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紅極一時,如今“門店難尋”的大牌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波導手機":波導手機在2000年代初期非常流行,但隨著智能手機的興起,波導手機逐漸退出市場。
2. "諾基亞手機":諾基亞曾是手機市場的領導者,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諾基亞手機的市場份額大幅下降。
3. "摩托羅拉手機":摩托羅拉手機也曾經(jīng)非常受歡迎,但未能適應智能手機時代,逐漸淡出市場。
4. "索尼愛立信":索尼愛立信是手機市場的知名品牌,但由于戰(zhàn)略失誤和市場競爭,該品牌逐漸消失。
5. "步步高音樂手機":步步高音樂手機在2000年代初期非常流行,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步步高音樂手機逐漸退出市場。
6. "聯(lián)想電腦":聯(lián)想電腦曾是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制造商之一,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聯(lián)想電腦的市場份額有所下降。
這些品牌的衰落,反映了市場和技術(shù)變革的快速性,以及企業(yè)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對于這些品牌的消費者來說,它們可能成為了“時代眼淚”。
相關內(nèi)容:
hi,準備好一起變美了嗎?
無意間刷到一個姐妹在曬自己年輕時買的衣服,一衣柜的拉夏貝爾。
拉夏貝爾可以說是多少人時代的眼淚,十多年前的蝙蝠衫,毛呢大衣都是風靡一時的爆款,誰的衣柜沒有個一兩件。▼▼

拉夏貝爾,這個曾經(jīng)有著“中國的ZARA”之稱的服裝巨頭,巔峰期擁有9448家門店,市值一度超過160億元,也和許多80、90后穿過的大牌一樣黯然退場了。
>>>關店潮,破產(chǎn)清算,總部基地被拍賣,其實早有跡可循

喜歡買拉夏貝爾的姐妹應該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年拉夏貝爾不光是線下實體店基本找不到了,線上店的管理和品控問題也是層出不窮。
有很多姐妹吐槽拉夏貝爾店里的衣服和別的品牌直接共用一張模特圖,寄過來的衣服除了掛牌也是和其他品牌買的一樣?!?/span>

不但是款式上幾乎拋棄了自主設計,在質(zhì)量上也出現(xiàn)了明顯的下滑,諸如上圖姐妹遇到的實物和圖片嚴重不符的情況也是屢屢出現(xiàn)?!?/span>

不過,拉夏貝爾官博今年官宣了古力娜扎為代言人,也加大了直播帶貨的力度,準備向新中式風格轉(zhuǎn)型,期待它的涅槃重生!
除了拉夏貝爾,在80、90后的記憶中,不乏一些諸如美特斯邦威、班尼路、森馬的昔日大牌,那時穿上一件,可以嘚瑟好久。那么,這些曾經(jīng)風靡一時的品牌,如今境況如何呢?
【NO.1】歐時力(ochirly)

成立于1999年的歐時力,曾經(jīng)一度是25到35歲的年輕姐妹最心心念念的品牌,在韓流崛起的06年,歐時力從歐美風轉(zhuǎn)型韓流,一下就成了中高端女裝里面的一匹黑馬。
歐時力聽起來像是國外品牌的名字,但其實早期是由溫州人李珊瑚開的一家名叫“吸引力”的女裝店起家,后來李珊瑚在98年去廣州創(chuàng)業(yè),遇到了老公徐宇,兩人才一起創(chuàng)辦了歐時力,成立了赫基集團。

鼎盛時期,連LV都注資了赫基集團幫助它上市,老板徐宇更是先豪擲4個億買了架私人飛機,又花了十幾個億建了200米高的赫基大廈。▲▲
但是隨著80、90后長大,主打年輕女性的歐時力并不怎么受歡迎,定位也開始有點迷惑,很多設計甚至帶點網(wǎng)紅風。▼▼

還有很多姐妹吐槽品牌價格管理很混亂,同一件衣服,在門店賣的和網(wǎng)上官方旗艦店可以相差2倍左右。

正價的歐時力在同等品牌中偏貴,質(zhì)不對價,再加上動不動就大打折的品牌營銷策略,在很多姐妹眼中就成了“性價比不高”和“時代的眼淚”了。
【NO.2】班尼路(Baleno)

說到班尼路,就算不是路人皆知也算得上耳熟能詳了,在80、90后的年代,各大步行街最顯眼的位置必須有一家班尼路,門店又大又氣派,穿一件班尼路的衣服也非常的有面子。
那時候《瘋狂的石頭》里黃渤的一句:“牌子貨,班尼路的”。更是到現(xiàn)在一提起班尼路就會想起的一個梗。

最火的時候,甚至代言人都是請的巨星劉德華、王菲。

班尼路主打休閑風格的基礎款式服裝,然而,隨著市場逐漸飽和,品牌面臨老化問題,其風格調(diào)性趨于單一,設計創(chuàng)新不足,導致市場競爭力日益減弱。為了應對這一挑戰(zhàn),班尼路開始轉(zhuǎn)向價格競爭,逐漸失去了在一二線市場的地位。
現(xiàn)在在班尼路為數(shù)不多的門店里,賣的也大多是偏低齡化的卡通衫,價位也是幾十到小百不等。

