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安全第一,頭盔是重中之重!選擇一款既安全又符合個人審美的頭盔非常重要。下面我們來聊聊騎行頭盔的知識,并推薦幾款兼顧安全、顏值和性價比的產品。
"騎行頭盔你必須了解的知識點:"
1. "安全標準 (Safety Standards):" 這是衡量頭盔安全性的核心指標。
"CE認證 (Conformité Européenne):" 歐盟的安全認證,是目前國際上廣泛認可的標準之一。合格的頭盔會有CE標志和相應的標準編號(如EN1078)。
"CPSC認證 (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 美國的安全標準,適用于自行車和滑板等設備。如果你主要在美國騎行,這個認證很重要。
"ASTM認證 (Associ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歐洲的另一個標準,與EN1078類似。
"AS/NSW 2063:"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標準。
"選擇建議:" 優(yōu)先選擇帶有"CE (EN1078)" 或 "CPSC" 認證的頭盔。兩者都是公認的有效標準。
2. "頭盔類型 (Helmet Types):" 不同類型的頭盔適用于不同的騎行方式。
"全盔 (Full Face):" 提供最全面的頭部保護,下巴有防護。適合速度較快、下坡、越野或追求極致安全的騎行者(如公路車、
相關內容: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Lucy輕一度
1.騎自行車要不要戴頭盔?
這里主要涉及你騎車的速度、目的、騎行環(huán)境。

當然,肯定有人說上路就得戴頭盔。但是這種比較專業(yè)的大佬,考慮的是專業(yè)騎行的安全性,這種說法是沒錯的。
但你說讓騎小黃車小藍車(人力車哈)的朋友戴盔出門,其實大家都會覺得沒有必要。
速度和危險性是成正比的,越快,給人留出的反應時間越短,有其他人、其他車碰撞出現(xiàn)交通意外,或自己因路滑、轉彎、視物不清發(fā)生,甚至是爆胎危險的可能性就越高。

我個人從騎行實踐經驗來說,一般小黃車騎快了,速度可以到15km/h(當然我也見過蹬到20左右的,真的很佩服)。這個速度是肯定慢于絕大多數(shù)(其實應該是全部)電動車的。
15以下的速度,能見度有保證,遵守交通規(guī)則,有一定的警覺性,比如對過往的電動車敏感,轉彎減速,那肯定是可以安全出行的(萬事都有可能,但是這種可能就真的很低了,那遇到酒駕別說騎車了,開車也就剩倒霉了)。

不要疑惑,上面兩張圖是一個人。
如果高速騎行呢?比如巡航速度到了25,城市通勤,機動車非機動車混行,這種情況下安全性大大下降,危險性大大上升。
有人說25不快啊。咱別抬杠,我說的是多數(shù)人來說的安全性。你快你先飛。
非職業(yè)運動員,長期伏案,人的肌肉的反應能力下降。是的,遇見危險,第一時間反應的不是你的腦子。
騎車上下班5年的大姐完全有資格這樣說。
肌肉控制差,大腦反應慢,騎得再快點,你需要慢一點、佩戴頭盔、手套保證自己的安全性。
當然,這只是個人經驗。對于騎行愛好者來說,戴頭盔不需要速度佐證,不需要安利,大家肯定自覺自愿,區(qū)別是品牌、性能、價格。

而對于新手入坑的朋友,或者買了輛山地、平價公路來通勤的朋友,我覺得比較靠譜的是騎行的時候的個人感受,你覺得速度挺快的了,或者有點危險了,就得帶頭盔。
我查過一些資料,在騎車死亡(很多是電動車哈,自行車占比并不高)事故中,有75%的死亡是頭部受到致命傷害導致的。
騎行頭盔是騎行運動中對頭部最堅實的保障,騎車時佩戴頭盔可一定程度上預防頭部傷害,并能夠大大減小事故的死亡率。
當然,嚴重的顱腦損傷,佩戴摩托車那種全盔也沒用。速度多大危險多大,安全騎行,頭盔只是一部分。保命,還是要靠人的意識。
那么,我騎自行車,能不能帶家里電動自行車的頭盔呢?我覺得吧,你騎一回就不會有這樣的疑問了。
電動車騎行者沒有熱量支出,春秋冬季戴頭盔可以防風。安全因素考慮外,還能有點保暖功能。
自行車?一會兒就一身汗了?再說重量也不行啊,脖子都要掉了,怎么騎???

