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說得非常對!新疆不僅以羊肉串和哈密瓜聞名,其獨具特色的甜品文化同樣令人著迷。這些甜點往往融合了民族風情和獨特的制作工藝,很多都是當地特色,甚至在外地都難以尋覓到正宗的味道。
以下為您精選的10款新疆特色“絕味”甜品,絕對讓您大開眼界:
1. "酸奶 (Suānnǎi - Yogurt)"
"特色:" 這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甜點,但新疆酸奶口感濃郁醇厚,通常加入蜂蜜、葡萄干、堅果碎或酸梅醬等食用,風味獨特,是當地人日常不可或缺的解膩飲品和甜點。自制酸奶更是常見,口感極佳。
2. "馕坑肉 (Nángkēng Ròu - Naan Kebab)"
"特色:" 雖然名字帶“肉”,但馕坑肉烤制時滴下的油脂和肉汁會滲透到馕(一種烤餅)中,冷卻后形成一層香脆可口的肉湯硬殼,內里則是酥脆的馕和少量肉香。可以直接吃,也可以蘸糖或蜂蜜,是極具特色的新疆風味小吃,帶有微甜。
3. "卡瓦斯 (Kǎwǎsī - Kvass)"
"特色:" 一種傳統(tǒng)俄式風味的發(fā)酵谷物飲料,
相關內容:
新疆甜食地圖:從絲路駝鈴到現代街邊的那些甜滋滋的日常
新疆不只是羊肉串和哈密瓜。這里的老街道藏著很多外地買不到的甜食,有些能追溯到絲綢之路那時候,有些是幾個民族傳下來的。從喀什老城到烏魯木齊的大巴扎,甜食攤子前總有人排隊,有老人小孩,也有游客。

瑪仁糖是北疆最常見的甜食。長得像塊硬膏藥,切開里面是蜂蜜和堅果。最早是古代商隊帶路上吃的,扛餓?,F在和田的老匠人還用銅鍋熬糖,糖太稀容易化,太稠會發(fā)苦,全靠老師傅的經驗。賣的時候咔嚓切塊,配茶吃不膩,也有直接當零食塞進馕里烤的。

塔塔爾族的巴哈利在新疆很常見,像黑褐色的蛋糕,里面全是核桃和葡萄干??κ怖铣堑氖止ぐ凸刑炕鹞?,烏魯木齊大巴扎現烤的比較甜。做法是把雞蛋打發(fā),加糖和牛奶,再混面粉,最后撒堅果進烤箱。做好之后能放好幾天,過節(jié)時家家戶戶都擺在桌上。

奶皮酥看著像普通餅干,實則復雜。十斤牛奶才能出一斤的奶皮,加上黃油和面烤成。咬起來脆,奶香味濃,配奶茶能吃好幾塊。塔城有個牌子的奶皮酥還被列為了國家級非遺,分杏子、玫瑰三種口味。很多新疆人覺得混合裝最好,不用糾結選哪個。

巴哈拉瓦在北疆的馕坑邊能找到。像核桃酥塔,七八層酥皮夾著葡萄干和果仁。最上面必須放整顆核桃仁,掰開時會掉碎渣。做法是用酸奶油和黃油反復搓面團,烤的時候還要澆蜂蜜?;槎Y上必備這甜點,說能扛餓又解饞。

卡特卡特蛋糕像千層酥,白顏色里面是煉乳和蜂蜜。咬開酥皮軟硬結合,味道不甜膩。老做法用羊油,現在改黃油了。很多老新疆人覺得這蛋糕實在,一層一層堆得高,吃一口甜到心里去。

密多維是塔城常見的巧克力口味甜點。七層酥皮夾煉乳,像大理石花紋。傳統(tǒng)配方用的是羊油,現在很多人換黃油。冷藏后咬起來像在吃冰淇淋,配上磚茶能聊好久。

瑪洛什是塔城叫冰淇淋的方式。名字來自俄語,用當地牛奶和雞蛋熬制。沒加其他添加劑,剛挖出來有冰碴,口感沙沙的。有些店家會加本地樹莓醬,酸甜搭配特別。夏天捧著喝,比吹空調還舒服。

蜂蜜餅干在北疆巴扎賣得特別好,塔塔爾族的非遺手藝。面團里加15%以上的蜂蜜,烤出來酥脆掉渣。做法是把雞蛋和蜂蜜攪發(fā)白,加小蘇打和面粉,畫花紋烤制?,F在很多人家里存鐵盒裝著,當伴手禮送人。

娜帕里勇像拿破侖蛋糕,但夾的是新疆奶酪。七層酥皮六層奶餡,甜酸平衡。塔城人管這叫“層層幸?!保S吾爾語叫另一個名字。配咸奶茶吃,茶館老板還會撒點葡萄干巴旦木。

卡塔拉瑪在帕米爾高原特別有名,塔吉克族的傳統(tǒng)食物。牦牛奶皮和牛油層層疊起,烤出15層酥皮。掰開咔嚓響,奶香帶著微酸。當地漢子干活累了就著咸奶茶吃,游客爬高海拔也愛買,熱量高頂餓。

路邊攤子上,瑪仁糖的甜,巴哈利的香,奶皮酥的脆,混在一起成了新疆人的日常。這些甜食的味道穿過千年,在街坊鄰居的手里傳下來,沒人在乎是不是最精致的,但都實實在在地甜在嘴里,暖在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