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志丨湖南文藝傳·牛朋子》可能是某本雜志或書籍的標題,其中包含了以下幾個元素:
1. "封面志":這可能指的是一本以封面設計為特色的雜志或者書籍系列。
2. "湖南文藝傳":這可能指的是一本介紹湖南地區(qū)文藝作品的書籍或雜志,強調湖南文藝的傳承和發(fā)展。
3. "牛朋子":這個名字可能指的是一位湖南地區(qū)的文藝工作者、作家、藝術家或者其他文化人物。
以下是對這個標題的幾種可能的解釋:
- 這本書或雜志可能是對湖南地區(qū)一位名叫牛朋子的文藝工作者的詳細介紹,包括他的作品、生平、影響等。
- 它也可能是一本關于湖南文藝發(fā)展的書籍,其中專門有一章節(jié)或系列文章介紹牛朋子的作品和貢獻。
- 如果是雜志,每期可能會有不同的主題,那么“湖南文藝傳·牛朋子”可能是該期雜志的主題,聚焦于介紹牛朋子及其作品。
具體內容需要根據實際的書籍或雜志來解讀。
相關內容:
——讀牛朋子札記
文/羅明標
牛朋子,畫之怪才。天生其一,他得其三。開悟之時,歸于道,行于天,得象外之形,造形外之境。形之大,若天牛耕耘;境之深,若海牛探底。頗有道子之氣,飛天之韻也。
畫者,心之相也。畫形者,淺之,畫神者,舞之。形神備俱,非常力可達也。朋子者,形隨心生,情隨志發(fā),畫心中之牛,得天下之心矣。
畫道,時代之道也。時移道化,故道無恒道。道之法,得于時代大境。道生萬象,萬象歸于真,真者,物之源也。朋子弘道,獨立之精神,思想之獨往矣。故畫牛不是牛,再讀又是牛。牛者,庖丁解之,技乎其神也。筆之神,心之神也。
畫道,人文之道也,朋子得人文之靈變,若敦煌之飛天,與天地契合,故畫有天眼,是牛非牛,非牛又是牛。在變中自成一家,非哲學生變,乃文化涅槃之大器晚成矣。
畫之美,形美為下,神似為上。善畫者,以心道為天道,心道以靜行遠,借天道之力,造化于人,故畫之美,道之生,心之凈,天人合一,造當代牛之圖騰,讓牛之精神直抵人心,快哉美哉。
2023年1月12日草筆
——羅明標,文化學者,藝術評論家
俯首當畫時代牛
文/羅明標
很久過去,很久又回來
很久,你奔走太陽
喜歡和月亮坐在草地上
成功或失敗
只有,山上的石頭知道
讀你的奔牛
仿佛是讀你的心跳
有誰,懂你
大地,吐出新綠
時代,是牛的鏡像
一筆長一筆短
自有天道
黑夜,若情書
筆墨,看新人
寫封信給牛
待到,天空飛雪
我們豐收
毛恒新,自名牛朋子,報社同事,三十年南北轉戰(zhàn),現專心畫牛,晴耕雨讀。昨日見面,一碗米粉半杯茶,話有一籮筐。
2022年9月1日寫于凌晨
篆刻:林廣大
“湘楚儒?!迸E笞?/strong>
文/牧之
牛朋子比較另類。嚴格意義上來講,他不是一個畫家。他不是專業(yè)科班出身,也沒有許多業(yè)內流行的標簽和身份,而且他只畫牛,近乎強迫地把自己囿于一個極其狹窄的創(chuàng)作局域。甚至他從不用背景,不用彩色,神經質地用黑白二色呈現他自以為是的“牛像”。
然而,他筆下的牛,卻越來越被人接受,被人理解,為人喜愛。
力量
中國畫里有許多關于牛的作品,也許是牛本身的笨拙和憨態(tài),這些作品中的牛幾乎清一色是原地站著或躺臥,很少有飛跑起來的動態(tài)。牛朋子的畫卻不一樣,他畫的牛無一不是飛奔疾走,讓人感到一種撲面而來的向前奔騰的力量。
一次畫展之后,有人究其原委,牛朋子坦言,這與他近20年的動畫從業(yè)經歷有關。上世紀九十年代,牛朋子提出了制作我國首部科普動畫的創(chuàng)意策劃,成為后來影響國產動畫的藍貓系列作品的肇始。隨后的時間里,牛朋子一直擔任該系列動畫節(jié)目的總制片。
動畫,本質是關于動作和動態(tài)表現的影視藝術,原畫師筆下關于動作的極致夸張和超現實拉伸壓縮,使動畫形象產生一種既具張力又具彈性的動作魅力。尤其是每秒24幀的動態(tài)表現,使原本靜止的動畫角色產生一瞬間快速運動的視覺效果。神奇的是,這種效果都是原畫師運用線條勾勒出動作的關鍵幀和中間幀來完成的。而線條,恰恰是中國畫的靈魂。所以,在國畫創(chuàng)作上,牛朋子一落筆,那種用線條捕捉動態(tài)的能力即自然迸發(fā),牛的造型,牛的姿態(tài),甚至牛彎曲的雙角,都用線條表現。駕輕就熟的線條運用,使得牛朋子的作品產生一種流暢明快且充滿張力的獨特美感。一位藝術評論家無法用傳統(tǒng)國畫的術語形容這種畫風,干脆稱其為“活態(tài)藝術”。
精神
精神指牛的文化內涵和氣質。
牛朋子多次說過,與其說他在畫畫,不如說他在表達。