2.自行車頭盔的防護原理,是不是必須買MPIS產品?
自行車的頭盔結構包括頭盔由殼體、緩沖層、舒適襯墊、佩戴裝置等組成。
我國對運動頭盔是明確的國標要求的,符合《自行車、滑板、輪滑運動頭盔的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的標準。標準對頭盔的各項安全性能有明確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抗沖擊性、耐穿透性等
有GB標識的,作為騎行通勤、普通騎行愛好者就可以放心購買。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價格一兩百,符合國標的產品可以選擇。
沒有必要非得買進口的,或者有MPIS功能的。
MPIS指多方位沖擊防護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在內襯和泡沫之間,保護頭盔在受到撞擊的時候會立刻彈開,向撞擊點運動10-15mm,減少沖擊力。相當于從高處落下時往前翻了幾下,受傷的可能性大大下降。普通頭盔的防護原理是在發(fā)生碰撞時發(fā)生碎裂,來吸收沖擊力。

關于殼體和緩沖層,一般產品選擇PC和EPS(EPS是輕質高分子聚合物,主要由聚苯乙烯樹脂和發(fā)泡劑組成)。
殼體應該平滑,摸著沒有毛刺。緩沖曾在佩戴過程中不應該移位。
由于騎行會大量出汗,現(xiàn)在很多頭盔的內襯是可以摘下來清洗的,不用一直騎一直臭。
透氣孔可以大大提高頭盔的舒適性。你說減少風阻吧,這個,你也沒多快是吧。但是散熱好,就是可以少出點汗。
佩戴頭盔一定要看自己的視野。不建議帶鴨舌帽之類的帽子騎車,就是因為會減少視野范圍。電動車摩托車有后視鏡,蹬車的純靠眼睛看。
按照行業(yè)標準,頭盔視野應為左、右水平視野不小于105°,上視野不小于25°,下視野不小于45°。
很多貴一點頭盔有MIPS、重量更輕、卡扣設計更便捷和人性化。

3.自行車頭盔、電動車頭盔、滑板輪滑頭盔的區(qū)別
電動車頭盔、摩托車頭盔需要符合的國家標準是2022年12月1日發(fā)布的《摩托車、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這一標準是針對于運行在機動車道行的摩托車、電動車駛設計的。
自行車頭盔國家標準GB 24429—2009《運動頭盔 自行車、滑板、輪滑運動頭盔的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這一標準是針對于運行在非機動車道上的自行車、滑板、輪滑設計的。
摩托車是全包盔,比較熱,頸椎難受,視線不好。這一點有電動車的后視鏡可以解決。所以很多電動車車主是因為“罰款”才會佩戴頭盔。
公路自行車頭盔輕的重量也就250克左右,不考慮磁吸鏡的情況下,其重量是絕大多數(shù)人都可以接受的。
此外,自行車頭盔流線型設計,能通風,外型運動風格強、時尚。自行車頭盔不僅是運動安全保障的一部分,也是運動時尚穿搭的重要組成。
有顏色、款式等等可以供挑選,所以,有的騎行者只有一個頭,卻有四五六七個頭盔。

4.入門級頭盔選購需要考慮的要素
你能在東東上貓貓上買到的產品,應該都有GB標識。我個人是不建議去多多買的。沒有多貴,又是個保命的家伙,不用拼性價比。這一層入門門檻符合之后,騎行新手想購買頭盔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是否為一體成型
其實一二百,一般的產品都是一體成型的。親愛的們如果選特別便宜的,可以看看這一點。一體成型的頭盔安全性更好,抗撞擊的能力更高,當然外型和手感看上去、摸上去可能也更光滑。

(2)頭圍大小
這是絕大多數(shù)男性騎友應該考慮的問題。我們中國人天生其實就是“大頭”,個體之間有差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頭小身子長、頭身比特別好的人是少數(shù)。
大頭,生活中他們才是多數(shù)。
一般頭盔都可以通過卡扣來調節(jié)大小,但還是會有個最大值。
騎行,短了1個小時,長了好幾個小時,戴個緊箍咒變不成猴子,只能疼到哀傷。一定要量好自己的頭圍,根據(jù)產品詳情或詢問客服,確認自己是否能夠陪嗲。

(3)頸椎不好應該考慮重量
300g和400g差的不多。
但是如果是俯身騎行,長時間騎行,這一點點重量區(qū)別轉移到頸椎上的體驗,可能是天地兩重感受。
長期伏案,幾乎每個人頸椎或多或少有些不適。我自己的感受是,騎行對于緩解因久坐導致的頸椎不適,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但這些益處,可能會被不合適的頭盔破壞掉。
在預算OK的情況下,盡量選輕的。
(4)要不要選圓盔
有些朋友買了小折上下班,想戴頭盔,又覺得自行車頭盔太“運動”,于是想買滑板或者輪滑的那種圓盔。
我們先不說好不好看的問題,熱不熱的問題。
不同運動可能跌倒的姿態(tài)是不一樣的。
運動頭盔都會頭部有保護,但是側重點不同。
比如輪滑摔容易摔后腦,自行車撞容易撞側面和前面。
這就跟打籃球能不能穿跑鞋一樣,光腳都可以,有啥不行的。
但既然運動服飾、配飾有分類,那就,按類買唄。

