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寶”(Entrenue)這個名字可能指的是兩個不同的品牌,其中一個確實是運動品牌,但另一個則更為著名。這里我將分別介紹這兩個品牌,并重點解釋“悲情的英國運動品牌”這一說法通常指的是哪個品牌。
1. "茵寶(Entrenue)":
- 這可能是一個不太知名的運動品牌,或者是一個特定地區(qū)的品牌。由于它不是一個全球知名的運動品牌,因此關于它的具體信息可能較少。如果這是一個英國的運動品牌,它可能專注于某個特定的市場或領域,但由于缺乏廣泛的市場認知度,很難提供更多詳細信息。
2. "茵寶(Adidas Originals)":
- 然而,更可能是的情況是,你提到的“茵寶”實際上是指"阿迪達斯原價系列(Adidas Originals)"。阿迪達斯原價系列是德國運動品牌阿迪達斯的一部分,它包含了許多經(jīng)典的阿迪達斯產(chǎn)品,如Superstar、Stan Smith等運動鞋款,以及各種服裝和配飾。
- 阿迪達斯原價系列在時尚界和運動界都享有盛譽,但它也常常被描述為“悲情的英國運動品牌”。這種說法可能源于以下幾個方面:
- "歷史淵源":阿迪達斯最初是在德國創(chuàng)立的,但它的一些經(jīng)典產(chǎn)品,如Superstar,最初是為美國的職業(yè)籃球運動員設計的。這些產(chǎn)品后來在英國流行起來,并成為了英國街頭文化的
相關內(nèi)容:
在如今眾多的運動品牌中,當你看到這個LOGO的時候,或許會感到非常的陌生。
一是因為該品牌自己的下滑,二是足球在中國的普及度實在不高。
但是,曾幾何時,它曾是世界上最閃耀的運動品牌之一,在足球界也力壓阿迪、彪馬等一眾對手。
它就是來自英國的茵寶。
2017年9月11日,茵寶官方發(fā)布一條動態(tài),疑似將取代Nike,在2019年后者與中超的合同到期后成為新的贊助商。
茵寶是誰,稍微年長一點的球迷應該對它非常熟悉,從曾經(jīng)的足壇第一品牌,到被Nike收購,再到脫離Nike為復興大業(yè)摩拳擦掌,茵寶到底經(jīng)歷過什么?
觸摸品質(zhì),發(fā)現(xiàn)未來,請立即觀看十萬個品牌故事之《茵寶:英格蘭榮耀》

1998年世界杯,英格蘭在八分之一決賽對陣阿根廷,年僅18歲的歐文在中圈接到貝克漢姆的傳球,他突然起速,連續(xù)擺脫兩名后衛(wèi)的防守,面對出擊的門將將球推入球門遠腳。
彼時的追風少年鮮衣怒馬,而同樣熠熠生輝的還有他腳下的茵寶Speciali球鞋。
同樣是在1998年的四國賽上,巴西國家隊左后衛(wèi)羅伯特卡洛斯以一記違背物理學的任意球震驚足壇,他的腳下,同樣是茵寶Speciali球鞋。
1999年歐冠決賽,曼聯(lián)上演奇跡逆轉拜仁慕尼黑,當索爾斯克亞腳踩茵寶打入致勝一球后,拜仁球員當場痛哭不止。
2001年英格蘭對陣希臘,貝克漢姆在老特拉福德球場終場前一分鐘將三獅軍團送往02年世界杯,胸前的鉆石菱形圖案成為很多人記憶中的經(jīng)典LOGO。

這個成立于20世紀20年代的足壇品牌,直到80年代才開始制作球鞋。
它曾開創(chuàng)性地發(fā)明了襯衫領口的球衣設計,它曾以贊助商的形式見證了五星巴西的四次捧杯,它曾是世界杯淘汰賽階段16支球隊中15支隊伍的贊助商,它曾伴隨著阿蘭希勒榮膺英超歷史第一射手,它輝煌過,也墮落過,如今它想重新起航。
而這一切的故事,都要從1924年開始說起。
和定位于將藝術與實用相結合的斐樂不同,英國哈羅德_勘福利士兄弟創(chuàng)建公司時,就堅定地認為,茵寶的產(chǎn)品就應該為比賽量身定做。
10年后,曼城與普利茅斯會戰(zhàn)足總杯決賽,雙方球員均身穿茵寶球衣,此役過后,茵寶用20年的時間成為英國運動員的最愛。

