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作為國內潮玩行業(yè)的領軍品牌,近期宣布跨界進入銀飾領域,推出了全新的銀飾品牌POPOP。POPOP的首秀活動于北京舉行,吸引了眾多潮流愛好者和媒體的關注。
POPOP銀飾品牌以“潮流、個性、時尚”為核心,將泡泡瑪特在潮玩領域的獨特設計理念和品質追求,融入到銀飾設計中。首秀現(xiàn)場,POPOP展示了多款獨具特色的銀飾產品,包括項鏈、手鏈、耳環(huán)等,每一款都融入了泡泡瑪特潮玩的設計元素,展現(xiàn)出了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時尚品味。
此次跨界,泡泡瑪特旨在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潮流選擇,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潮玩與銀飾的完美融合。活動現(xiàn)場,眾多消費者對POPOP銀飾品牌表示出濃厚的興趣,紛紛搶購新品。
此次北京首秀的成功舉辦,標志著泡泡瑪特在跨界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未來,POPOP銀飾品牌將繼續(xù)秉承泡泡瑪特的設計理念,為廣大消費者帶來更多高品質、高顏值的潮流銀飾產品。
相關內容:
當潮玩大佬開始認真做首飾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泡泡瑪特最新交出的答卷是把大熱IP變成能翻書頁的項鏈開合頭盔的潮玩戒指
在剛剛披露的2025年一季度業(yè)績中,這家潮玩企業(yè)以中國區(qū)收益翻倍、海外暴漲近5倍的增速持續(xù)高歌猛進。其跨界試水的銀飾品牌POPOP于近日悄然亮相北京apm商場。

走進40平方米左右的快閃店,“Skullpanada”“Molly”“小野”“星星人”“Labubu”“Dimoo”等多個IP系列的首飾擺放在同一空間,包括項鏈、戒指、手鏈等。店內飾品基本上是“925銀”材質,部分作品有鍍14K金工藝,還與鋯石、紅瑪瑙、貝珠、青金石、水晶等多種材質進行了組合搭配,價格在249元到2699元之間。

所有飾品都是基于泡泡瑪特的大熱IP,設計上有很多的小機關:可開合的書頁項鏈藏著迷你畫作,火箭筒吊墜里的“小野”能拆分出來,就連最像傳統(tǒng)珠寶的轉運珠手串,細看也會發(fā)現(xiàn)“Dimoo”玩偶有著金色的頭發(fā)和銀色的臉龐,“Crybaby”的發(fā)髻也是用貝珠做成。POPOP通過對潮流IP的解構與延展,打造出了匠心與玩趣兼?zhèn)涞某蓖媸罪棥?/span>

“泡泡瑪特的銀飾真的既好看又有趣!”現(xiàn)場顧客李女士展示剛入手的“小野”徽章雙面戒,時鐘的意義呼應著“不為時間和年齡焦慮”的設計理念。相比傳統(tǒng)金店簡單粗暴的3D打印IP轉運珠,泡泡瑪特把潮玩基因注入了飾品——即便是不玩盲盒的路人,也會被柜臺上有顏值、有巧思的首飾吸引目光。
值得關注的是,這個新品牌延續(xù)了泡泡瑪特的“高冷”策略:開業(yè)無折扣、積分不抵現(xiàn),但能與會員體系打通用于購買盲盒。這種操作既保持了銀飾的輕奢調性,又給老粉留了互動空間。據店員透露,POPOP北京王府井旗艦店已在籌備中,這場快閃更像是正式登場前的創(chuàng)意預告。
從現(xiàn)場客流看,首飾賽道正在幫泡泡瑪特打破年齡結界。不僅有結伴而來的年輕人,中年顧客也擠在柜臺前試戴“能玩”的首飾,甚至出現(xiàn)外國顧客拿著翻譯軟件咨詢。POPOP正以“IP+銀飾”的跨界組合,將潮玩基因注入了傳統(tǒng)珠寶賽道。
【時評】IP聯(lián)名不應止于符號搬運北京apm商場內,泡泡瑪特旗下首飾品牌POPOP快閃店正吸引著眾人的目光。沒有玻璃展柜,所有的首飾都可試戴、可把玩,925銀的材質與貝珠、天然晶石、紅瑪瑙、東陵玉等寶石碰撞,無處不在的機關與巧思顛覆了人們對傳統(tǒng)首飾的認知。這些打破佩戴者與首飾單向關系的交互設計,讓珠寶從靜態(tài)的裝飾變成了情感的載體。入局銀飾賽道的泡泡瑪特,顯然不是在賣貴金屬,而是在延續(xù)IP的生命周期。每一款首飾都提取了IP角色的核心精神,并進行符號轉譯。比如,Hirono小野,是一個有點喪有點酷,有點倔強有點孤獨,又會帶來溫暖的小孩形象,“小野”系列首飾中,信封和詩集造型的項鏈可以打開,戒指可以翻轉,還把自己裝進可回收垃圾桶等等,每一個飾品背后都有一個治愈故事,這種深度敘事能力非??少F,不僅在設計上別出一格,也提高了銀飾的情緒價值。反觀傳統(tǒng)黃金珠寶市場,IP聯(lián)名正陷入創(chuàng)意泥潭。近年來,頭部品牌們推出了無數款IP聯(lián)名首飾,有和《哪吒》《封神》《哈利波特》等電影聯(lián)名的,有聯(lián)合“三麗鷗”“寶可夢”“哆啦A夢”等動漫IP的,往往是將經典角色簡單壓鑄成3D吊墜、轉運珠產品,或者將IP元素機械堆砌在產品表面。究其本質,是因為傳統(tǒng)珠寶商仍將IP視為流量工具而非文化載體。某黃金首飾代工廠曾經和記者透露,部分品牌所謂的聯(lián)名產品開發(fā)周期很短,設計師拿到IP圖庫后,往往直接元素平移。這種工業(yè)化生產思維,導致產品失去IP特有的情感張力,最終不得不和其他大眾黃金首飾一起,陷入價格“內卷”泥潭。泡泡瑪特的跨界實踐,為黃金珠寶行業(yè)提供了破局樣本。IP聯(lián)名成功的關鍵,在于構建“IP世界觀+情感需求+產品功能”三位一體的設計邏輯。“SPACE MOLLY”系列通過可開合的宇航員頭盔,將“探索未知”的精神內核轉化為指尖可觸的佩戴體驗;而“Skullpanada”項鏈、戒指的線條感解構,也與IP本身“大膽、自我、敢于冒險”的一面相吻合。盡管有很多人嘲笑泡泡瑪特銀飾賣高價的行為是在“割韭菜”,但行業(yè)卻應從中汲取可貴的經驗。這種深度內容共創(chuàng)模式下,消費者是為角色故事付費,而非單純購買貴金屬本身。如何將IP精神內核轉化為可交互的物理形態(tài)?如何突破裝飾屬性,創(chuàng)造社交貨幣價值?如何擺脫黃金的貴金屬材質本身,成為表達IP的媒介?這是當下行業(yè)必須深度思考的問題。在這個情感消費的時代,IP聯(lián)名的戰(zhàn)場不在工藝車間,而在消費者的精神世界。真正有生命力的聯(lián)名產品,應該是佩戴者的人格鏡像,更是品牌與用戶的價值共振體。未來某天,當我們談論一件聯(lián)名首飾時,討論的不再是含金量,不再是工藝,而是它能否讓佩戴者說出一句:“這就是我的個性表達。”