(5)要不要選戴帽檐的

我這款就是帶帽檐的,可以少量擋雨。
一般山地車用這種。公路車下雨天不能出門,你要它干啥?平白無故增加重量。如果是遮陽?那也很沒有必要。墨鏡、防曬霜、面罩可以解決防曬問題。
公路車為啥雨天不能出門?
滑……沒有擋泥板……
會pugai,會頭頂有泥。
(6)要不要選MPIS的產品
沒有MPIS的,符合國標的就可以買。上文已經介紹過,MPIS是一種有效的安全增強措施,但不是必備措施。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騎行需要,對于安全性的考慮,預算,來決定是不是上MPIS類產品。
(7)要不要選帶磁吸風鏡的產品
如圖,你是近視你就買,真的省事兒。

騎行是真的需要墨鏡風鏡,快速騎行,風和小蟲子可能進眼睛。小蟲子突然入眼非常非常非常危險。
此外,遮陽保護眼睛,保證視物清晰,可以防止交通意外,減緩白內障的發(fā)生。長期做戶外運動一定要保護好皮膚和眼睛。
我自己是做過近視矯正手術的。手術最大的福利就是戶外運動真的爽啊,可以無障礙參與。
(8)磁吸扣與卡扣
頸部那里的卡扣有磁吸的,也有咔噠一下插進去的。
我自己建議磁吸,避免卡到手指頭和脖子上的肉。
胖哥哥們,脖子底下肉多的,用磁吸吧。
(9)冬天太冷戴頭盔冷怎么辦
在里面帶頭巾或者薄的、一層布的那種帽子。

零下20度的話,我最多帶過2層帽子,外面頭盔,防風性保暖性都很好。
但是如果頭太大,帶不下帽子,那就比較吃虧了。當然,很多男寶寶沒有我那么怕冷。
5.幾款性價比不錯的頭盔推薦
(1)洛克兄弟的大碼自行車頭盔
售價:111(帶頭燈的是122),有白色、黑色、鈦色(我覺得是灰色)。我覺得頭盔的上的燈并不是必選項,畢竟自行車有尾燈。

大叔帶著帥是因為大叔本人帥,兄弟們理智幻想,對于買家秀不要太高期待。
一體成型PC外殼、EPS緩震內膽,帶風鏡(對近視友好)。
頭圍適合56-65cm,不含風鏡、尾燈重量是251g,夠輕的。

主要的優(yōu)勢就是大頭圍也可以帶。
標配的鏡片是灰色的。這個顏色適合多數(shù)場景,陰天、冬季的早晚通勤不適合。能見度的時候,還是用透明片比較好。

這款的內襯是可以拆洗的,清潔起來比較簡單。
(2)森瑞夢騎行頭盔
洛克兄弟、森瑞夢、捷安特、liv,這都是比較知名的頭盔和自行車品牌,我自己下圖這款就是森瑞夢的。白色就是巧,白色就是好看。

這款價格稍微貴一點:296。顏色可選比較多,包括藏白、雅黑、靛藍、粉紫、青灰,也是帶磁吸鏡的。
這款分碼,男孩女孩都可以進來看看,瞅瞅有沒有適合自己的款式。
M號的頭圍尺寸是53-57cm,L號是58-61cm。

一體成型+進口的EPS材料、可拆卸內襯、磁吸的鎖扣。

M號不帶鏡片的重量是290g,L號的重量是300g。
(3)捷安特山地車頭盔
價格158,更適合山地車,漸變色,適合喜歡風那啥的男士,包括漸變黑和漸變紅兩個顏色。

分m、l、xl3個號,但我所在地區(qū)只有中號。
l號可以帶到61cm,xl號可以帶到63cm。
更適合亞洲頭型,也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不該高興。

一體成型工藝,PC外殼加進口的EPS面料,有可拆卸的帽檐。但是這個快拆扣,我自己是不大喜歡。

l號頭盔的裸重是300g左右。
(4)捷安特公路車頭盔
價格298,這一款的顏色也都是漸變的,包括紅、黑、灰、銀、白、黃、藍。顏色是啞光的,很低調很好看。

一體成型,25孔,透氣孔可以說是非常足夠了。依然是卡扣,我依然不大喜歡。
分m號和l號,m號尺寸在54-58cm,l號的尺寸是58-62cm。
這款的重量更輕,l號只有245g。
(5)李寧騎行頭盔
價格159,分黑、白兩色。特點是加厚30mm的EPS。頭盔僅有285g。適用頭圍是54-62cm。這個算是比較大一點的了。

也是卡扣設計。

6.總結
自行車運動是一項非常好的戶外活動,也是通勤的好選擇。注意安全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體會運動的快樂。佩戴好頭盔、手套,注意控制速度,注意檢查胎壓,注意道路交通安全,紅綠燈停車,道路濕滑盡量不出門。
愿大家出行平安、快樂騎行!
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相關,歡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諧討論~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