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滑雪服是一個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的過程,防水、透氣是核心要求,但確實,"并非越厚就越保暖"。以下是一些關(guān)鍵的選擇要點和建議:
"核心原則:分層穿搭 (Layering)"
滑雪環(huán)境變化快,溫度、濕度、風力都會影響體感。最有效也最舒適的方式是采用“三層穿衣法”:
1. "內(nèi)層 (Base Layer): 吸濕排汗層"
"功能:" 迅速將皮膚表面的汗水吸收并傳導到外層,保持皮膚干爽。干爽的皮膚才能更好地保暖。
"材質(zhì):" 優(yōu)先選擇 "美利奴羊毛 (Merino Wool)" 或 "高性能合成纖維 (Synthetic Performance Fabrics)",如聚酯纖維 (Polyester)、聚丙烯 (Polypropylene)。
"美利奴羊毛:" 透氣性好,濕了也能有一定保暖性,且有天然抗臭效果。
"合成纖維:" 價格通常更實惠,排汗速度極快,但濕了會變冷。
"避免:" "純棉 (Cotton)"!棉吸水后不易干,會帶走大量身體熱量,導致失溫風險,非常不推薦做內(nèi)層。
"款式:" 貼身即可,避免過多接縫或口袋,以免摩擦和影響排汗。
2. "中層 (Mid Layer):
相關(guān)內(nèi)容:

很多初級冰雪玩家都想擁有一套適合自己的滑雪裝備,但如何選擇成了難題。 圖/IC PHOTO
當下,正值滑雪季。日前,新京報記者就在迪卡儂等運動用品門店發(fā)現(xiàn),不少消費者在采購滑雪服、滑雪板等。很多初級玩家希望擁有一套更適合自己的裝備,借由假期來上一趟冰雪之旅。
但面對各式各樣、復雜難懂的指數(shù)及標簽,如何選擇成了擺在消費者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此,新京報記者采訪了有著近20年滑雪從業(yè)經(jīng)驗的國內(nèi)某專業(yè)滑雪裝備和服飾品牌創(chuàng)始人葉波,為消費者提供購買及避坑指南。
滑雪服
防水、透氣有標準,并非越厚越保暖
為了保證體溫及身體處于干燥狀態(tài),滑雪時要遵循“三層穿衣法則”。即第一層為吸汗層,要穿有排汗保暖功能的速干衣。葉波提示,普通的秋衣一是透氣不好,二是吸汗后不易干燥,尤其是兒童,貼身的衣服無法速干會導致感冒。第二層為保暖層,主要起到保溫作用,同時透氣性要好。第三層為防水擋風層,也就是滑雪服,作為最后一道保障,至關(guān)重要。
葉波表示,滑雪服選購的首要標準不是顏值,而是產(chǎn)品的防水、透氣和保暖性能。防水性方面,產(chǎn)品上都會有相關(guān)的材料標簽:如Gore-Tex(輕、薄、堅固和耐用的薄膜,具有防水、透氣和防風功能)、eVent(微毛孔聚四氟乙烯防水薄膜,有較好的透氣性、防水性)、Dry.Q(eVent面料的改進版本,可抵抗油污和汗?jié)n,具有較高的防風、耐磨性)等。此外,還要參考防水指數(shù)(單位:mmH?O,以防水指數(shù)為10000mmH?O的面料為例,在10000mm的水柱壓下,該面料在24小時內(nèi)滲出的水滴不超過3滴),指數(shù)越高,防水效果越好。普通的滑雪服防水指數(shù)為3000,5000為專業(yè)滑雪服,一些高端系列可達到10000。
除了防水,還要透氣。透氣指數(shù)(單位:g/m2/24h,每天每平方米透過一克水蒸氣)為衡量滑雪服的重要指標之一。一件防水性能為5000mmH?O以上、透氣性能為3000g/m2/24h以上的滑雪服,既可保證衣服不會被雪打濕,也支持中等運動強度的排汗需求。
不同的滑雪場地,氣溫不盡相同。為了保暖,可相應(yīng)選擇加厚版滑雪服,一般產(chǎn)品上會做特殊標注。但葉波告訴記者,滑雪服越厚并不意味著越保暖。目前,大多品牌傾向于輕薄、功能性強的特點,通過科技手段實現(xiàn)保暖。
專業(yè)指數(shù)之外,消費者在選擇滑雪服時還需了解部分基礎(chǔ)常識。目前,滑雪主要分為單板和雙板兩大類。葉波介紹,從外觀上來講,雙板項目因歷史悠久,雪服的設(shè)計相對更正統(tǒng)、規(guī)矩一些,版型多以修身為主。一般為雙層設(shè)計,外有防水層,內(nèi)有保暖透氣夾層,符合各年齡層的審美需求。
單板滑雪因更貼近街頭文化,所以雪服的顏色略花哨,符合年輕人的審美。加上單板滑雪運動量偏大,雪服多為單層設(shè)計,除防水外,衣服前面會增加保暖層,后背有專門的透氣區(qū)域。