著名的書法家劉振濤先生生前曾手書立軸勉勵牛朋子:“牛為大物,天地之數,起于牽牛,牛具五德,敦厚、老實、善良、勤奮、堅韌,足以為師也?!比缃?,這幅渾樸遒勁的書法作品被牛朋子精心裝裱置于廳堂,以作圭臬。
中國畫的題款題跋,可以說是整幅畫的畫魂。為弘揚牛的精神、牛的文化,牛朋子通過觀察、閱讀和用心提煉,原創(chuàng)整理出百余條關于牛的偶句與對聯,使其與畫作呼應,為畫作提神灌氣。如,“勤修身,耕養(yǎng)德”“一牛養(yǎng)心,大德行遠”“以牛為師,心田可種”“足承實地,背負青天”“墨作有聲畫,牛為無字書”“追風應縱青驄馬,歸厚猶彰孺子?!薄疤锂犇粮栾w清韻,稻菽農家醉晚霞”“年豐莫忘躬身愛,歲慶當銘奮蹄恩”等等,無一不傳達出牛朋子對牛的癡愛,傳達出牛朋子對牛文化的發(fā)掘理解。
退居南京的資深媒體人、軍旅藝術評論家倪敏芝先生這樣說:“牛朋子把對牛的理解生活化,在與牛一起解放的過程中,讓牛成為普遍共情的大眾藝術。唐伯虎的竹子生長至今,仍然是拔節(jié)向上勢如破竹!牛朋子的牛們放到將來,必然是牟然而鳴牛氣沖天!伯虎筆下的竹與牛朋子筆下的牛,從田埂阡陌、房前屋后、溪邊橋畔,煥發(fā)生命的靈動,走進畫里,走出畫來,畫里畫外,延續(xù)為一種文化具象,凝結成一種當今時代的文化象征。畫竹者立竹,畫牛者立牛,皆是替文化立命,終究會立起一道文化風景?!?/p>
牛像
在牛朋子工作室正面背景墻上懸掛著一幅高2米的立軸,一群奔牛之上題寫“牛像”二字。用牛朋子的話說,“牛像”二字看似玄奧,卻包含他的初心,他多次表述,“一幅真正的作品光有紙面的呈現是不夠的,在畫牛的同時,我在造一個牛的圖騰,牛的信仰,牛的福佑,牛的傳說”。
為給牛造像,牛朋子精心創(chuàng)作了他的《牛頌》:
天地之數,起于牽牛;
青牛正道,肇始商周。
牛為大物,世享太牢;
百獸之冠,禮祀春秋。
力行耕耘,稻菽盈倉;
暮歸晨作,德道芳流。
以牛為師,心田可種;
愛牛為范,襟抱隆酬。
獨牛為尊,居仁化境;
得牛為宏,乾坤大有。
長期在笛卡爾“我思故我在”哲學緯度中探尋事物本質的原中南大學教授力昶說,牛朋子的畫有思想,《牛頌》即代表了他創(chuàng)作的思想與靈魂;他著力恢復藝術創(chuàng)作的本體,通過對于“牛像”這一東西方哲學概念的文化塑造,呈現出“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tài)美學觀。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牛的頌章。
藝術評論家、文化學者羅明標先生讀完《牛頌》之后,喜愛有加,欣然提筆:“文彩境界堪為牛氣,牛人得天賜牛頌,神助也。有神在天,牛,云游筆墨之端,硯海之中,飲天露,耕桑田,其志鹍鵬可比乎?風水無限,當為時代雄!”
可圈可點的是,牛朋子對牛文化的專注發(fā)掘,將牛畫與牛所承載的文化相融合的嘗試,已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單幅的書畫創(chuàng)作。他選擇一個專題式的方向深耕細作,將藝術創(chuàng)作和道德精神傳播兩種身份同體復合,牛朋子既是畫師,又是布道者。
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篆刻委副秘書長、湖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湖南省直書畫家協會主任林廣大老師,觀看牛朋子作畫之后,將一方“湘楚儒牛”印鑒贈予牛朋子,并鼓勵他勤耕不輟必有所成。
“湘楚儒牛”,既是方向,更是祝福。
《牛頌》作品現刻立于長沙市河西農趣谷牛生山小院 攝影:郭孝峰
牛朋子,1984年畢業(yè)于湘潭師專漢語言文學專業(yè)。1985年參與創(chuàng)刊《科學晚報》。1993年投身國家重點音像出版工程“九年義務教育音像教材”制作發(fā)行。1999年策劃創(chuàng)意國產原創(chuàng)動漫“藍貓”,該節(jié)目屢獲國產原創(chuàng)動畫優(yōu)秀作品獎,藍貓品牌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09年上海大學數碼基地參與動畫電影項目《西游記》特效制作。2010年起創(chuàng)意策劃《國字?!肺幕瘋鞑ロ椖浚⒅ρ辛晣嫯嬇V两?。作品在互聯網“全球牛展”及省市多項展覽中展出?,F為湖南省花鳥畫家協會、湖南省陶瓷藝術家協會、長沙市企事業(yè)文聯書畫專業(yè)委員會會員。(封面人物攝影:賀桂英)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