司的設計,眼下距離央視“3·15”晚會曝光的日期還早,因此會安全很多,所以要抓緊時間掙錢。

記者了解到,一般一個課程項目開始前,都會有3天時間加老人進微信群,也叫“進線”。每位員工每天大概會在自己的企業(yè)微信上添加100多位老年人的微信,這些老年人的個人信息都是公司通過各種渠道購買的。為了讓這些老人放下防備,公司會專門準備一些贈品送給老人,同時還強調他們從事的是公益活動。

完成三天的進粉后,銷售人員就開始給微信群里的老人們發(fā)課程鏈接。課程時長45分鐘左右,但為了避免監(jiān)管的風險,銷售人員需要把視頻鏈接設置成24小時有效期,以降低風險。

開課后,公司要求銷售人員每天督促老人聽課,業(yè)內術語叫追完播。完播率高,意味著顧客對產品信任度高,開大單的概率就高。

記者在臥底期間,公司主要銷售的產品是一款名為“固本明目顆?!钡难劭祁愃幤罚怨举徺I的個人信息都是患有各類眼部疾病的老年人。然而,在推銷這款“固本明目顆粒”的視頻課程中,涉及的內容遠遠超過了這種藥的作用范圍。

按照相關規(guī)定,此類藥品必須由取得《執(zhí)業(yè)藥師資格證》的藥師為患者開具,但公司允許銷售人員自行組織話術給老年人推薦這款藥品。而對于患者究竟患有哪種眼科疾病,銷售人員根本不在意,甚至有的銷售人員為了賣藥,竟然會建議老人停止正在進行的治療。

唐組長向記者展示報單群中的數據,僅6月11日和12日兩天,這家公司的固本明目顆粒、熊膽酒、熊膽粉、益壽強身膏、黃氏藥酒等產品的銷售額就達到352006元。
這類商家發(fā)送到群里的視頻內容,就是一些所謂專家的健康講座。這些專家大多被包裝為中醫(yī)世家子弟、御醫(yī)傳人等身份,對外宣稱為院長、會長或者主任、教授,名頭非常唬人,但記者在互聯網搜索平臺上進行查詢,卻無法找到這些專家所任職的機構,反而出現了很多消費者對專家身份質疑的帖子。這些專家的“中醫(yī)世家子弟”“御醫(yī)傳人”等身份更是無法得到證實。
轉自央視財經
來源: 江蘇城市頻道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