單板與雙板相對應(yīng)的滑雪服,在外觀上也會有所區(qū)別。 圖/IC PHOTO
從結(jié)構(gòu)上看,滑雪服分為連體和分體兩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歐美滑雪愛好者穿的均為連體滑雪服,除保暖效果好之外,還能更好地防止進雪,當下依舊有很多女款滑雪服沿用連體款式。其最大的問題是,穿脫不方便。分體滑雪服穿脫便捷,有防雪裙或內(nèi)襯,能同時起到防進雪及防水的作用。
初級玩家在滑雪時會經(jīng)常摔跤、摩擦,滑雪服的耐磨性很重要。葉波表示,目前市面上的滑雪服品牌基本具備此類特性。
其他配件
頭盔看準國際安全認證,滑雪鏡最好能防霧
滑雪服之外,其他防護類裝備也必不可少。
選購頭盔時要參考防撞、保暖和舒適三點。目前,國際上滑雪頭盔的安全認證標準主要有:CE EN1077(歐盟認證標準)、ASTM F2040(美國認證標準)和FIS(國際雪聯(lián))競賽級別認證標準。國內(nèi)還沒有滑雪頭盔的國家安全認證標準,消費者如需購買,盡量選擇符合國際安全認證標準的品牌。大部分初級玩家可租賃雪場提供的頭盔,但葉波提示,一定要按照正確方法佩戴,系好卡扣。
雪地紫外線較強,對日光的反射率極高,容易引起雪盲癥(視網(wǎng)膜受到強光刺激后,導致暫時性失明)。溫度較低時還會刺激淚腺,風大時則會影響視線,因此一定要佩戴專業(yè)的滑雪鏡。葉波表示,一般單層滑雪鏡是沒有防霧功能的,最好選購雙層款,內(nèi)有防霧涂層。

頭盔、滑雪鏡、護臉及滑雪襪是必不可少的裝備。 圖/IC PHOTO
此外,會暴露在外的身體其他部位也要做好保暖工作。手部,需要與滑雪裝備及雪接觸,應(yīng)戴耐磨、有防水材質(zhì)的手套?;p板最好選擇分指手套,滑單板佩戴并指手套即可。另外,有些滑雪場風力較大、溫度低,為了保護臉部不被凍傷,最好佩戴護臉。腳部也是最容易失溫的部位,葉波解釋,普通襪子會導致皮膚與雪靴內(nèi)部直接接觸,易因磨擦而產(chǎn)生腫痛,所以專業(yè)滑雪襪都是高筒的。腳部容易出汗的雪友還要考慮襪子吸汗功能。
有些雪友希望擁有自己的滑雪板。葉波建議,雙板入門級的價格在三四千元左右,不建議初級玩家購買太昂貴的雪板。單板入門級產(chǎn)品則在兩三千元左右。
新京報記者 王繼松
首席編輯 吳冬妮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