1958年,來自巴西的桑巴軍團第一次捧起大力神杯,球王貝利獨中六元,除了腳下的彪馬因此聲名大噪外,球衣贊助商茵寶也名揚海外。
并在日后繼續(xù)以贊助商的形式見證了五星巴西的四次捧杯。
1966年英格蘭世界杯,進入淘汰賽的16支隊伍里,有15支身披茵寶球衣。
而唯一特殊的那支隊伍,是朝鮮隊。
1986年,茵寶巴西工廠做出第一雙球鞋,受到人們的熱捧。
當時,一位17歲的男孩寫信給茵寶總部,希望能得到一雙茵寶球鞋。
后來,這個名叫阿蘭_希勒的男孩代表南安普頓在對陣槍手的比賽中首秀,腳踩茵寶上演帽子戲法,后來退役時,以260粒進球成為英超歷史第一射手。

1992年,茵寶推出劃時代的Speciali系列球鞋,成為行業(yè)內(nèi)“頂尖”二字的代名詞。
最早的Speciali足球鞋都為英格蘭原產(chǎn),后來搬到了制鞋工藝最頂尖的意大利,而這也是意大利出產(chǎn)的第一款國外品牌的足球鞋。
次年,他們與年僅14歲的歐文簽約,而后者也在1998年世界杯上千里走單騎,追風少年的名號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而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1998年后,茵寶的上升勢頭如斷了弦般戛然而止。
而這一切的原因,則是因為茵寶把工廠遷往東南亞,雖然不想承認,但是中國代理商的粗糙做工以及茵寶總部的監(jiān)管不力,讓茵寶開始在口碑和業(yè)績上急速下墜,尤其是門面產(chǎn)品Speciali系列球鞋,都遭到了足球愛好者的鄙夷。
至此,茵寶在行業(yè)內(nèi)的影響力消耗殆盡,2007年,被Nike以現(xiàn)金支付的形式收購,此后的產(chǎn)品雖然印著茵寶LOGO,但都逃不開Nike的影子。
尤其是茵寶為簽約球星佩佩和喬哈特制作的球鞋,都是以Nike傳奇4為模板設計的。
被收購后的4年里,英格蘭、曼城、畢爾巴鄂競技和里爾的球衣贊助紛紛改換耐克門庭,耐克也第一次在阿迪達斯的核心領域上造成了挑戰(zhàn)。

當然,這里其實不用吐槽Nike過于無情,因為當時茵寶在足壇的頹勢實在是有目共睹,Nike的出手相救,至少保證了此后茵寶的產(chǎn)品沒有再出現(xiàn)明顯的質(zhì)量問題,市值有所轉暖。
2012年,不甘心寄人籬下的茵寶與美國艾康尼斯Iconix公司達成協(xié)議,正式脫離了Nike的控制,在新股東的支持下,茵寶重回賽場。
他們贊助了西亞漢姆聯(lián)隊,與沙爾克04、埃因霍溫、埃弗頓達成合作,簽下第一位中國球員鄧涵文,并以希臘神話為典故將自己的球鞋系列劃分為掌控系medusae、速度系velocita和力量系 ux accuro。
2016年,張騰飛的美和美創(chuàng)以4億人民幣拿下茵寶在中國的經(jīng)營權和部分商標權,當年輕一代開始討論著茵寶與匡威誰更大牌時,對于掉入三流隊伍的茵寶來說,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
對于球迷來說,茵寶是一段又一段綠茵場上的美好記憶,Nike阿迪固然強大,單一的產(chǎn)品線和并不突出的科技元素固然成為劣勢,但是既然已經(jīng)選擇了重回賽場,只要終場哨聲沒響,就奔跑到最后一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