盡管如此,也很少有人會專門去班尼路買衣服了,大多是正好路過進去看看,或者抱著懷舊的心態(tài)去逛一逛。
【NO.3】G-star(伊勢丹)

G-star有多火,喜歡穿牛仔、皮夾克的人都知道,作為一個荷蘭品牌,它們家的彎刀牛仔褲幾乎是封神級別的經(jīng)典作品,哪怕后來Jack & Jones、Lee也相繼推出過彎刀型的牛仔褲,版型和做工也無法超越原版。▼▼

G-star彎刀牛仔褲
他們家最大的特點就是貴,幾乎沒有什么便宜貨,一條牛仔褲2000+是在正常不過的,但是也非常有辨識度,大量的立體剪裁設計制造出獨特的貼身度,銳利的褲型非常的有視覺沖擊力,在十幾年前簡直就是潮翻天了。
當時玩工業(yè)手工、理工男、機車愛好者幾乎都是他家的粉絲,現(xiàn)在網(wǎng)上隨便一搜,還有很多之前的骨灰級粉絲。▼▼

但是他們家自從進軍國內(nèi),開始大規(guī)模擴張以后,運營的并不好,品牌路線也開始往低價普通款走,從設計到面輔料都急速縮水,但是他們家的低價也要大幾百小千,這樣就顯得性價比很低了,相比之下后起之秀ABLE JEANS就顯得有性價比很多。

再加上現(xiàn)在都流行的oversize,直筒牛仔褲、闊腿牛仔褲、大夾克,這種激進的設計難免有“非主流”的嫌疑,受眾也比較的少。
【NO.4】達芙妮(DAPHNE)

來自于臺灣的品牌達芙妮,從1990年創(chuàng)立就收到了非常多姐妹的喜愛,只用了5年的時間就在港交所上市了,那會說是“人人都有一雙達芙妮”都不夸張。
品牌代言人更是輪番的更換,從SHE到劉若英,連全智賢和謝霆鋒都當過代言人。

但是自從電商崛起,達芙妮就開始走下坡路,12年雙十一同檔次品牌單日超過了1億銷售額,而達芙妮才1000萬,這對于‘大眾鞋王’來說,非常的不妙。銷量跟不上,自然庫存就多了,為了清庫存,達芙妮幾乎一年365天都在打折賣過季商品。
這幾年,達芙妮開始搞起了賣吊牌業(yè)務,這也導致了大量同質(zhì)化、低質(zhì)量的產(chǎn)品,很多姐妹買了之后都無力吐槽。▼▼

款式跟不上潮流,鞋型也不夠舒適,質(zhì)量問題頻發(fā),光19年就關了2395家門店,之前在商超必有的達芙妮,現(xiàn)在基本找不到了。
【NO.5】G2000

這個品牌作為一個香港服裝品牌,他家的女裝系列一直都是初入職場的小白們選擇職業(yè)裝的首選,想當年我的第一件職業(yè)裝也是在g2000買的。
他們家的西裝、職業(yè)套裙、職業(yè)襯衫都是很經(jīng)典的款式,價位也都在大幾百到小千,在十幾年前算是性價比很高的選擇,他家現(xiàn)在的款式變化也不大,一看就是滿滿的TVB港劇穿搭風格。

因為一直走的簡約經(jīng)典的職業(yè)風,所以很多單品其實都比較耐穿不過時,很多姐妹買了G2000的職業(yè)套裝,小十年后穿依舊不過時。

但是也因為設計經(jīng)典,所以更容易被取代,隨著越來越多的內(nèi)地通勤品牌崛起,香港服裝品牌的基本沒太多優(yōu)勢了,現(xiàn)在很多地方的門店也都沒有了。
上次聽到這個品牌還是因為G2000的創(chuàng)始人田北辰參加了一檔節(jié)目《窮富翁大作戰(zhàn)》,讓有錢人體驗底層老百姓的生活,看看是不是他們是不是可以憑借自己上層社會的智慧逆天改命。

最終原本斗志滿滿的田北辰在掃了兩天大街,卻連維持溫飽都困難之后也感慨到:窮人不是不努力,只是他們的努力和收入不成正比。
—— END ——
當然,這些被時代洪流卷的漸行漸遠的服飾品牌肯定不止這幾個,諸如淑女屋、阿依蓮、艾格、美特斯邦威這些,也都消失在了我們的生活里,還有哪些你記得的服飾品牌,歡迎留言討論~
想要更多的變美技巧、好穿的美衣分享,不要忘了“關注”哦!如果您有困惑,可以私信哦,歡迎留言討論哦,讓我們一起變美吧!「未經(jīng)允許,禁止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